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華
女孩帶養母上大學 成立志愿服務隊幫助他人
孝老愛親
河北
2015年8月
1.jpg
人物故事:

  付華,1987年出生,是一個標準的“80后”。然而,與絕大多數同齡人相比,年幼的她經歷了太多的苦難,但付華的面對生活的堅強樂觀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讓人敬佩而又深深感動的“80后”。

  命運多舛,堅強面對

  付華自幼被一對年過半百的老夫婦收養。在她六歲時,養父患肺癌去世,只留下的一間搖搖欲墜的土坯房,同時還留下了5000多元的外債。為了還債,她和養母節衣縮食,靠常年吃腌漬的咸菜生活。

  付華上初中后,養母因過度勞累突患腦血栓,癱瘓在床。家里的所有擔子一下子都落在了她那稚嫩的肩上。為了照顧好母親,十幾歲的小姑娘每天天不亮就下地收拾那二畝薄田,然后回家做早飯,伺候母親吃飯、服藥后再跑去上學。中午和晚上除了做飯、照顧母親服藥、吃飯之外,還要清洗母親的衣被,直到深夜才有時間學習。她慶幸母親雖然年逾古稀依然還能與她相依為命,還向一名老中醫學習針灸和按摩技術,幫助母親身體康復。

  在國家助學工程及當地政府和企業的資助下,她完成了中小學階段的學業,在初中階段,她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全國百名優秀春蕾女童”?!翱嚯y是人生的老師”,這是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的名言,也讓付華感受最深。在逆境中勇敢地直面人生,她堅強地走了過來,而且走得樂觀、自信。

  為圓夢想,帶著母親上大學

  2007年暑期,付華考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計算機系。為了湊齊大學第一學年的學費,她來到省內某家公司找活干。起初,公司擔心她適應不了繁重的工作強度,但是她硬是挺了過來,一干就是一個暑假。由于她工作表現出色,公司答應她:每個假期都可以來這里打工。

  她用打工所得和政府、企業的資助交齊了第一年的學費,但生活費用所剩無幾,還需要靠課余打零工來維持學習生活。盡管節衣縮食,但是付華學習和工作都非常努力,由于表現出色,相繼被推舉為班長、系學生會副主席。她以成熟、干練、真誠待人贏得了師生的一致贊譽。

  在大學求學的日子里,她對病榻上的母親終日牽腸掛肚,母親的撫育之情無時無刻不縈繞在付華的心中。在校近一年時間里,她每月生活費僅100元多一點,節省下的打工收入留下來給母親治病。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她一次次往返于學校和家鄉,每次她回家時都不忘給母親買藥品和簡單的營養品;從老家返校時,她都帶回一大包自己做的玉米面窩頭,在學校用開水泡著吃。由于照顧母親和艱難求學的雙重壓力以及長期營養不良,她曾因低血糖而暈倒。

  學校及時發現了付華同學的境況,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2007年下半年開始對她進行資助,特意為她安排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專門為她提供特殊補助、單親家庭補助,保證了她的求學和生活所需。從2008年起,付華還享受到每年3000元的國家助學金。為解決付華既求學又照顧母親的兩難困境,使她安心學習,學校還專門騰出兩間住房,專程派人把付華的母親從滄州青縣老家接到學校。

  堅強女孩,感動社會

  付華歷經磨難、樂觀向上、報恩養母、自立自強的感人事跡經秦皇島電視臺“今日報道”欄目率先播出后,《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河北日報》、《燕趙都市報》、《秦皇島日報》、《秦皇島晚報》等多家媒體及中國人民網、新聞網、新華網、中國教育新聞網、千龍網等各大網絡媒體都相繼作了追蹤報道。共青團秦皇島市委、秦皇島市學聯共同授予付華“秦皇島市自立自強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2008年11月21日《河北日報》第五版“新聞人物”欄目又作了整版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付華同學不光事跡感人,而且還獲得過多項榮譽,“秦皇島市自強自立優秀大學生”、“秦皇島第二屆道德模范”、“第三屆滄州好人”、“河北省五四青年獎章”、“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等榮譽稱號,在校期間多次獲得獎學金。

  付華大學畢業后,在秦皇島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下,被安排在市文明辦工作。并把老母親也接到市區一起生活?,F在的付華是市文明辦志愿服務科的一名科員,因為工作關系接觸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和家庭,于是她組織全市道德模范成立了“秦皇島市道德模范志愿服務隊”,以志愿者的專業和工作崗位不同各自成立道德模范分隊,現在已有分隊130多支分布各縣區,各分隊利用一些重要節慶活動、大型公共活動,或特定紀念日活動,綜合執法活動,集中創建活動等重大節日,深入校園、深入社區、深入社會開展關愛弱勢群體、關愛自然、關愛社會志愿服務活動。他們通過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向社會傳遞溫暖、傳遞正能量,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來。2014年在全市“六個一百”志愿行動中,付華結對幫扶貧困學生趙金玉,付華利用節假日經常去看望她、幫助她,為她帶去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并和她心與心的交流,讓孩子健康成長。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河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