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瀚香
  42年如一日服侍癱瘓在床的妹妹
  孝老愛親
  云南
  2014年8月
趙涵香.jpg
人物故事:

  趙瀚香,女,納西族,1942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大研街道北門社區玉河商場巷96號居民。趙瀚香出生在舊社會年代,家境貧寒,家中有8個兄妹,1962年趙瀚香順利讀完了高中參加了工作,并與丈夫楊葆結婚,婚后育有三個女兒,期間,妹妹致殘,趙瀚香不離不棄,42余年如一日服侍癱瘓在床的妹妹,是社區家喻戶曉的好媳婦。

  趙瀚香妹妹趙瀚華于1968年高中畢業,1969年1月下鄉原麗江縣黃山公社中濟二隊插隊當知青,1971年12月將要上調返城前夕,上山砍柴時,不幸失足跌倒傷及脊柱。經過醫院的檢查,醫生診斷為胸椎骨折,并損傷了胸椎以下運動神經,胸部以下肢體運動功能和直覺完全喪失,不能行動,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妹妹的意外猶如晴天霹靂,一家人頓時陷入了悲痛之中,因父母年邁,趙瀚香義無反顧的將照顧妹妹的重任擔在了自己身上,28歲的她當時已正值二女兒哺乳期間,作為一個母親她必須定時要給女兒喂奶,趙瀚香只能忍住強烈悲痛往返于醫院和家之間,因當時地區醫院的醫療水平有限,醫生建議轉至上級醫院進一步進行診治。趙瀚香忍痛將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兒放于父母代為撫養,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為妹妹治病之路。

  在昆醫附二院治療無果后,姐妹二人再次踏上了北京尋醫之路。在北京績水潭醫院,趙瀚香一住就是十個月,住院期間,趙瀚香像照顧嬰兒一樣照顧著妹妹,她起早摸黑,除了打飯時間,寸步不離的守在妹妹身旁,她還主動學習按摩技術,每天給幫妹妹定時翻身、處理大小便、擦洗身體、換洗衣服、幫助她做康復運動等等,偶爾遇到電梯停電時,她就背著妹妹往返于幾十層樓的醫院做檢查,累得滿頭大汗,為了節省開支,她常常給妹妹喂完飯后自己卻隨便買一個饅頭充饑,晚上她就睡在妹妹的病床尾,每晚都是摟著妹妹的雙腳進入夢鄉,她的言行深深打動了同住一個病房的室友,大家對她的行為肅然起敬,一個老外對她豎起了大拇指,但她很平淡的說:“我們是親人,身體里流著同樣的血液,這是我作為一個姐姐該做的”。因為妹妹的神經損傷較重,加上當時的醫療水平所限,醫生語重心長地對趙瀚華說:“這種情況是世界性的難題,除非奇跡發生,否則將終身殘疾,建議你們出院回家自行康復療養”,姐妹二人不得不辦理了出院手續從北京回到了麗江家中。到家后望著不能認出母親的孩子,趙瀚香禁不住再次淚如雨下。

  趙瀚香主動提出由他來照顧妹妹,丈夫也很支持她的想法,就這樣,她無怨無悔地同丈夫一道承擔起這個家庭的全部責任。她在家一面悉心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妹妹,一面省吃儉用供妹妹看病供三個子女讀書上學。趙瀚香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她每天都要定時的給妹妹活動翻身、擦洗上藥,按摩身體,為妹妹端屎倒尿。她把妹妹的房間打掃得很干凈,看上去完全不像一個病人的房間,她只希望妹妹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她還為妹妹買了一個下肢癱瘓訓練器材,每天都定時幫助妹妹訓練,趙瀚香為了妹妹能夠增強自身免疫力,自己省吃儉用,長年購買增強免疫力的保健藥物給妹妹服用,在飲食上換著花樣為妹妹做好吃的。在母親離世前,為了讓母親無牽無掛的離開人世,趙瀚香對母親臨終前許下了:“有我一口飯吃,就有妹妹一口飯吃的諾言”,母親聽到了她的這番話安然的離開了人世。就這樣,趙瀚香這一照顧就是42年。妹妹趙瀚華對姐姐這么多年來無微不至的細心照顧,深感姐姐的含辛茹苦,她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沒有姐姐就沒有我的一生”。

  趙瀚香42年如一日,她用無怨無悔的付出,換來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重擔,給親人帶來了希望和光明。街坊鄰居們都說“真不容易,攤誰都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云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