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超
好青年精心照顧重病一家人
孝老愛親
陜西省
2018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史亞超,男,1987年4月出生,初中文化,洋縣戚氏街道辦事處石羊村村民。

  面對艱辛的生活、多舛的命運,他不但沒有被擊倒,反而更加堅強、樂觀、執著,他勇敢地扛起伺候母親、繼父,照料哥哥、妹妹以及照顧家庭的重任,無怨無悔。他就是洋縣戚氏街道辦石羊村村民史亞超。

  1989年,史亞超的生父因意外離開了人世,留下妻子和三個年幼的子女,那年史亞超才2歲。為了撫養兒女,史亞超的母親不得不選擇再婚。

  然而禍不單行。由于不能接受喪夫之痛的打擊和生活的窘迫,史亞超的母親漸漸開始胡言亂語,隨后的檢查中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家庭的負擔越發沉重。為了讓母親得到更好的照顧,哥哥、妹妹能夠繼續上學,小學畢業的史亞超忍痛輟學,離開了他熱愛的學校和課堂。他一邊幫繼父種地,一邊照顧生病的母親,一有時間就打零工補貼家用,建筑工地上經常能看到他稚嫩又堅強的身影,生活對他來說就像上了“發條”,一刻也不容停歇??恐羷诤秃顾?,靠著省吃儉用,史亞超供妹妹上完了高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8年,在外打工的史亞超突然接到繼父的電話,說哥哥精神有點不正常,經常無緣無故打人罵人,聽到這個消息他心急如焚,來不及收拾東西就匆匆忙忙趕回了家?!熬穹至寻Y”,嚴重程度更甚于母親,殘酷現實就像一個晴天霹靂砸在史亞超身上。他陪著哥哥去醫院治病、到民間找偏方,輾轉洋縣、漢中、西安,不知看過了多少醫生,走過了多少地方。病情嚴重時,他就把哥哥和母親送進精神病院強制治療,病情得到控制后又把他們接回家悉心照料。

  2013年春節,史亞超和河南姑娘付娟娟喜結連理,婚后的生活雖然清貧,但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孝順父母,照顧兄長,生活似乎看到了希望和奔頭。豈料半年之后,繼父頻繁感到腹脹、腹痛,在洋縣醫院檢查后確診為淋巴癌和食道癌末期。多年的苦難已讓這個風雨飄搖的家一貧如洗,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錢為繼父治病。了解情況的人都勸他:“算了吧,這病是絕癥,更何況他畢竟也不是你的親爹,沒有人會怪你”。史亞超聽后堅定的回答說:“我2歲就沒了親爹,是繼父辛辛苦苦把我們兄妹拉扯大,只要有一線希望,我也決不放棄,就是砸鍋賣鐵我也要給他治”。東拼西湊,他終于為繼父湊齊了醫藥費,辦理了住院手續。

  住院期間,他不分晝夜的照料陪護,喂飯、擦身、洗腳、剪指甲,同病房的病人都羨慕繼父有這樣一個“好兒子”。近20個日夜的守護,終于使繼父的病痛得到了緩解,隨之而來的卻是1萬多元的外債。出院后,繼父由于身體虛弱,生活不能自理,他每天給繼父按摩擦背、換洗衣物、喂藥喂飯、料理生活起居,天氣好的時候,就把繼父推到院子里透氣曬太陽,陪繼父聊天解悶,就這樣陪著繼父度過了生命的最后歲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孝”的真諦。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鄉親們都說:史亞超用實際行動打破了這句俗話,不是親兒,勝似親生。他侍候繼父終老,十年如一日的照料母親和哥哥,給他們帶來無盡的關愛和溫暖,卻從沒有一句怨言。在他看來,孝老愛親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幸福。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史亞超夫婦的悉心照料下,母親病情越來越穩定。為了緩解經濟拮據的狀況,史亞超又帶著哥哥到深圳邊打工邊看病,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還堅持定期往家里打電話了解母親的病情和家里的情況。

來源:陜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