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潮娃
村支書籌錢辦養老院 讓全村老小有依靠
孝老愛親
陜西省
2016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蘇潮娃,男,漢族,1967年1月生,中共黨員,閻良區關山鎮蘇趙村支部書記。

  1995年春季,蘇潮娃54歲的父親和幾個親戚在地里打井,突發腦溢血導致中風,蘇潮娃聞訊后立即放下正在洽談的合同趕回來將父親送往醫院。他一直伺候在床前,為父親端屎接尿、按摩擦拭,陪父親聊天解悶直到出院。由于父親腦部大量出血導致半身不遂,生活無法自理,愛干凈的老人洗澡成了難題,可蘇潮娃卻毫不在意,他一如既往地每天回家看望父母,并堅持為父親洗澡,這一洗就是20年,他孝敬父親的事也逐漸在村中慢慢地傳了開來。

  由于蘇潮娃性格豪爽、心存孝道又為人仗義,生意伙伴們都佩服他的為人,都愿意和他做生意。隨著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比以前更加忙碌,每天除了給父親洗澡之外很少有時間陪伴老人,尤其是母親去世后父親的那份孤獨深深地觸動了他的心靈,讓他聯想到村里在外打工的鄉親家里的空巢老人無人照顧、生活不便的問題。由此,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腦海里滋生了出來:為何不辦一個敬老院,將村里的空巢老人都照顧起來?2011年,蘇潮娃被村民們選舉為村支部書記,有了這樣的責任,蘇潮娃更想為鄉親們做些事,2012年,他召集村兩委成員大膽地說出了自己多年來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可辦敬老院需要大量的資金,錢從哪里來成了問題。蘇潮娃聽到了大家的顧慮,豪爽地說道:“只要你們同意這個事,咱說干就干,就以村上的名義建敬老院,錢我來想辦法!”事情拍板后,蘇潮娃就安排村干部各自去忙申報用地、申報項目等事情,自己專門跑資金,可錢是硬頭貨,不是說來就能來的,蘇潮娃在多處籌集資金沒有成功后,毅然決定自己出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審批手續和蘇潮娃通過自己籌集、借貸的200余萬元建設資金很快就全部到位,當討論敬老院的名稱時,大家都說:“我們在潮娃的帶領下做這個事就是為了鄉親們的日子更幸福,就叫‘幸福養老互助院’吧?!?/p>

  由于手續齊備、資金到位,幸福養老互助院于2013年6月動工,當年10月就建成竣工并開始試運行。一開始,一些空巢老人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都覺得自己住養老院是給孩子們丟臉,是孩子們不孝順的表現,都不愿意入住。蘇潮娃又帶著村兩委一班人分頭到各空巢老人家中做工作:“叔,你看孩子們都在外面打工,忙的不可開交還要擔心你,你到養老院有人照看著,孩子們不就可以安心干事了么?”“就是,你看你個老傳統,現在都啥年月了,還是老思想,你到養老院不是給娃丟人,是給娃幫忙哩!”就這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打消了老人們的顧慮,第一批本村的6名老人順利住進了養老院。村里有一個姓劉的老人,子女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和上小學一年級的孫子,本想住進養老院,可孫子無人照看,就放棄了,潮娃知道這個情況后,先后兩次到老人家里做工作,告訴老人可以讓他和孫子一起到養老院,并解釋當初起養老互助院這個名字,一方面接收老人,一方面也接收娃,都是為了照顧好村里的老小,讓在外打工的鄉親們沒有后顧之憂,老人聽潮娃說的在理,就帶著孫子高高興興地住進了養老院。

  雖然是農村的互助院,蘇潮娃卻按高規格管理模式管理。內部設施是樣樣齊全,有值班室、棋牌室、活動室、洗澡間,5個管理人員每天都是各負其責、盡心盡力。為了能讓老人們吃上可口的飯菜,蘇潮娃在村里聘請了2個做飯能手專門照顧老人們的一日三餐。為了防止夜里出現突發情況,蘇潮娃專門安排了值班人員晚上照顧老人的起居,他自己也是幾乎每天晚上看著老人睡著以后才放心回家。

  養老院建了起來,蘇潮娃的“敬老事業”也步入了正軌,可他并沒有停下,為了給老人們一個溫暖的家,他頂著資金不足的壓力為老人們建了活動室和戶外活動場地;為了給老人們一個安全的家,他又籌劃著將養老院的地磚全部換成塑膠地板……

來源:陜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