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華
好媳婦成全家“頂梁柱” 不離不棄照顧三位癱瘓親人
孝老愛親
山東省
2016.5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

  張愛華,女,1961年7月出生,濟寧市汶上縣軍屯鄉解莊村人。

  事跡簡介:

  都說女人是半邊天,然而汶上縣軍屯鄉解家莊村55歲的張愛華,卻用自己的肩膀撐起家庭這一整片天。人到中年,張愛華先是遭遇丈夫腰椎疼痛,不能站立,然后是妹夫出車禍去世,緊接著婆婆髖關節壞死、高位截癱,公公又癱瘓臥床……這些年,她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坎坷,然而這樣的噩運并沒有把她打垮,在最艱難的時刻,她擔當起全家的“頂梁柱”,撐起整個家庭的一片天。

  正文:

  當不幸降臨,淚水過后是堅強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張愛華經人介紹,認識了自己的丈夫。剛結婚那會兒,家里有公婆相幫,丈夫是民辦教師,她和丈夫齊心合力耕種土地。雖說日子過得不算富裕,但是一家老少6口人過得其樂融融。丈夫一直有腰疼的毛病,但是一直不嚴重??删驮谡煞?6歲后,腰疼的病越來越嚴重,不能站立,張愛華便帶著丈夫到市醫院、省醫院檢查結果都是不能動手術,從此丈夫失去了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每個月的藥費就得2000多元。那個時候,她最大的孩子10歲,最小的孩子只有3歲,家里還有兩位年事已高的公婆。面對不幸的家庭,張愛華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可現實容不得她遲疑,她選擇了堅強站起來。

  照顧丈夫、公公和婆婆,她一刻都閑不下來

  “夫妻能走到一起就是緣分,就應該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丈夫以前為了這個家拼盡全力,而今身體有病,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再讓他有太多包袱了?!睆垚廴A說,一種良知和責任讓她獨自肩負起了照顧丈夫的重擔。照顧丈夫的前10年是最痛苦的,由于腰椎、頸椎壓迫神經,丈夫手腳不靈活,她一日三餐喂丈夫吃飯,每隔三個多小時就為丈夫按摩一次,丈夫每天的大小便必須幫助他……為了減輕丈夫的疼痛,她還學會了針灸、按摩等。在這期間,她還要抽時間為2個孩子洗衣做飯,艱難的支撐著這個家。

  后來,孩子們漸漸長大懂事了,不用母親照顧了。眼看著負擔減輕了不少,2010年春天,妹妹的丈夫遭遇車禍突然去世。年事已高公公、婆婆,受兒子有病、女婿去世的打擊,相繼癱瘓在床。家中本來就有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又多了兩個“病號”,兩個屋里的三張床,一個屋里躺著公公、婆婆,另一個屋里躺著丈夫,她每天顧了這屋忙那屋,好像總有忙不完的事一樣。親人相繼得重病,張愛華哭了一次又一次??裳蹨I流過以后,她又堅強地站起來,張愛華每天精心伺候著丈夫、公公和婆婆,從來沒抱怨過一句?!八麄兌际俏易钣H的人,再苦再累,也得照顧好?!边@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這些年來,張愛華的孝心感動了全村鄉親,大家都著實佩服這個農村婦女。

  數不清多少次她一人將幾畝地的玉米運回家

  除了照顧病人,她還得種地養活一家老小。一家人全靠張愛華種植的5畝地維持生計,為了讓一家人“吃上飯”,這位農村婦女只能沒白沒黑的干活。為了不耽誤照顧孩子和丈夫,張愛華每天早上3點就起床去地里干活,等孩子和丈夫睡醒了,她再回家做飯。做完飯后,自己隨便吃上幾口,又匆匆趕到地里。一年四季,張愛華已經形成了“生物鐘”。一年的秋收時,拖拉機很少,玉米掰完后都得用地排車運回家去。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很熱鬧,夫妻兩人共同忙活,可是對于張愛華來說,卻只能一個人承擔一切,人們常常會看到一種讓人心酸的身影:她在前頭拉,孩子們在后面推,一個女人承受著這么重的玉米重量,她只能拉一會,歇一會,有時累癱坐在路上。就這樣走走停停,硬是把幾畝地的玉米拉回了家。

  這么多年的艱辛付出,外人很難想象這個女人是怎么走過來的,然而她默默承受著生命中的不幸堅信著:只要丈夫、公公和婆婆能活下去,她就能堅持下去,只要丈夫、公公和婆婆在,他們還是完整的一家人。

  張愛華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而她身上散發出來的光輝卻值得幾代人學習。這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依然讓她堅守著承諾——相夫教子,不離不棄。

來源:山東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