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堅強丈夫十幾年如一日照顧病妻
孝老愛親
四川省
2018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張新,男,漢族,現年45歲,國網四川雅安市名山供電有限責任公司職工。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施比受更有?!?。孝老愛親、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領導、同事、朋友和親人的眼里,張新同志一直是一個工作認真、多才多藝、吃苦耐勞、孝老愛親、知恩圖報、熱心公益的好同事、好青年。

  讀書期間,他用勤工儉學收入供自己和弟妹讀書,并幫助帶動家鄉多名孩子圓了大學夢;成家以來,他可謂多災多難,接連遭遇妻子摘腎、患癌以及父親患癌等多重打擊。面對困境,他直面不幸、笑對人生,始終用一顆堅強仁愛之心孝敬父母、善待妻兒、不離不棄;工作以來,他知恩圖報、熱心公益,積極為災區捐款捐物,盡自己微薄之力努力回報社會,積極營造社會和諧,并多次被雅電集團及名山供電公司授予“先進工會工作者”、“品牌宣傳先進個人”、“最美員工”、“五好家庭”等多項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 敢于擔當 勇挑家庭重擔

  作為長子,又是全家唯一通過“鯉魚跳龍門”跳出農村的孩子,張新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學畢業后努力工作,將含辛茹苦的父母盡早接到身邊安享晚年,讓未來的妻兒過上無憂無慮的好日子。

  他很孝順也很勤奮,為減輕父母負擔,他邊讀書邊勤工儉學。大學期間,他不但沒花家里一分錢,反而還給家里寄回了近萬元現金供弟妹讀書,并還淸了家里所有的債務。工作第二年,他就將遠在內江農村老家的父母接到身邊,實現了他畢業后孝敬父母的第一個心愿。

  1998年底,正當女兒呱呱落地給全家帶來無限歡樂的時候,妻子所在的供銷系統破產倒閉,原本身體欠佳的妻子正式淪為了下崗工人,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壓在了他這個全家人唯一的頂梁柱肩上。

  為緩解家庭生活壓力,他加班加點努力工作,生怕失去全家這個重要的收入來源,并充分利用休息和周末時間到縣農技校、縣職高等學校擔任電工班、電子班業余兼職教師,到農網施工現場自學工程監理和施工,甚至到街上去幫商家推銷產品、代寫鋪面租賃合同等各種工作,想盡一切辦法增加收入,緩解生活壓力。與此同時,看到張新如此艱辛,已是滿頭白發的父親也偷偷重新回到建筑工地,本想干點臟活、累活打工為家里貼補一點家用,卻連續出現兩次腳手架倒塌事故,造成父親頭部開裂和手臂斷裂。

  “光女兒的奶粉錢和老婆摘除腎臟后的后續治療費用對全家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一家人過得真的很清苦。當時我經常在想,大學時我就那么風光無限,怎么畢業工作了還過得如此慘不忍睹,真實難以想象!你恐怕不會相信,最困難時我們家每周想吃一頓肉都很困難。還是要感謝名山電力公司,感謝公司領導在我家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安排我父親到公司門衛值班,極大地緩解了全家的生活困境?!被貞浧疬^去,張新依然百感交集,并坦言,那時候雖窮雖苦,但一家人始終互敬互愛、歡笑不斷、其樂融融,很值得回憶,也是全家最幸福的時光。

  直面不幸 笑對人生 始終不離不棄

  俗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沒得辦法的事情。每個人一生也許都會遇到幾次難以逾越的困境或不幸,但如果不幸接二連三降臨到你的頭上,你還能挺得住脊梁,撐得起殘酷現實的壓力嗎?

  2000年初,因多年尿結石而出現身體浮腫的妻子到醫院檢查,醫生遺憾地告訴她右腎幾乎處于壞死狀態,必須立即摘除,否則將導致雙腎病變危及生命。得知這一消息,張新毫不猶豫,果斷送妻子到醫院進行了右腎切除手術。手術后,這個原本極不寬裕的家庭可謂雪上加霜,加之因經濟原因妻子下崗后就主動放棄了醫保和養老保險續繳,手術產生的兩萬多元醫療費用無一報銷,僅這筆從親戚朋友四處借來的手術費用,全家就整整歷經了四年才得以還清債務。

  2004年,正當全家剛剛還清債務松了一口氣的時候,又一次不幸悄悄降臨,腹疼流血的父親到醫院檢查被醫院確診為中分化結腸癌。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這位剛滿30歲的漢子油黑的頭上驟然增添了根根銀絲。為及時挽救父親生命,張新想方設法說服死活不愿到醫院救治的父親做了腫瘤切除手術,因切除及時父親很快恢復了往日的健康。

  2013年9月,老天無眼,災難再次降臨這個家庭。妻子到醫院例行檢查時,突然被醫生確診為乳腺癌,需立即進行手術。接二連三的災難和不幸讓這個家庭承受了太多無盡的痛苦和悲傷。那幾天,全家人都覺得天旋地轉、暗無天日,全家人似乎都看不到了未來和希望。

  為不影響正在雙流攻讀高二的女兒,一家人瞞著她偷偷到市人民醫院做了腫瘤切除手術。術后的頭幾天,妻子說話很困難,但懂事體貼的女兒習慣了隔三差五睡覺前打電話回家和爸媽說說話,張新只好強裝笑臉向女兒謊稱媽媽打麻將還沒回家,直到國慶放假親戚將女兒直接從學校接到病房時,她才得知媽媽又一次和死神擦肩而過,一家人在病床旁抱頭疼哭了很久。整個國慶期間,全家人都在醫院病房中度過?!拔液团畠狠喠鹘o老婆唱歌、講故事,轉移她的視線,減輕她的痛苦,那個假期一家人至今都終身難忘!”張新回憶道。

  樂善好施 知恩圖報 始終熱心公益

  許多同事都說張新在雅電“小有名氣”,他們只知道他勤奮好學、多才多藝;知道他是內訓師,到過許多兄弟公司培訓授課;知道他是同事公認的“筆桿子”,在國網內部網站、外媒報刊上發表了眾多稿件和文章。

  其實他們也許并不知道,他最出名的地方還是在他的家鄉——內江市威遠縣高石鎮。讀大學時他因勤工儉學,不但供自己和弟妹讀書,還幫助帶動家鄉許多農村孩子效仿他奮發讀書跳出“農門”,最終改變了命運;他樂善好施,積極幫助帶領家鄉貧困大學生勤工助學,幫助多位家鄉學子圓了大學夢;在當地村民眼中他是教育子女的典型和榜樣,更是一個孝子;吃水不忘挖井人,他知恩圖報,工作后他每年都會給幫助過他的親朋好友、鄉里鄉親寄送錢物,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他熱心公益,雖然他家連續遭遇多次困境,但他依然積極為兩次地震受災地區捐款捐物,關心關注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群體?!?.12”汶川地震向慈善機構單獨愛心捐款1000元,“4.20”蘆山地震主動要求前往蘆山震中龍門支援搶險救災和開展新聞宣傳報道鼓舞當地居民抗災自救渡過難關,盡自己微薄之力回報社會,努力營造社會和諧。

  重燃希望 點亮新生 憧憬美好未來

  提起女兒,張新臉上的表情喜憂參半。 “一切都過去了,風雨過后一家人總算看到了希望,見到了彩虹。我喜的是女兒聽話懂事,中考時就以優異的成績免費考入雙流中學,為家里節約了一大筆錢?,F在女兒如愿以償考上了醫科大學,實現了自己白衣天使的夢想;我擔心的是17歲時女兒身高就達到了一米八一,太高了反而讓我們很是擔心!”張新說出了他的心聲。

  “女兒能考上大學,我將傾其所有供她讀書,現在一切都隨我所愿,我也就心滿意足了!”從他的笑容和話里,我們看到了他開朗的性格和對未來無限的憧憬與期盼。孝順懂事的女兒也告訴家人,她之所以選擇醫科大學,最大的愿望就是想一直陪伴在家人身邊,一家人和和睦睦、開開心心,她想做全家人的白衣天使,給年老的爺爺奶奶和含辛茹苦的父母晚年帶來健康和無限溫暖。

來源:四川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