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玲
好妻子12年照顧癱瘓丈夫
孝老愛親
寧夏回族自治區
2018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田艷玲,出生于1981年5月,家住沙坡頭區鎮羅鎮凱歌村1隊。她的家庭有5口人,夫妻二人育有一兒一女,婆婆也跟隨生活。這一家經歷了無數苦難,但她卻用瘦弱的身軀為家庭成員支撐起了一片藍天。

  清貧中相親相愛

  田艷玲的父母都是忠厚老實的莊稼人,因為兄弟姐妹多,家庭生活困難,她沒能念完初中就輟學回家幫父母分擔起了家務。也正是因為早年的經歷,使她學會了吃苦、仁愛。她的丈夫范福保從小就沒有父親,母親獨自一人把他們兄妹10人拉扯長大,家庭生活很清貧,但他卻是個肯吃苦、有孝心的人。

  經人介紹,年輕的田艷玲認識了丈夫范福保,別人都勸田艷玲找個家庭條件好的,可是田艷玲并不在乎,而是一心一意跟丈夫過起了紅紅火火的小日子。丈夫范福保對她也非常體貼,一邊憑著健壯的身體四處打工賺錢,一邊把家庭料理的井井有條。她們的生活雖然不算富裕,但也過的衣食無憂?;楹?年,他們先后生下一兒一女,一家五口相親相愛,其樂融融。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想著靠他們的勤勞致富,也在城里買套樓房,讓老人和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

  困境中不離不棄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個意想不到的災難降臨到了她們頭上,她們生活一下子跌入了萬丈深淵。那是2006年4月,田艷玲的丈夫在青銅峽騎三輪摩托車載客時,不幸和一個酒后駕車的人相撞,導致下肢癱瘓,生活無法自理。當時,她腦子一片空白,感到天要塌了,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她心里的第一個念頭是“丈夫不能動了,還要照顧他,這一家老小誰來養活呀?這日子可怎么過???”可轉念一想,“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既然攤上了這事了,就要伺候好丈夫,孝敬好老人,照顧好兒女,盡好責任。她知道現實無法逃避,哭泣解決不了問題,只有迎難而上,才能爭取幸福、捕捉光明。她暗下決心,一定要早日讓丈夫站起來。從此,她不僅四處奔走為丈夫籌集醫療費,而且還日復一日的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每天,她都要幫丈夫翻幾十次身,清理五、六次大小便,丈夫有時幾天不方便,憋的難受,她就用手給他掏,實在不行給他吃瀉藥,然后用肥皂水沖洗。每天要換洗十幾次,洗幾次身子,還要抽空干農活、料理家務、教孩子識字,里里外外一個人忙個不停,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著。

  艱辛中彰顯真情

  婆婆已近八旬,患心血管疾病多年,靠藥物維持。孩子年齡還小,整個生活的重擔都落在她身上,她總是每天天沒亮就起床,把一家老小的飯菜做好,再幫癱瘓的丈夫洗刷。因為白天沒時間干家務,她總在晚上把孩子哄睡了以后,給全家洗衣服,收拾屋子。這一切讓她深刻體會到“上有老,下有小,沒有丈夫呵護”的艱辛。沒人的時候她也背著家人偷偷的流了很多的眼淚,有些親戚朋友甚至建議她干脆離開這個貧困的家庭,再找個好人嫁了,有時她也在想:“別人都能過著光鮮的日子,為什么她的命就這么苦,偏偏讓她攤上這倒霉事”。但面對失去勞動能力和生活信心的丈夫,面對無辜的孩子和待她像親生女兒一樣的婆婆,她怎能忍心,她也做不出來這沒良心的事。

  丈夫常對她說:“你就是我活下去的勇氣,你好這個家就好,你平安這個家就平安,若有來世,我即便是做牛做馬定當回報你的恩情?!彼睦锸冀K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支撐起這個家,要給丈夫活下去的希望,要給她的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p>

  為了讓她一家人也能像其它家庭一樣,能夠住上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她在2009年,積極響應鎮政府的號召,拆掉了破舊不堪的土坯房,不怕苦、不怕累,舉債蓋起了四間磚瓦房,讓她的家人都住在了新房子里。

  為了償還丈夫治病、蓋房子的巨額債務,田艷玲在種好莊稼的同時,又到勝金制袋廠上班,盡管很累,上下班走夜路有一定的危險,但每月能掙不少錢,能陸續還債,還能給老人、給丈夫、給孩子買來必要的營養品。

  6年了,兩千一百多個日日夜夜,她始終守在丈夫身邊,不離不棄,精心的照顧他的起居,多少辛酸苦辣,多少風風雨雨,她用柔弱的雙肩挑起生活的重擔,用最樸實的關愛撫慰親人的愁苦。如今,丈夫的病情逐漸的好轉,性情也開朗了,現在能拄著拐杖下地,并且還能做些家務,他的學歷比她高,輔導孩子學習的事就由他完成,這幾年,兩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在班里面排在前幾名。婆婆的病也比起往年有起色,可以在農活上給她搭把手,讓她可以騰出時間外邊打工。她知道,盡管她的家庭很貧困,但她們一家相親相愛,精神非常富足。她相信,她的日子會慢慢好起來;她相信,她會有和別人一樣的幸福生活,她的丈夫在她的關愛下一定會好起來。她常說,人活著,要尊老愛幼、孝老敬親,做本分善良的人。在遇到家庭困難時,要學會堅強,要懂得付出和關愛。

來源:寧夏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