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登文
“天梯信使”堅守大山33年 為村民投遞幸福和真情
敬業奉獻
湖南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杜登文,男,土家族,1966年9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分公司壺瓶山支局投遞員。爬天梯、走吊橋,蹬險路,33年來,杜登文靠兩條腿行走郵路14.5萬公里,踏破鞋子110余雙,挑斷扁擔100余條,投送郵件46萬多件,報刊52萬多份,他從未遲到、請假,沒有延誤過一封郵件,沒有收到一起投訴。杜登文曾獲“湖南好人”、湖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

  33年攀爬天梯不言棄

  1990年參加工作后,杜登文一直負責常德市石門縣壺瓶山步班郵路中嶺投遞段,這也是當地最難走的一條路。整個投遞段全長180公里,有50公里需要步行,有“天梯郵路”之稱。杜登文當時只能背著郵包步行投遞郵件,周一從壺瓶山支局出發,周五返回支局,一路上風餐露宿。水桶寨天梯是這段郵路的必經之路。所謂天梯就是在懸崖峭壁之間,連接兩座山的一截只有24步的木梯,周邊是峽谷峭壁,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水桶寨上的老人們因不敢走木梯從沒有下過山,當老人們想給遠方的兒女寄點土特產,在外務工的兒女們給父母寄點衣服鞋帽,杜登文總是翻山越嶺、不辭辛苦地送出去,接進來。他每月至少要4次背負50斤以上的郵袋在天梯往返,受傷成了家常便飯。33年來,奔波在這條鄉村郵路上,杜登文沒請過一天假,也沒有延誤過一封郵件。

  將愛心和知識散播在大山

  過去,大山里信息閉塞,電視、廣播信號差,報刊和信件是村民們了解外界最重要的渠道,郵遞員也就成了大山與外界聯系的橋梁。杜登文有意識地將報刊上刊登的科技成果介紹給沿線農民,并利用村廣播向各家各戶宣傳。在杜登文的郵包里,放著一本“郵差筆記”,“誰家需要什么,我都記在本上”。郵路上的村子距離壺瓶山鎮有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路程,山區交通的閉塞給村民帶來諸多不便,杜登文便義務當起了“代購”。不僅如此,杜登文還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幫扶山里的困難戶,把愛心撒滿郵路。壺瓶山敬老院是壺瓶山鎮唯一一座敬老院,住著38位老人。杜登文每次給敬老院送報刊,都會停留一段時間。除了幫助打掃衛生,還會和老人們拉拉家常、給老人們讀讀報紙。了解到敬老院里的食用油不夠用了,他還自掏腰包購買食用油和大米送給敬老院。

  永做村民“最親的人”

  “做鄉郵員苦,做石門山區的鄉郵員更苦,做壺瓶山的鄉郵員苦上加苦?!泵鎸ζD苦的工作環境和微薄的工資收入,杜登文也曾退縮過。但每當看到鄉親們一張張滿懷期盼的臉,看到他們收到郵件后的滿臉幸福,他就看到了這份工作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的完成,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石門縣村村通了公路。2022年,杜登文負責的郵路由原來的往返50多公里,延長到了135公里。雖然郵路長了,但用郵速度和妥投率卻提高了,杜登文的投遞班期也由原來的一周一班改為一周五班?!肮ぷ饕惶?,我就要按時把快件送到村民手中?!奔儤愕脑捳Z,就如他在山區郵路上的執著堅守。(責任編輯:劉朝靈 羅江)

來源:湖南省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