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錦哲
古稀老黨員奔走在紅色教育一線 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血脈
敬業奉獻
吉林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
個人簡介.txt
人物故事:

  崔錦哲,男,朝鮮族,1949年12月生,中共黨員,吉林省汪清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崔錦哲雖年過古稀,卻余熱不減。他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常年深入汪清縣各個鄉鎮,走訪革命烈士遺址,為英烈樹碑立傳;他無數次地來到各個學校和教育基地,在學生和參觀者中講述抗戰故事,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血脈。崔錦哲曾榮獲吉林省道德模范、“吉林好人”等榮譽。

  感黨恩 書寫三十萬字填補史料空白

  崔錦哲出生在一個朝鮮族農民家庭,從小熱愛學習,品學兼優。但因家境貧寒,面臨輟學。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他得到了免費上學的機會。1985年,崔錦哲來到汪清縣委黨史辦工作。慢慢地,崔錦哲發現,汪清縣的黨史都是碎片式的資料,他找遍整個黨史辦,居然沒有一份關于汪清黨史的完整資料。出于對黨的感恩和對工作的執著,崔錦哲下定決心要為汪清留下一份完整的史料。于是,他虛心學習,不懂就問,將碎片化的歷史整理成冊,反復修改、整理,完成了《黨史資料第一輯》的編撰工作。之后,崔錦哲又走遍了汪清縣各地征集黨組織資料。在他的努力下,又先后完成了《中國共產黨汪清組織史資料》《汪清縣政軍統群資料》《汪清縣大事記》《汪清黨史資料》等資料的匯編,共30余萬字。

  跟黨走 行五萬里路樹碑建基地

  2005年,崔錦哲主動請纓,為抗戰烈士樹碑立傳。之后在縣關工委工作的十余年,他與同事一同尋訪全國10多個省市,踏遍全縣177處抗戰遺址遺跡和烈士犧牲地,尋找汪清抗戰烈士的事跡和足跡。為了立碑出謀劃策,東奔西跑籌措資金。更有時,為了節省交通費,崔錦哲和一群老同志一起坐過路的鏟車,沙塵撲面,一路下來滿臉滿身全是灰。十多年來,崔錦哲團隊完成了109座抗戰英烈和重大歷史事件遺址紀念碑的建設工作,完成了小汪清抗日游擊根據地、童長榮烈士陵園、金相和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工作。他走過的路大概有五萬里,看著腳上又磨破了的第32雙鞋,他驕傲地說:“樹碑建基地,就是我心中的長征,我也算走過了長征路?!?/span>

  頌黨情 義務立傳十余本宣講兩千余次

  樹碑更要立傳。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汪清抗戰歷史,感恩革命英烈,激勵后人奮發報國。為此,崔錦哲常年深入鄉鎮實地踏查,不分寒暑,四處走訪知情人,到各地查閱歷史文獻,不放過每一個線索,堅持為革命英烈立傳。他先后為汪清縣抗日游擊隊大隊長梁成龍、汪清縣委第一任書記金勛等10多位烈士的撰寫傳記,為后人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工作之余,崔錦哲還堅持深入學校開展愛國主義、國防、民族團結等教育宣講,在抗日游擊根據地及各大陵園展館為青少年講述紅色故事,還接待省內外參觀團體,累計義務宣講2000余次、受眾人群達4萬余人次。聽過他宣講的人,無不印象深刻,因為他能非常詳實地講述汪清抗日斗爭中涌現出的每一位著名烈士的感人事跡、每一場重要戰斗過程、每一件主要歷史事件的始末,堪稱汪清縣紅色教育的“活地圖”。

  已經74歲的崔錦哲仍然馬不停蹄,奔走在摯愛的紅色教育之路上。(責任編輯:周勝武 柳青)

  

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