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應
六年如一日接養殘障工友一家
孝老愛親
湖南省
2018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鄧小應,男,永州市雙牌縣五里牌鎮全家洲村人,孝老愛親好人。在自家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勤勞努力,六年如一日接養殘障工友一家,得到大家的一致稱贊。

  6年前,他們同在雙牌縣開發區一家竹木加工廠工作,前者負責燒鍋爐,后者負責破竹篾。日升日落間,他們和所有工友一樣勞作,過著簡單而又平淡的生活,并沒有更多的交集。

  鄧小應從小家境清苦,妻子剛生下女兒3個月就棄家而去。女兒3歲時,父親離世,鄧小應一個人挑起了撫養女兒、贍養母親的重擔。為了維持家里生活的鄧小應,每天早出晚歸,不停勞作,卻又不幸患上胸膜炎。雪上加霜的他因無錢醫治,導致病情不斷惡化,后來無法下地勞作,只能依靠低保艱難度日。

  身患疾病、離異獨自撫養小孩的鄧小應,得到了當時縣環保局的張金鸞的援助,在衣食住行方面接濟照顧了他和女兒兩年,直到病痊愈。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多故事,張金鸞的援助讓鄧小應的日子過得好些了,也萌芽了鄧小應心地善良的種子,于是,又開始了鄧小應人生另一個有愛的故事。

  2010年冬,鎮里一場普通的趕集,30多歲的鄧小應偶遇單由德的姐夫奉得青,趕集買葡萄的鄧小應從奉得青口里得知工友單由德生活過得艱苦,打算去單由德家里探望,兩人騎摩托車、步行耗了2小時才踏入單由德的家。木頭撐起的舊房屋搖搖欲墜,孱瘦年近50歲的單由德受舊疾支氣管炎的折磨正在艱難喘氣,妻子和十幾歲的女兒都是腦癱,女兒還雙腿殘疾無法行走。

  工友困難的家境,深深的感染了鄧小應,他當即提出了想要幫忙照顧單由德的意愿。奉得青以為鄧小應是被現場觸動太深,趕緊安慰“有這份心就好”,誰知鄧小應斬釘截鐵的答復:“兩家離得太遠了,平日里照顧不過來,我想把他們都接到我那里去住!”回到自己家,鄧小應就收拾房子,騰出了空房,2010年12月12日,鄧小應就把單由德接到自己家了。

  家境本不好的鄧小應認養兩個老人還帶著殘障女兒,這件事像一陣風一樣迅速在兩個村傳開了?!爸挥薪羽B小孩的,從沒看到接養老人的,這人是不是有點蠢?”褒貶不一的風言風語同樣也傳開了,周邊鄰里也有不少人難以理解,也有極少數人覺得鄧小應會不會另有所圖。鄧小應的堂哥鄧成新說,他聽到些風言風語,他為小應感到難過,也怕他傷心,所以一直沒告訴鄧小應。好在女兒鄧振華理解并支持父親,總是管單由德夫婦“爺爺”“奶奶”叫個不停。

  兩家變一家,鄧小應的負擔更重了。因單由德支氣管炎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五口人的生計都壓在了鄧小應一個人身上。他另謀了份鐵路護路員的工作,還想辦法租地種植了三畝葡萄,利用早晚和休息時間進行管理撫育。

  2015年,單由德的女兒病逝了。為了安撫兩位老人,鄧小應經常抽時間陪伴開導他們,告訴他們以后他就是他們的兒子,還給兩位老人都買了醫療保險。鄧振華為了減輕父親負擔,年滿18歲后就外出打工了。每個月都把剩下的工資寄回來給父親,每次回來都給單由德夫婦買衣服和鞋子。單由德臉上的笑容也漸漸多了起來,他也想著多出點力,做飯時會幫忙打下手,狹窄的廚房里經??吹絻蓚€男人忙來忙去。

  鄧小應的身體并不強壯,早些年還得過胸膜炎,他擔心若是自己比單由德夫婦先一步去世,他們會沒地方住。單由德的老房子在大葉江村的山頂上,出行極為不便,鄧小應就想把二老的新房子建在山腳——挨著單由德的遠房表親陳建忠的家附近,將來也好有個照應。山下沒有宅基地,鄧小應四處奔波,簽字批地;危房改造政策補貼的一萬多塊遠不夠建房,鄧小應東湊西借,籌齊了七萬塊錢,終于建好了兩室一廳一廚?!盎四敲炊噱X和精力幫我們建的新房,比他自己家的還要寬敞大氣?!眴斡傻履弥鴮懹凶约好值姆慨a證,感動不已。

  單由德家的新房建好了,但平時主要還是住在鄧小應家里,方便上班和管理葡萄基地。這樣一來,每逢鄧小應女兒回來時,房間就不夠用了,要是回去住,鄧小應又得兩邊跑。隨著這兩年種植葡萄、女兒外出打工,日子越來越好,去年已擺脫低保,鄧小應就琢磨著想再建座大房子,這樣一家人無論什么時候都能住在一起。

  人勤則興,心善則順。又是一年春光明媚,今年單由德55歲,老伴49歲,鄧小應也將入不惑之年,身上還擔著為單由德建房仍未還完的近萬元債務,但他對生活依然滿懷信心與希望。

  鄧小應始終堅信,家和才能萬事興,他把寫著“家和萬事興”這五個字的牌匾掛在新房墻上。每當夜幕降臨,廚房里灶火燃起,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吃晚飯時,就是鄧小應最安心最幸福的時刻。

來源:湖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