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香
女村醫扎根基層20年 甘當村民健康“守護神”
敬業奉獻
貴州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羅海香,女,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云霧鎮擺谷村村醫。

  從小目睹村民因交通不便、生產生活條件差、就醫沒有保障的現實情況,羅海香立志成為一名醫生。1998年,已經在企業衛生院就職的羅海香,毅然辭去工作,申請回到家鄉開辦衛生室。作為16個村寨唯一的醫生,除了為村民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之外,還為孕婦、老人、生活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提供專業化服務。無論是為孕婦產檢接生,還是為老人們看診治病,只要群眾有醫療需求,羅海香都會義不容辭背著藥箱上門服務。無論路程多遠,她都會及時到達??紤]到部分村民生活困難,羅海香不僅免收出診費和醫藥費,還堅持定期給困難群眾及孤寡老人送醫送藥。憑著一腔熱血與執著,20余年來,羅海香不分春夏秋冬,走了5萬多公里山路送診,診治了2.4萬余人次的病人,對困難群眾免收5萬余元診療費。

  貴州大山里氣候潮濕,長期生活在這里的人容易得風濕病,加上交通不便,生產生活條件差,村民們有個頭疼腦熱或是摔到了腿,沒有條件去醫院的,就看著老偏方吃點草藥應付了事,村里連個醫生都沒有,這件事在小小的羅海香心中埋下“長大后從醫”的信念。

  從1984年到1994年10年時間里,羅海香靠著堅強的毅力和不放棄的決心,孜孜不倦,出色的完成了醫學學習,并先后到原谷撒公社衛生院工作和鐵廠鄉衛生院實習。不厭其煩的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謹慎細致而有耐心的完成每一項工作。從在旁觀看學習醫生前輩操作,到給醫生前輩“打下手”,再到自己能獨立幫助群眾治療,羅海香穩扎穩打、循序漸進,展現出了極強的穩定、冷靜、靈活應變能力。1995年,她繼續到黔南衛校進修學習3年。1998年,學成返鄉,羅海香繼續在鐵廠衛生院工作。

  1998年平凡的一天,一對老夫妻的到來改變了羅海香的命運軌跡。擺谷村山寨組的老夫妻羅朝淵、雷文芝因為風濕嚴重,自己敷草藥已經無濟于事,不得不到當時的鄉醫院進行治療,正好是羅海香接診。當天下著雨,兩位老人一身沾滿了泥,衣服也濕了。羅海香詢問下,才知道兩位老人從早上8點就出發,一路走走停停,下午2點才到衛生院,午飯就在路邊休息,吃點干糧填肚子,從山寨到衛生院,足足有11公里。等到治療完畢,兩位老人又互相攙扶著,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家趕。羅海香看著兩位老人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如果,村里面有個衛生室就好了?!?/p>

  為了老人們不再為打一針而走上幾個小時的路,為了村民們不再因路途遙遠而耽誤看病,經過慎重考慮,羅海香下決心,毅然決然申請回到擺谷村開辦衛生室。

  說是衛生室,不如說是羅海香個人醫療工作室,因為醫生就她一個人。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醫療條件也很艱苦,但是能為群眾服務,為群眾解決力所能及的醫療問題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孕婦生孩子要找她接生,孩童發高燒要找她降溫,出行不便的老人需要檢查,她背著藥箱把自己送上門,羅海香成了“全能”醫生。

  1999年的一天,擺佐組有位老人慢性支氣管炎并哮喘病急性發作,急需治療。已經懷孕8個月的她,顧不得其他,急忙背著藥箱上門為老人治病,等老人的病情好轉,已經夜深。在回家的路上,隨身所帶的手電筒突然壞了。望著伸手不見五指的茫茫夜空,她的心里是緊張和害怕,六神無主?;琶χ?,她跌下兩米多高的路坎,迷迷糊糊中她慢慢憑著記憶摸回家,回家后發生了大流血,家人急忙把她送到醫院搶救。

  由于山高路遠、道路崎嶇,耽擱了最佳治療時間。羅海香在剖腹產過程中出血不止,血壓下降厲害,生命垂危。為了保住生命做了子宮切除手術,孩子出生3天后也夭折了。殘酷的現實給她的打擊太大了,當時她連死的心都有了。丈夫安慰她說,“給女兒辦獨生子女證吧,咱們有一個姑娘就夠了?!彼亓鳒I,她知道丈夫一樣的難過,不好受。

  羅海香的丈夫陳興義是一位退伍軍人,從部隊復員后進了縣城一家煙廠做保安。她知道這是他很鐘愛的職業,因為他在部隊上幾年摸爬滾打的錘煉有了用武之地。自從羅海香跌下高坎大流血后,陳興義便下決心辭去了廠里的工作,回鄉務農。他說他要一輩子守候在她身邊,要讓她不再受到任何傷害,還要輔佐她成就一名優秀的鄉村醫生。

  “羅醫生,我家崽又發燒了,趕緊幫忙降降溫”“我爸暈倒了,您幫忙看看吧”“謝謝醫生,今天要是沒有你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這個是自己種的南瓜,可甜了,羅醫生你拿一個回去吃”……群眾一雙雙渴望得到醫藥解除痛苦的眼神,一碗碗端給她解渴的清涼之水,一聲聲感謝,以及家人無條件的支持,都宛如一滴滴楊枝甘露,沁潤著她的心田,支撐著她把自己從巨大的悲痛中脫離出來,再次專心投入到醫療事業中。

  從那以后,不管是誰家生孩子,只要是她去就一定會堅守到孩子平安出生,有幾次因為勞累過度,在孕婦家接生結束后暈倒在地。盡管這樣,她還是要堅持到孩子出生母子平安,因為她不希望自己的悲劇在村民們的身上重演。

  2010年,擺谷村的公路修通了。為了縮短出診時間,不耽擱給病人看病,她開始學騎摩托車,盡管摔出一身傷,也沒能阻擋她的決心。

  行醫以來,羅海香再也沒有離開過生她養她的擺谷村,她行醫的腳步踏滿了擺谷村的每一個寨子、每一個家庭,家家戶戶都有她的身影,考慮到村民們生活困難,不僅80%的家庭沒有收過一分錢的出診費,每年還為貧困群眾免去幾百元價格不等的醫藥費。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工作中,除了正常的守診外,還堅持定期給困難群眾及孤寡老人送醫送藥,走訪部分慢性病群眾等,羅海香一直堅守在工作一線,為村民們做好醫療服務,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著,應該有那么一點給人想念的東西,要活得有價值”這就是羅海香的人生格言,她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話。在布依山寨里堅守行醫20余載的羅海香說,她是一個從生死邊緣走過來的人,群眾的生命和職業道德才值得她守護一生,做合格、優秀的鄉村醫生是她一生的選擇與追求。

來源:貴州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