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江
“護鳥衛士”堅守沉湖濕地15載 扎根一線專注守湖護鳥
敬業奉獻
湖北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馮江,男,1982年1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程師。他大學畢業后參加“三支一扶”計劃來到沉湖地區工作,從事濕地保護和科研監測,一干就是15年。他是保護區認識鳥類和植物最多的人,也是沉湖濕地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后發現鳥類新紀錄最多的人;他練就“聽音辨鳥”本領,成為沉湖濕地“行走的鳥類圖鑒”;他跑遍保護區內的所有鄉鎮、村組和單位,是保護區的“活地圖”。馮江曾獲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先進工作者、荊楚楷模、湖北省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工作優秀個人等榮譽。

  扎根一線專注守湖護鳥

  沉湖濕地位于武漢市蔡甸區西南部,保存有完整的湖泊泛水沼澤濕地生態系統,棲息著14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被生態學專家譽為“濕地水禽遺傳基因保存庫”。同時,這里也是血吸蟲疫區、革命老區。2008年,馮江大學畢業后參加“三支一扶”來到這里,成為第一個入駐消泗鄉羅漢監測站的人。監測站是一棟新建的兩層小樓,沒有電視,沒有網絡,經常停水停電。馮江克服交通、生活不便等諸多困難,開啟他的濕地保護之路。馮江白天騎著車四處巡湖,夜晚自學鳥類學、植物學、濕地等相關知識。2013年至2016年,連續四個秋冬,馮江每天都跟隨森林巡警凌晨3時開始巡湖。保護區內崎嶇難行,夜晚看不清路,他曾連人帶車栽進魚塘。他長期在野外工作,經常風餐露宿導致腸胃落下毛病,一吃油膩冰冷的東西就會拉肚子。

  助力入選國際重要濕地

  對工作的熱愛,對業務的鉆研,讓馮江對當地棲息鳥類從“鳥盲”到了“聽聲辨鳥”甚至“為鳥癡狂”的程度。他積攢數萬張候鳥圖,被同事們稱為“鳥類百科全書”。自馮江駐守羅漢監測站后,沉湖濕地開始有了系統的候鳥數據監測記錄。在蔡甸區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黃愛民看來,沉湖濕地能在2013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馮江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馮江多年來的監測,沉湖濕地的鳥種數量從2008年的153種增加到2013年的169種,他掌握了大量沉湖濕地滿足國際重要濕地的重要數據。他參與國際重要濕地申報工作,由他負責編寫的申報材料充分證明沉湖濕地作為國際重要濕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武漢由此獲得申報“國際濕地城市”的敲門磚。

  修復沉湖濕地生態系統

  2019年,為修復沉湖濕地生態系統,需要對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內的生產經營活動全部實行有償有序退出,事涉410戶農戶和公司。馮江和同事們針對歷史遺留問題,逐一核查,與相關人員和部門協商確定措施,制定方案,逐步解決。他們一家家走訪,給村民普及濕地保護知識。最開始村民們對他們不搭理,但他們并不灰心,一次次上門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濕地要保護好”逐漸在村民中形成共識。最終推動沉湖濕地退養還湖(濕)這個多年沒有解決的問題順利解決,取締7.8萬畝區域內的種植、養殖生產經營活動,拆除“三網(圍網、網箱、攔網)”3.2萬畝、看護房等人工設施410處約3.2萬平方米。

  保護生態是為民族計、為子孫謀的偉大事業,馮江的工作很難說是輝煌壯麗的,但所有輝煌壯麗的事業都離不開投身其中的人堅定的選擇、堅持的付出。在馮江和同事們的努力下,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正成為展示中國生態治理、濕地保護修復的樣板。(責任編輯:劉朝靈 王佩璽)

來源:湖北省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