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文
農家漢子23年無怨無悔贍養病殘前岳母一家
孝老愛親
山東省
2017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

  姜玉文,男,1957年10月出生,山東省萊西市日莊鎮泊子村村民。

  事跡概述:

  1994年,姜玉文與喪偶的劉永美結合。當時,劉永美重病纏身,岳母李桂香年邁,繼子女年幼。面對家庭的貧困,他擔起重擔。2004年,劉永美病逝,他毅然留下照顧老人、拉扯孩子。2005年再婚后與現任妻子一起贍養李桂香。面對家庭的不幸,姜玉文不離不棄,23年如一日堅守著一份沒有血緣關系的親情。2017年5月,被評為青島“文明市民”,2017年6月被評為山東“好人之星”。

  正文:

  姜玉文是一名樸實的農家漢子,多年來,他對貧困的前岳母一家不離不棄、悉心照料,孝行感染了周圍每一個人,成為遠近聞名的孝順女婿。

  1994年,姜玉文與喪偶的劉永美結婚。當時,劉永美常年藥不離身,岳父母腿腳不便不能下地勞作,家里沒有經濟來源,加上子女上學開銷,欠下了4000元外債。2004年,劉永美病逝,面對債臺高筑的家,姜玉文選擇了留下。為此,不少鄉親感慨:“姜玉文真是好樣的!”

  1994年剛結婚的時候,為了支撐這個家,姜玉文耕種6畝口糧地之余,堅持打兩份工,白天在水泥廠搬運8小時水泥,晚上到大理石廠加8小時夜班。沒日沒夜操勞了三年,終于將外債還清,而且還有700多元結余。在上世紀90年代,700元可不是小數目,姜玉文滿懷欣慰,覺得日子有了盼頭。

  欣喜并未持續多久,平靜的日子被一連串變故打破。1997年臘月,劉永美突發肺氣腫,岳母因子宮肌瘤急需手術,兩人先后住院,辛苦攢下的錢全部墊付了醫療費。因為孩子們年幼,岳父腿有殘疾,照顧病人的重擔落在了姜玉文身上。他白天兼職干活,晚上伺候病人,20天時間,從穿衣梳頭到端屎把尿,他親力親為,這讓本就瘦削的姜玉文更加憔悴。

  2002年,飽受糖尿病折磨的岳父突然離世,一家人陷入悲痛。2004年春節剛過,劉永美因病去世,撇下年邁的母親和未成年的孩子。料理完后事不久,姜玉文的兄長多次上門勸他回老家,離開這個苦地方。剛經歷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李桂香滿目愴然,對姜玉文說:“浩浩爸,你不管我了?”看到老人凄涼無助的眼神,姜玉文心下不忍,他毅然決定為老人養老送終,讓孩子成家立業。此后,他便死心塌地留在了這個家。

  姜玉文既當爹又當娘,日子非常不易,不少熱心人給他張羅著說媒。很多適齡對象一聽姜玉文“拖家帶口”,都打了退堂鼓。直到2005年,姜玉文才與現任妻子曲紅英組成新家庭。曲紅英被姜玉文的善良打動,帶著兩個女兒搬到泊子村,夫妻倆一起贍養老人,溫暖這個特殊的“重組家庭”。

  4年前,李桂香不慎骨折,住院期間,姜玉文夫妻倆輪班伺候,寸步不離。兩人的付出,李桂香看在眼里,也愁在心里:“俺都喊著閻王爺快把俺帶走吧,別拖累孩子們了?!笨上氲剿麄儌z對自己的百般照顧,又“舍不得死,還得享福來”。如今,87歲的李桂香親昵地稱曲紅英“閨女”,逢人就夸兩人孝順,同時也對姜玉文滿心愧疚,“俺這個好女婿自打來了就沒撈著好日子過,真是苦了他”。

  盡管前妻去世多年,姜玉文也已再婚,可十幾年來,他從未改口,一直喊李桂香“媽”,將老人當成親娘待。12年來,姜玉文夫妻倆對待4個孩子一視同仁。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不幸的家庭遭遇、繼父的擔當和付出,讓幾個孩子從小就懂事。如今,子女都已經成年,小兒子也在姜玉文的張羅下成了家,一家人其樂融融。

  生活的重擔沒有壓垮姜玉文,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正如他所說:“哪有為人子女不養老人的!哪有為人父母不疼孩子的!”不離不棄,23年如一日照顧患病的前妻之母,盡孝子之道,讓老人擁有農村老人羨慕的晚年生活,嘔心瀝血,哺育四個繼子女成家立業。他額頭爬滿皺紋,但道道溝壑填滿了對家人的拳拳關愛;他背影已然蹣跚,但穩穩腳步承載了對家人的無私付出。這就是姜玉文,一位了不起的丈夫,一位孝順的女婿,一位優秀的父親。

來源:山東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