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林
獨臂孝子“一只手”撐起三位殘疾親人的天
孝老愛親
江蘇省
2016.5
人物故事:

  張豐林,男,60歲。連云港市贛榆區厲莊鎮嶺南村人,多年來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獨臂支撐起三位殘疾親人的天。因事跡感人,2014年被評為連云港市十大孝星,2015年被評為贛榆區第一屆十大孝子。

  17歲那年,一場意外使他失去了左小臂,獨臂的他卻會洗衣、做飯、種地、販菜,家里家外所有事都精通;身為殘疾人本應享受家人照料,他卻面臨母親年老多病生活難自理、年過半百的弟弟因風濕病臥床三十余年、妻子右側腿腳二等殘疾不能勞作……張豐林被村里居民稱呼他為“一把手”,不光是因為他只有一只手,更是因為他把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一手抓,照顧三位殘疾親人,供養出了一位大學生兒子。

  “獨臂”哥哥挑起兩個家庭

  張家老宅,幾十年前的老宅子,破敗得很,如今已經很少有人家住在這樣的房子里了。堂屋是大通間,中間無隔斷,在最東邊靠墻位置有張床,床上躺著張豐林的弟弟——張松林,今年52歲。因為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不及時且無錢可治,16歲時,張松林就癱瘓在床,后來又因為患上“不死的癌癥”——強直性脊柱炎,連輪椅都不能坐,床是他三十多年來唯一的活動場所。

  在張松林臥床的前二十年,是年邁的父母和三哥照顧著;十八年前,癌癥奪走了父親的生命,于是母親和三哥照顧著;8年前,年邁的母親的也躺下了,于是三哥照顧起兩個人;去年,母親去世,享年90歲,走得安詳,于是,照顧自己的就只有三哥。

  張松林的床頭堆著盒裝牛奶、面包和小面果子等食物,因為身體的原因,他還需要每天吃肉以保證身體有運轉下去的力氣,于是,中午的菜里必須有肉?!斑@些東西都是三哥給我準備著,這么多年,我從來沒餓過一頓,沒有哥哥,我早就死了?!?/p>

  剛過去的冬天,夜里凌晨一點左右,睡夢中的張豐林電話響了,是弟弟張松林的電話,但電話接通后另一頭卻沒有聲音,“四弟出事了”這個念頭瞬間占據了張豐林的大腦,披上衣服、騎上三輪車,匆匆推開老宅家門,張豐林看到的卻是弟弟熟睡的臉。

  睡夢中的張松林不小心壓到電話鍵,造成了這個讓張豐林膽戰心驚的誤會。談及哥哥做過的最讓自己感動的事情,張松林臉上因為瘦弱而深陷的眼睛里凝聚了一點淚光,他說:“我沒有什么特別感激三哥的事情,因為這么多年他每天都來看我、給我做飯,日常點滴里堅持著沒有放棄我,已經是我最大的幸運?!?/p>

  而三哥張豐林的肩上,背負的不只母親和弟弟,還有另一個家庭——殘疾人妻子、努力讀書的兒子和20畝地的農活。

  “一把手”的艱難求生路

  1959年出生的張豐林,在60年的人生中飽受磨難。在他17歲那年春節,因為幫鄰居搬家,從他家拿了兩個“把子炮”(一種威力巨大的土制鞭炮),拆著玩兒的時候不小心走火,被炸掉了左小臂,從此落下殘疾。張家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三,大哥二哥長大成婚離家,卻又遭遇大嫂去世、二哥患癌、四弟癱瘓的種種悲痛。兄弟各有困難,幫不了自己,張豐林沒有一句埋怨。

  要兼顧母親和弟弟的吃喝生活,還要照顧自己的家庭、賺錢養家,張豐林的日常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忙碌和勞累。張豐林今年種了20畝地,除了自己分得的4畝,其他都是村里人的不愿意種送給他的,往年地最少的時候,也有七畝地,這些都需要張豐林自己耕種。他種地是有幫手的,就是自己養的一頭水牛,用牛耕地時,是需要兩只手一起用力的,而他只能用殘疾的左小臂扶著犁把,右手抽動鞭子趕牛,左小臂常常磨出血來,任誰看了都不忍,張豐林卻習慣了。

  多年前,省里來了位農業專家到厲莊做技術指導,張豐林抓住機會跟專家學得一手種西瓜的絕活,他種的西瓜每個都有二三十斤,幾乎年年豐收。附近的許多瓜農都來向他取經,還有種植大戶還聘請他做技術指導。即使是這樣,刨去種子和農藥化肥的成本,張豐林每年種地的收入也不過五六千元。

  為了多賺錢養家,5年前張豐林買了三輪摩托車,農活不忙的時候,他每天早晨三點多就出發,到60里外的山東臨沭、莒南等地販一噸紅薯、洋蔥回來,早晨七八點鐘趕到周邊村鎮集市上賣,賺錢補貼家用。因為只有一只手,考不了駕駛證,張豐林去山東途中經常有交警來檢查,沒證是需要罰款的?!坝袝r候交警看我不容易,就少罰點,只罰50塊,但也是我一天的大半收入了?!睆堌S林笑著講述這段經歷,臉上沒有埋怨,笑得真誠。

  就是在這樣忙碌又勞累的生活狀態下,張豐林也從來沒有忽略過母親和弟弟?!扒锸諘r起花生,從凌晨四五點忙到天黑透,累得自己都不想吃飯,有時直接在地頭喝啤酒解乏又當飯,但我不能耽誤母親和四弟的飯?!编嵷S林笑著說。如果估摸著中午不能及時回來做飯,他就在早上出門時提前把米淘好放到電飯煲里,放到四弟的床頭,那兒有插座,到了中午四弟插上電就行了。菜同樣是切好的,中午他再匆匆趕回來的炒菜,這樣的日常一直持續到2015年母親去世,然后繼續到現在,老宅里在等待張豐林的人,從兩個變成了一個。

  孝道傳承讓愛心接力

  1996年,36歲的張豐林娶了同樣身有殘疾的妻子,妻子右邊胳膊、腿二級殘疾,行動很不方便。他們租住了村子外的鎮水利站廢棄的院子,次年,生下一個健康漂亮的男孩。

  兒子張瑞的出生是張豐林人生中最激動的時刻。去年,小伙子考上了無錫一所大學,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大學生。放榜以后,張豐林借老宅鄰居家的院子和桌椅,開了滿滿當當八桌席?!澳翘煺媸俏疫@些年最高興的時候,只要孩子要讀書爭氣,我就是砸鍋賣鐵也供他?!闭f起兒子,張豐林的笑容忍不住溢出來,舒展來的皺紋里有對生活的滿足、對愛子的驕傲。

  張瑞一直和奶奶、四叔一起住,在父親的影響下,長大后的張瑞照顧奶奶和四叔格外精心,寒暑假時,家務活全部由張瑞打理。張瑞做好了飯,總是把第一碗飯端給奶奶,接著盛給四叔,然后自己再吃。寫完作業后,張瑞就把一大家人攢了一大堆的衣服全部用洗衣機洗出來。這也是張豐林難得不用來回跑的時候,可以專心干農活?!昂H穑◤埲鹦∶鳎┥洗髮W以后,自己能打工掙錢了,也會時常來電話詢問四弟的情況,很懂事也孝順。我覺得生活以后會越來越好的?!?/p>

  許多人總是在埋怨命運的不公,但在張豐林的臉上,見不到生活的愁苦,有的只是對磨難的坦然和無畏。這個年屆花甲的平凡人,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擔當,告訴我們,什么是赤子其人!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