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梅
好媽媽16年用愛哺育先天失明雙胞胎女兒成長
孝老愛親
廣東省
2018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陳燕梅老師從教22年,現任西樵鎮第一小學科研主任,主管學??蒲泄ぷ?、特殊教育工作。

  兩個雙胞胎女兒先天失明,陳老師并沒有因命運的不公而嘆息,而抱怨。她面對現實,堅持走融合之路,讓孩子回歸到正常環境中成長。三歲上普通幼兒園,不到四歲去琴行學鋼琴,六歲上小學,學古箏,學朗誦,學外語。課余,她們還練習瑜伽,學習游泳、下象棋,喜歡拍照、唱K……生活上逐步學會自理,洗衣、做飯、做簡單的菜、搞清潔,每個周末,圖書館是他們家常到的地方。寒暑假期,他們喜歡和朋友一起去各地旅游觀光……近幾年姐妹倆取得了一些讓陳老師一家欣喜的榮譽:廣東省器樂大賽古箏演奏一等獎;詩歌散文朗誦廣東省一等獎;獲田徑比賽的金銀牌;佛山市圖書館建設“特殊貢獻獎”……去年六月兩姐妹參加佛山鋼琴天才選拔賽,進入決賽并得到了與鋼琴王子郎朗共進晚宴的機會,郎朗先生還親手贈予了姐妹們一臺鋼琴,如此的厚愛與鼓舞,讓陳老師一家更加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對教育,陳老師始終保持著赤子之心與感恩的心。作為一位學校中層,始終充滿工作的熱情。切實管理好每年的科研課題,做好各級各類課題研究的常規管理與指導工作。主動承擔一項區級“十二五”規劃課題進行研究。在主管特教工作的五年以來,不斷地參與了各項特教的培訓學習,走專業發展之路。她用情用心用智用愛,始終堅持“融合”的理念,組建學校普特共融團隊,有效開展特教班學生與普通班級學生的融合活動。她開拓進取,搭建共融活動平臺,讓特教班的孩子與普通班的孩子一起參加校內外活動;課堂上,采取“隨科”就讀的形式,讓特教班的孩子根據實際能力情況回歸到常規的普通班課堂。她利用課題引領著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她帶著自己班的孩子到特教班進行表演、交流、學習……

  近兩年來,有很多視障孩子的家長冒名而至,找到陳老師,尋求教育孩子之道,陳老師用融合的理念,親身的經歷,鼓勵孩子、幫助家長,讓家長不再迷惘,看到孩子教育上的希望。

  為了讓更多的特殊孩子融入社會,她走訪到周邊的校園,與學校領導、老師、家長共同制定適宜孩子學習的方案;她約見了一個又一個因家里有特殊孩子的家長,與孩子談話,給家長指引;她親自帶著學校的老師到未入學的適齡特殊兒童家中,調研評估、安置上學,安排人員給無法上學的孩子上門送教……

  在這條特教之路上,她用至善之心回報著社會,盡心盡力挽救著一個又一個孩子,激勵著一個又一個家長,幫助著一個又一個家庭。為了讓特教的力量更強大,陳老師不斷擴充學校的“普特共融團隊”,讓更多的孩子受惠,今年6月29日,陳老師帶領著西樵鎮的“隨班就讀教育團隊”,接受了南海區教育局的隨班就讀情況督查,專家評委檢查了資料,聽了陳老師的工作匯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最終西樵鎮第一小學以最高分獲得了優秀檔次。

  陳老師就是這樣,做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在主管的其他學科與日常教學中也是這樣,盡我所能,學我所需,多思巧干,善于換位思考,樂于奉獻,把平凡的事做實、做堅持。曾被評為西樵鎮第一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南海區“十大感動人物”、南海區特殊教育先進個人、南商基金第一屆“師德標兵”……

  她相信:越努力越幸運,越善良越幸福!只有不忘初心,常懷感恩之心,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熱愛他人,始終堅持做一個善良、公正、誠信、好學的人,才能無愧于心,無愧于人生!

來源:廣東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