鄧愛嫦
五保老人的“好女兒”
孝老愛親
湖南省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鄧愛嫦,女,1954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雷坪鎮敬老院的院長兼炊事員、護理工、清潔工。2008年10月,她放棄輕松安逸的晚年生活,挑起了照顧敬老院全院幾十位老人生活起居的重擔。近十年來,她為了照顧好院里32位(最多時50多位)老人,從不嫌臟嫌累,關心關愛老人身心健康,幫癱瘓老人擦身、喂飯、換洗,為去世老人處理后事。敬老院里的老人們個個對她贊不絕口,說她是他們大家的“好女兒”。

  “我是黨員,要去!”

  2008年10月,雷坪鎮敬老院落成,鎮村干部為誰來當院長發愁。村民們一致推薦熱情、有耐心的鄉村醫生鄧愛嫦。她曾經在當地當了25年鄉村醫生,當時正在縣城含飴弄孫。

  “做好被拒絕的準備,我們去找她?!碑旀偫锏拿裾T鄧飛鵬抱著被拒絕的心理找到鄧愛嫦家時,她的女兒、女婿都堅決反對,鄧愛嫦卻滿口答應了,她說,“我是黨員,要去!這些老人家沒兒沒女,政府有這么好的政策建起了敬老院,有人照顧他們,他們才能安享晚年?!?/p>

  就這樣,鄧愛嫦背著被子在敬老院安了家。從此,她成了敬老院的清潔工、炊事員和護理員。那一年,她54歲。

  到了敬老院,她利用自己的醫療知識為老人們及時做好健康護理,有老人發燒,她就給老人洗澡換衣服;有老人跌打損傷,她就拿氯化碘及時消毒;有老人突發高血壓,她的降壓藥已是常備在身。

  凌晨四點鐘,敬老院周圍一片漆黑,廚房的燈已經亮起,鄧愛嫦已經蒸好了八十多個包子,正在給老人們熬稀飯。

  為了節省開支,在敬老院旁,鄧愛嫦開墾出了三畝多的菜地,種上了辣椒、花生、玉米和西瓜等十多種蔬菜和水果。

  既要管好老人們的飲食起居,又要關注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還要忙著耕地種菜,而且當時敬老院的設施不齊、衛生條件差,要照顧好老人們(2位癱瘓在床)的生活起居是個大難題。鄧愛嫦整天忙得像個陀螺。

  “我舍不得離開這個家!”

  敬老院是一個特殊的大家庭,其成員都是由盲、聾、啞、孤、寡、獨等弱勢群體組成,他們的性格怪僻,生活習慣各異。要將這些人組織到一塊過集體生活,鄧愛嫦想了很多辦法。她針對每個對象都制定了合理的生活起居安排,無論何時,無論哪個老人有什么需求,她總能想方設法的讓老人達到心愿。在她能力之外實在無法解決的,她也會千方百計勸慰老人,用其他形式轉移老人們的注意力,讓每個入院的對象都能感到家的溫暖。她把老人當成自己的父母,爭取他們的理解。她給自己訂下規矩,每年每天必須做到:老人們病了,她親自請醫生給他們治病,給他們煎藥,給他們做病號飯,給他們清洗衣物;夏天來了,為老人買好防暑藥給老人解暑;冬天怕老人受凍,幫老人買好烤火的煤火,每天為老人燒好火盆。逢年過節,她親自下廚房,弄上幾個香甜可口的菜和老人歡聚。

  今年85歲的劉城源夫婦,2009年拄著拐杖加入這個大家庭,起初不適應,經常罵人。一次,劉城源犯了心肺病,臥床不起,老伴嫌臟不愿服侍。鄧愛嫦為他翻身、擦洗,扎針、吊水。

  在鄧愛嫦的精心照料下,3個月后,劉城源身體基本康復。不善言語的劉城源逢人便說:“這里好,我舍不得離開這個家?!彼€找到敬老院里的“文化人”李高英商量為鄧愛嫦寫一封感謝信。沒想到,事情傳開后,其他老人也想要表達同樣的意愿,老人們你說一點院長的好,她說一點院長的好,這封洋溢著感激與愛戴的表揚信寫好后貼在敬老院的外墻,吸引不少過往的人駐足觀看。大家打心眼里敬佩鄧愛嫦這種敬老愛老的精神,有的愛心人士還給敬老院捐款捐物,他們說是鄧愛嫦的精神感動了他們,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出對鄧愛嫦的敬意。

  劉城楚老人眼睛看不見,每頓飯鄧愛嫦都得告訴他吃的是什么菜,問他愛吃哪個。把“大部隊”招呼好后,鄧愛嫦還不能一起吃飯,院里的鄧長良老人腿腳不好,每天到了飯點,她都得打一份飯菜送到老人房間。

  52歲的鄧名全在外面流浪了二十多年,精神有些失常,自理能力很差,鄧愛嫦得像照顧小孩一樣,給他洗澡洗衣。

  敬老院的活又臟又累,工資又少,與鄧愛嫦同來的幾個工作人員相繼辭職,鄧愛嫦成了“光桿司令”,幾十位老人的吃喝拉撒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在這個崗位上,鄧愛嫦一做就是近十年。近十年來,院里最多的時候有58位老人,每年平均有兩人癱瘓。

  鄧愛嫦說,她不怕臟,不怕累,唯一怕面對的就是自己天天照顧的老人有一天卻突然離去。在敬老院的這些年,鄧愛嫦已為13位老人送終。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每一位五保老人都能得到圓滿。

  “只要我們夫妻還能動就會做下去”

  近十年來,鄧愛嫦把敬老院當成了自己的家,把老人們當成自己的親人。逢年過節是家人團聚,熱鬧喜慶的日子。院里的老人也有同樣的奢望,每年大年三十她都堅持在敬老院陪老人吃團圓飯,團圓飯里菜菜葷素搭配,有酒有肉,大家在一起過年過節,其樂融融。

  “她本該回家享?!?8歲的鄧方月抹著淚說。鄧方月老人在敬老院住了8年,常年小病不斷,有一次她失足摔酸,臥床數月不能動彈,鄧愛嫦一天光是為她清理大小便就要六七次。

  2012年,鄧愛嫦因為要安頓一位過世的五保老人,而沒有時間去照顧自己95歲高齡的老母親,老母親身體不舒服,便指責她說,“別人有病你就管到,自己的媽媽有病你就不管”,盡管這樣,她還是在敬老院忙碌著,第二天中午十二點老母親就過世了。

  抱著對母親的愧疚和思念,鄧愛嫦開始重新思考怎么和老人們相處,她把老人們當成最親密的人。

  鄧愛嫦說,“通過一年一年的溝通,我們兩口子,就像他們的兒媳或者是兒女?!?/p>

  鄧愛嫦的兩個女兒都在桂陽縣城工作,當初知道年逾50的母親要到做老院工作,女兒女婿們反對,輪番勸她進城,被她婉拒。如今,看到父母是投入了真心在這個崗位上,也都表示支持,不再強勸。她們說,“反正她做得開心,就支持她了,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闭煞蚪瓨I伸看著日漸消瘦的妻子,心疼不已,也勸她回家。沒想到她反用“40多年的黨員要樹榜樣”的激將法,將丈夫拉入自己的隊伍。2012年6月,夫妻二人正式成為敬老院的“掌門人”。

  有了丈夫的加盟,鄧愛嫦干得更帶勁了。為了節省開支,讓老人們吃上放心菜,夫妻在后院開荒種地,養雞,種果蔬,每年為院里節省近萬元生活費開支。

  說起什么時候退休,鄧愛嫦拍拍胸脯,很不服老,說道,“只要我們夫妻還能動,就會做下去!我離不開這些老人,做不起來了,我就回家,我跟這些老人就好像父母跟女兒一樣,習慣了,我也舍不得走了?!?/p>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鄧愛嫦始終將敬老院的老人視為父母。她十年如一日,把全身心都投進了敬老愛老的事業當中,在這3000多個日夜里,在這個短暫而又漫長的歲月里,她日漸消瘦和蒼老了,她臉上的皺紋更深了,她頭上的白發更多了。然而,她卻說:“只要我還做得動,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鄧愛嫦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既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氣吞山河的豪邁誓言,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直默默無聞地辦實事,不計個人得失,誠誠懇懇,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這個閃亮的名字。2016年,她被評為“感動桂陽十大人物”。她的事跡先后在桂陽電視臺、郴州電視臺、郴州日報、湖南文明網、中國文明網等媒體播出。

來源:湖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