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菊花
侄媳婦照顧癱瘓叔叔50載
孝老愛親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18年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郭菊花,女,漢族,生于1950年8月20日,是哈密市東河區街道安全路社區廣電小區的居民,在社區鄰里都稱贊她是個孝順的侄媳婦,她們一家也是和諧、幸福的一家。

  1968年元月,郭菊花經人介紹和丈夫張志成結婚了,從那天開始,18歲的郭菊花,就接替丈夫開始了照顧叔叔的生活。

  張志成的叔叔叫張風德,老人原是哈密縣煤礦的一名井下礦工,1962年5月的一天,因礦井井下煤層塌方,正在礦井下工作的張風德被突然塌方的煤層掩埋了,經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由于腰椎和下肢被砸傷程度太重,年僅25歲的張風德,從此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張風德的父母去世的早,自己也沒有結婚,親人只有一個哥哥和兩個侄兒,哥哥也很早就去世了,大侄兒在河南老家已有家室,只好將當時沒有結婚的二侄兒張志成叫到新疆來照顧他,張志成來到新疆后,被單位安排到了煤礦農場當了一名會計,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癱瘓在床的叔叔。

  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張志成被戴上了殺人犯的帽子,關進了學習班,郭菊花也被攆回了娘家,不許回礦上,在學習班中張志成不堪嚴刑拷打承認殺人的罪名,經過一年多的折磨,張志成變成了一個瘋子,這才被放出學習班,送回了河南老家。一年多后,張志成遠在河南老家的哥哥給郭菊花寫信,希望她趕快把張志成接回去。收到信后郭菊花找礦領導,要求礦上派人一同前去接丈夫,給丈夫出錢看病,但當時文革還沒有結束,張志成還沒有被平反,礦上根本不管,郭菊花就把叔叔和孩子托付給哥嫂照顧,開始了一邊借錢給丈夫看病,一邊要飯上訪的艱難歲月,在烏魯木齊精神病醫院給丈夫看病,一有時間她就去上訪,為丈夫討公道,常常遭到工作人員的白眼,常常是抱著希望而去,流著眼淚而歸,在北京上訪,有時為了能見到工作人員,白天她不敢離開去要飯,只好餓著肚子等在信訪辦的門口,晚上就睡在離信訪辦較近的馬路邊。后來她聽人說河南新鄉有一家精神病醫院,看精神病看的好,于是她又帶著丈夫,要飯到新鄉去看病。

  直到文革結束后,張志成被平反,礦領導才給郭菊花安排在片石場打石頭、裝火車等工作,裝火車就是將打好的石頭用人力搬運到毛驢車上,拉到火車站臺,再用人力搬運到60噸的車廂里,運往內地蓋樓房打地基用,一不小心郭菊花常常被石頭不是碰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就是被石頭砸的一瘸一拐的。推礦車就是將鐵軌上裝了煤的礦車,用人力推到煤場卸掉,就這樣郭菊花干著男人都怕干的活,一邊工作一邊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叔叔、瘋瘋癲癲的丈夫,和幼小的三個女兒。很多人勸她說:“一個癱子、一個瘋子,你還年輕,別那么傻、要為自己的將來著想?!钡f:“正因為他們那樣,我才更不能離開,不能壞了良心一走了之,做人不能只考慮自己,我要是走了,這個家不是就散了嗎?誰來照顧他們,他們太可憐了?!?/p>

  讓郭菊花欣慰的是,叔叔雖然癱瘓在床,照顧叔叔只是讓她身體受累,叔叔大腦還是好的,可是丈夫張志成說犯病就犯病,犯起病來要么就往河南老家跑,要么就打人,他一跑郭菊花就要到處找,1984年的一天,丈夫又一次跑掉,郭菊花沒有找到他,后來河南老家張志成的哥哥又一次來信說,張志成又回到了河南老家,郭菊花哭了,她說:張志成是在學習班被打怕了,一有機會就往老家跑。從新疆哈密到河南老家,張志成瘋瘋癲癲的在路上走了一年多,不知道他在路上受了多少罪才回到了老家,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礦上給郭菊花調換了工作,讓她在家工作,照顧兩個病人。有了這次的經歷,郭菊花時常將家里的大門反鎖上,生怕丈夫再跑,擔心他夏天跑掉,在路上不是渴死就是餓死、冬天跑掉在路上不是凍死就是餓死,可是問題又出現了,家門反鎖上丈夫是跑不丟了,但郭菊花開始受更大的罪了,由于丈夫有時犯病就要打人,門反鎖上丈夫犯病打人,她無法及時帶叔叔、孩子逃走,為了保護叔叔、孩子、郭菊花常常被丈夫打的頭破血流,面目全非,有一次丈夫犯病打人,由于郭菊花沒能從丈夫手中搶過二女兒,二女兒被丈夫毒打一頓后從屋內扔到了院子里,當郭菊花掙扎著爬到二女兒身邊時,二女兒已是奄奄一息,后經鄰居翻墻來到她家院子救護,二女兒才被送進了醫院,醫生說:內耳嚴重受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將來可能會有耳聾的跡象。

  為了保護叔叔和孩子不被犯病的丈夫毒打,郭菊花要常常要記著將家里生爐子用的火鉤子、煤夾子、做飯用的菜刀等金屬器具藏好了,常常提醒孩子要穿著衣服睡覺,防止爸爸犯病打人好逃走,就這樣郭菊花在擔驚受怕中維持著這個家,照顧著這個家中的每一個人,二十年來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直到1990年9月丈夫去世。

  雖然結束了擔驚受怕的生活,但新的困難又來到了郭菊花身邊,因單位不景氣,常常幾個月不發工資,為了生計,她先后掏過廁所、掃過馬路、當過保姆,只要能掙錢,郭菊花就去干。不管生活多么艱辛,她依舊照顧著丈夫癱瘓在床的叔叔,并把叔叔當做自己的父親來照顧。

  前不久,張風德因為身體不適,郭菊花的女兒們要帶他去醫院做檢查,可是張風德卻死活不去,誰勸都沒用。這時候郭菊花走到叔叔跟前對他說,你就放心去看病吧,現在醫院都有電梯和輪椅,方便得很,不用背著你樓上樓下的跑了,張風德這才跟著孫女去醫院看病了。原來還是在1991年,有一次張風德因為身體的原因需要住院,郭菊花帶著叔叔去醫院看病,那時候醫院還沒有電梯,郭菊花背著叔叔樓上樓下的做檢查,一圈跑下來,郭菊花累得快要虛脫了,張風德實在不愿意看到侄媳婦和侄孫女為了自己這么受罪,所以才不愿意去醫院。

  郭菊花說,做為侄媳婦伺候叔叔真的是很不方便,但是也沒有辦法,自從丈夫去世以后,郭菊花從來沒有想到要扔下這位叔叔不管,她把叔叔當做自己的父親來照顧,只要休息她就讓叔叔吃新鮮的飯、叔叔吃一碗她就端一碗,由于叔叔腰椎砸傷太重,輪椅也不能長坐,只要有時間她就將叔叔抱到床上躺一躺,怕叔叔躺的時間長了身子壓出褥瘡,她就時不時的給叔叔翻身,搓背,由于叔叔大小便失禁,時常將褲子弄臟,她就給叔叔及時更換刷洗,叔叔頭發長了他就給他理發,上班的時候,由于中午不能回來,她就將提前做好的菜、溜好的饅頭、燒好的開水,端到叔叔跟前。夏天為了防止叔叔身上長痱子,還要經常給叔叔洗澡。 因為一直獨身,加上疾病的折磨,讓張風德的脾氣變得喜怒無常,經常也會發火。有時郭菊花也覺得委屈??赊D念一想,叔叔這一生也不容易,癱瘓在床這么多年,有時候難免不通情理,自己多擔待些就是了。

  丈夫去世已有25年了,郭菊花一直帶著這位和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叔叔和三個女兒一起生活。近四十年的時間里,郭菊花從一個18歲的美麗少女變成了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這數十年如一日的無私照料需要的是超乎常人的堅韌和耐心。在她的細心照料下,叔叔今年已78歲了,但依然精神矍鑠。張風德經常流著淚對來家里的人說:“多虧了她,要不然我可能早就沒有了,這么多年確實辛苦她了,她太不容易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女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并將這些言傳身教給了自己的三個女兒,在她的影響下,三個女兒也對她們的叔公也十分孝順,使叔公的晚年生活過得幸福安穩。

來源:新疆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