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
好護士巧制導氧管 高鐵上救治缺氧患兒
見義勇為
湖南省
2016.5
蘇珊相片_副本.jpg
人物故事:

  5月2日15:30分左右,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41病室護士蘇珊和父親乘坐從北京開往南昌的G487次列車返回長沙。上車后不久,她突然聽到列車的緊急呼叫廣播:8號車廂有一位兩個月大的先心病患兒突然病情危重,尋求醫護人員幫助。

  聽到廣播的那一剎那,職業本能使蘇珊“條件反射”地迅速站起來,準備趕往事發車廂,不料卻被旁邊的父親一把拉住,他非常嚴肅地對蘇珊說:“孩子,你要三思而后行啊,他還是個嬰兒,需要兒科護士,而你只是一名神經內科護士,而且現在醫患關系這么緊張,你這樣出去救人,萬一人救不過來,或者有什么閃失,你承擔不起這個后果啊”。

  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確,現在這種醫療環境,作為一個非醫學專業的父親,和全世界的父母一樣,首先想到的是怎樣不讓自己的孩子受傷害。但是,作為一名以救死扶傷為天職的醫護人員,作為一名在湘雅醫院護理一線工作幾年的湘雅護士,面對這種緊急情況,蘇珊又豈能坐視不管?

  她含著眼淚和父親說:“爸爸,我也是一個準媽媽,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從我眼前流逝,如果我什么都不做,我怎么對得起一身白大褂,自己的良心又何安?希望您能理解和支持我”。蘇珊堅決地對父親說:“爸爸,你要相信你的女兒,她是一名湘雅醫院的護士,她受過專業嚴格的急救能力培訓,別擔心,等我回來”。時間刻不容緩,說完這兩句話,她頭也不回地從自己所在的2車廂往8號車廂奔去。耳后是爸爸的叮囑:“孩子,要注意安全吶?!?/p>

  到達現場后,蘇珊發現孩子的情況非常不好,有明顯的缺氧癥狀,臉色發青,不停地喘氣,嘴里還插了一根細細的胃管。蘇珊第一反應就是問媽媽是否正確使用了胃管,當得到肯定答案后,她排除了胃管誤吸導致的缺氧。

  當務之急就是如何緩解孩子缺氧的情況,在詢問媽媽確認孩子可以自己進食后,蘇珊果斷地拔掉了孩子的胃管?!斑@么小的嬰兒氣道本來就狹窄,再加上胃管的擠壓,更加會阻礙孩子的呼吸?!碧K珊回憶,當時座位旁圍了很多人,她也大聲解釋讓大家散開,給孩子多一點空氣。

  然而,孩子的情況并沒有明顯好轉,只有吸氧才能緩解。幸好上車前家長帶了氧氣包和成人導氧管,但卻沒有帶嬰兒導氧管。蘇珊趕緊將氧氣流量開到最大,并把導氧管一端放在嬰兒鼻子旁。吸了幾分鐘后,蘇珊擔心孩子太小受不了,但卻又沒有適合嬰兒的導氧管,怎么辦呢?

  曾經學習過的急救技能知識在蘇珊的腦子里一遍遍放映。突然,她發現嬰兒身上的鼻飼管,心想如果把鼻飼管改成嬰兒鼻導管,再接上孩子父母帶的成人吸氧管,這樣孩子不就能夠順利上氧了?蘇珊立即請列車長拿來剪刀,將拔出的胃管洗干凈后,剪成一個適合孩子呼吸的導氧管,并把這個管子接入成人氧氣包,再將這個改造的管子放在孩子鼻子旁邊,并調小了氧氣流量。試用效果很好,孩子順利上氧了!看到孩子呼吸順暢的那一刻,她的內心別提有多激動了。

  “其實我在剪管子的時候手都是發抖的,在這樣的環境里搶救與平時工作太不一樣了,沒有必備的設備和合作的同事,只能靠自己急中生智。雖然很緊張,但是我很清醒自己每一步要做什么,并且想辦法在現有的條件下做到?!碧K珊如是說。

  經過20分鐘的搶救,嬰兒的呼吸漸漸順暢起來,喘氣沒有那么嚴重了??粗⒆右驗椴皇娣煌?摁[,可能會加重缺氧,蘇珊立即從媽媽手中接過孩子,稍微豎起來以便孩子順暢呼吸,并且輕輕地安撫孩子的情緒。慢慢地,孩子停止了哭鬧,呼吸也漸漸平穩起來,臉色也恢復了正常。

  當天,蘇珊一直坐在嬰兒身邊守護,并告訴孩子媽媽應該如何給孩子吸氧,氧氣容量也足夠支撐到南昌。下車前,蘇珊特地跑到孩子的車廂,看著孩子依然平穩的呼吸,她才放心地下車。3個小時后,列車抵達南昌,120救護車隨即將嬰兒送到了江西省兒童醫院。

  “醫者父母心。不管社會上對我們醫護人員有多少誤解,不管我們平時有多少的委屈,但是在生死關頭,在病人需要我們的時候,我想我們湘雅人一定會挺身而出,伸出援手。因為,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下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沖上去,因為我是湘雅人?!碧K珊說。

來源:湖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