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發慧
好兒媳幾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顧久病公婆
孝老愛親
青海省
2016.5
人物故事:

  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滋潤萬物而不爭名利??驴律鐓^的陳發慧,就給人以“上善若水”的感覺。她那水銀瀉地般的關愛,她那潤物無聲般的細膩,讓人從心底里感到溫暖。一提起她的大家庭,人們就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她的家庭是社區公認的幫助鄰里、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的“文明家庭”。

  孝敬公婆好兒媳

  今年35歲的陳發慧家住柯柯鎮廉租房,全家5口人。在陳發慧結婚時,由于婆家經濟條件比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陳發慧的婚事一切從簡,彩禮一份不要,因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鄰里的好評。為節省開支,減輕家庭負擔,婚后她們跟公婆一起住,并在學校門口開了個精品小屋,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經濟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樂滋滋的。閑暇時,陳發慧主動包攬了家里的所有家務,從不讓公公婆婆操心。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1年冬天,婆婆得了腦瘤,經住院治療后不見好轉,三個月后去世了,癱瘓在床 80 多歲的公公精神受到嚴重打擊,整天郁郁寡歡,茶不思,飯不想,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為了方便照顧公公,她打破了世俗陳舊的觀念,主動和公公住在一屋,在公公最孤獨痛苦的時候給他精神上帶來了極大的安慰。陳發慧把公公當作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樣孝敬,像給公公洗頭洗腳、擦身等等經常性的事情,都由她包攬了。有時公公心情不好說她一兩句,她也總是一笑置之。在老人心中,陳發慧仿佛不是她的兒媳,而是她的女兒。在背后,公公常在人前夸她“孝”,甚至說她比親生女兒還要好,還要“貼心”。但她始終認為,孝敬公婆,是兒媳的本份,盡心盡力是應該的,在這方面,沒有“最好”,只求“更好”。

  教子有方好母親

  陳發慧夫婦生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她雖然沒有高深的學歷,但在教育子女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陳發慧知道,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舉止言行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她非常注重對孩子們的早期教育,從不遷就溺愛,要求孩子要自覺、刻苦,生活要樂觀、儉樸,做人要寬容、誠實。她總是把孩子們當做朋友,凡事尊重他們,重事實,懂啟發,從不以說教的方式加以強制,總是把最后決定的權利留給孩子。她常對女兒們這樣說:“路是自己走出來的,自己要學會選擇,媽媽只有告訴你給你引路的權利,沒有替你走路的權利,人生之路還得自己好好把握?!边@語重心長的話語深深的印在孩子們的心里,一直伴隨著孩子們健康成長。陳發慧除了在思想上教育、影響孩子們,在生活上對孩子們照顧的更是無微不至,傾注了無數心血。每天早上,為了能讓大女兒吃上一口熱飯再去上學,當別人還在沉睡之時,她已經早早的起來準備早飯了。女兒晚上放學回家寫作業,一家人連電視都很少看,擔心影響孩子學習,這種習慣從女兒上小學開始,到初中畢業,整整堅持了九年。女兒終于沒有辜負一家人的期待,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烏蘭縣第一中學。人們都說,母愛是人類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這在陳發慧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賢良淑德好妻子

  每一個人都渴望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陳發慧也不例外。她和丈夫從結婚到現在共同牽手走過了十多年的風風雨雨,雖然沒有那種轟轟烈烈的愛情,但他們彼此相互關愛、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過得幸福和諧。有時候丈夫會把把工作中煩悶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態帶回家去,而陳發慧總是以一個女性寬廣的胸懷去撫平丈夫的情緒,春風化雨般的溫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氣和的情緒、穩健的心態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她從來不因為丈夫工作繁忙,照顧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響丈夫的工作。他們結婚10多年來相敬如賓,非常恩愛,對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她和丈夫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愛互商互諒,經常受到鄰里的稱贊,成為人人羨慕的模范夫妻。

  家庭和諧是構建社會和諧的基本元素,陳發慧用自己的愛心、孝心、熱心和責任心,譜寫著人生每一篇章,唱響了和諧家庭樂章,為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默默地奉獻著。

來源:青海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