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華
環衛工堅守一線21年 堅持革新累計節約150多萬元
敬業奉獻
河南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
W020230516597792281557.jpg
人物故事:

  陳松華,男,1966年10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漯河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中轉站運行部維修班班長。自2002年參加環衛工作以來,陳松華始終堅持“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維修垃圾轉運設備2萬多臺次,先后穿爛工作服100多件,戴壞手套1萬多副。同時,他還刻苦鉆研專業技術,實施轉運設備方面發明和技術革新30余項,累計節約經費150余萬元,為城市綜合管理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堅守維修一線21年 緣于對環衛工作的癡愛

  2002年,當時還是鄉村電工的陳松華被招聘到漯河市環衛處(現為漯河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不久就成為市環衛處的電工和電焊工。當時,漯河市每天要處理垃圾500多噸,如此大的運轉量,中轉站的機器設備及清運車輛隨時都可能發生故障,陳松華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故障一線。“晚上9點左右,我試著給陳師傅打個電話,原本想讓他第二天早點來修,沒想到掛電話不久,他就開著工具車到了現場?!?019年一個深冬的晚上,嵩山路中轉站垃圾樓中門出現故障,這可把管理員急壞了,想盡了方法也關不上,無奈之下,只好向陳松華求助。接到電話后,陳松華立即趕到現場開展緊急搶修。他手拿電筆一點一點的量取,逐個部位排查,情急之下手套也沒戴。不知不覺過去了4個多小時,當找到故障并維修好后,他裸露的雙手已凍成了紅腫的“蘿卜”。

  管道疏通是陳松華工作的常態。2018年6月的一天,他在建設路垃圾中轉站巡查時發現中轉站里污水要溢出池子。他二話沒說打開儲污池井蓋,就要下到儲污池里,池內嚴重缺氧還會有毒氣,管理員急忙拉著他說;“陳師傅小心點呀!”“我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刻我得先上?!标愃扇A說著,就掀開污水池蓋子,在短暫通風后,他系上安全帶,深吸一口氣下到井底。4米多深的池子又熱又臭,氣味令人窒息,陳松華適應了一下井中的情況,立即進行排查,不一會兒就喘不過氣來,于是趕快爬出井口,緩緩勁后又下去了。就這樣爬上爬下,一連工作了2個多小時,終于打通了沉淀池和污水池間的連接部位,疏通了管道。上到地面時,感覺小腿有點痛,低頭一看,右小腿不知什么時候被鐵絲劃了一道口子,鮮血正順著小腿往下流。他用清水簡單沖洗一下,噴了點酒精,就急匆匆往下一個站點去了。在場的群眾都被他的行為所感動,紛紛稱贊他是當代的“時傳祥”。21年來,陳松華奔波在全市各個垃圾中轉站點,經常是滿臉汗水、渾身油泥,衣服如泥塘里撈出來,又濕又臭,家人勸他不要這么拼,他總說:“為了城市的清潔,值得!”

  小發明節約150余萬元 把公事當家事精打細算

  21年來,陳松華始終秉持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憑借著一股拼勁兒和韌勁兒,一次次讓清運設備“起死回生”。在高空維修作業中,維修行吊更換減速箱和電機,有時需要六七人才能把電機拉到上面,行吊上面空間小、離地面有6米的高度,而且還要在上面抬著200多斤重的設備,不但組裝非常困難,而且非常危險。“必須想法解決這個難題?!?015年,不肯服輸的陳松華決定自己動手解決這個問題。他不顧蚊蟲的叮咬,餓了啃一口剩饅頭,困了用冷水沖把臉,熬了3個通宵,在一次次的失敗之后,他終于攻克了難關,做成了一個輕便靈活的電動吊件,既省力又安全,身邊的工人師傅都贊嘆:“還是這個家伙兒方便!”2018年7月份,一個中轉站的液壓油缸發生故障,有的廠家說干不了,有的廠家嫌維修太麻煩,要換新的,張口就要4萬元。陳松華得知情況后主動請纓,帶領同事連續奮戰了4天半,硬是維修好了設備。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來,他的小發明、小革新有30多項,累計為單位節省維修費150余萬元。

  除了在工作上兢兢業業,陳松華還特別注重發揮傳幫帶作用,時常把自己幾十年的工作心得毫無保留地向年輕人傳授,精心指導他們工作。在陳松華的帶動下,維修班團結一心,工作認真負責,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陳松華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維修設備5臺(件)以上。為了人民群眾能有更加清潔美麗的生活環境,他永遠沖鋒在垃圾轉運設備維修的第一線。(責任編輯:劉朝靈 趙若昊)

來源:河南省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