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蘭
好媳婦悉心照顧癱瘓公公 柔弱肩膀為家庭撐起藍天
孝老愛親
上海市
2016年10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40多歲的普通農村婦女,她叫楊小蘭。四十多歲的年紀,看著同齡人都在享受兒女的孝敬,日子過得輕松而快樂,街里街坊聊聊家常,閑時搓搓麻將,而她卻過早的體會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無常,但她毫無怨言,幾年如一日,為這個小家辛苦勞累、默默耕耘著。

  她是一個幸福的新上海媳婦。二十多年前,楊小蘭從廣西嫁入了我鎮淮海村許立新家庭,是個地地道道的新上海媳婦,同時也是個幸福的上海媳婦?,F一家有五口人,公婆和睦,身體也還算健朗,老公雖然是精神殘疾,偶有發病,卻非常體貼,兒子聰明懂事,從不讓人操心,一家人老的愛小,小的敬老,是一個快樂、幸福的大家庭。楊小蘭還有一份收入不錯,也相對輕松的工作—白鶴換流站保潔員,前幾年又碰到戶籍地拆遷,馬上就能住上新房,楊小蘭高興地想,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她是一個堅強的新上海媳婦。正當大家都在展望未來美好生活的時候,公公在兩年前的一個晚上突發腦中風,送去醫院后就再也沒有站起來,生活無法自理,哪怕是大小便,翻身洗澡都要人照顧,婆婆身體孱弱,無法照顧公公。一時間公公的照顧問題;新房子裝修欠的外債問題;兒子的學費問題,面臨著大筆費用和外債的困境,楊小蘭感到迷茫和掙扎,他們沒有錢,今后的日子怎么過?苦難就像一把刀懸在她的頭上,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家屬朋友們都勸著她賣了房子,再請個護工來照顧老人,這樣所以問題好像都能迎刃而解。楊小蘭卻并沒有這么做,她笑著說,房子是老人們一代代傳下來的,不能賣;請來的護工哪有我照顧老人那樣細心、貼心呢;老公想做卻做不了的事情,我幫他做,我們一起來盡孝,她把所有事情都攔在自己身上,用她柔弱的肩膀默默地挑起了全家的重擔。

  她是一個孝順的新上海媳婦。把老人接回家后,楊小蘭找了一份時間比較寬裕的工作。雖然每天還要上班,但她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老人燒早飯,伺候老人刷牙洗臉,給老人翻身按摩、擦洗、洗衣服、洗床單,在她的照顧下臥床兩年多的公公身上沒長過一個褥瘡,身上、床上始終是干干凈凈的。夫妻兩人為了不使父母寂寞,經常陪老人聊聊天,拉拉家常,使老人們心情舒暢,整天樂呵呵的。多年來,在兩位老人的飲食方面,她也是動足了腦經、花盡了心思。她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會關注一些養身的節目,為公公婆婆制定了一系列營養食譜,做各種便于消化又有營養的食物給他們吃,只要他們提出想吃什么,都會讓他們吃到滿意的食物,父母逢人便說:“我能活到現在,全靠我兒媳的照顧,我前輩子積了什么德,修來這么個好兒媳”。

  她是一個成功的新上海媳婦。在她孝順父母、身體力行的熏陶下,兒子對待長輩孝順有加。假期里主動包攬了照顧爺爺奶奶生活起居一職,還幫襯著媽媽做一些家務,有機會就半工半讀,減輕家里經濟上的負擔,是個親戚、朋友,左鄰右坊眼中的好孩子。楊小蘭的言傳身教,獲得了最大的人生財富,是個成功的母親,這真是“知親恩,善待兒女;求子順,孝奉雙親”。

  如今,這個曾經命運多舛的家庭也漸漸幸福美滿起來了,在他們的全力服侍下公公已能下床走動,兒子也從學校畢業,順利的成為了一名鐵路乘警,一家人住進了新裝修的大洋房。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這個堅強、孝順、偉大的女人—楊小蘭。在和煦的陽光下,她露出羞澀的笑容說,我并不覺得有什么偉大的,我只是個普通的外來媳婦。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她幸福嗎?在有些人眼里,她是不幸的。然而在她的眼里,她是幸福的,家庭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這就是我們身邊的最美媳婦。

來源:上海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