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月
奉獻醫壇40年 救治患者70余萬人次
敬業奉獻
河南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張梅月,女,1954年生,中共黨員,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返聘醫生。 

  張梅月退休前是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主任,她是駐馬店市婦產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市科學技術拔尖人才。從醫40余年來,張梅月醫治病患70多萬人次,接生嬰兒8萬余例,主刀婦產科手術數十萬例零事故。她發表國家級、省級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2部,開展新技術、新項目20余項,其中,她主持研究的課題榮獲2004年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第一名)、駐馬店市科技成果獎13項。她的事跡曾被中央電視臺、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日報、大河報、駐馬店日報、天中晚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專題報道。

  在專家門診日,張梅月每天診治病人多達100余例,連續主刀婦產科大手術10多臺,創造了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專家門診接診量和單日手術量的最高記錄,大家都叫她“拼命張醫生”“送子觀音”“驛城林巧稚”。

  張梅月帶領她的團隊開展的婦科腔鏡手術、婦科癌癥手術、產科急危重癥的搶救、治療及手術等多項新手術填補了省、市婦產科界空白。2003年、2014年,她兩次作為全國市級醫院婦產科界代表應邀參加了在智利和意大利召開的首屆和第四屆國際婦產科聯盟會議。她在治療疑難雜癥方面,如婦科腫瘤、不孕癥、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產科急癥等方面有獨到之處,為數萬家庭帶來了新生和幸福。

  隨著張梅月在婦產科領域形成了自己的治療特色,不少單位都向她拋出了橄欖枝。20年前,廣州一家公立醫院以年薪20萬元、汽車一輛、別墅一套竭誠相邀,河南省人民醫院也對她發出了邀請,但均被張梅月婉言謝絕。2016年,張梅月到了退休年齡,省內外的一些醫院紛紛登門要求高薪聘請,也被張梅月婉拒。張梅月說:“黨和醫院培養了我,我要把畢生精力和技能奉獻給駐馬店人民,回報家鄉,為廣大女性的健康保駕護航,永遠做女性患者的知心大姐......

  時至今日,已退休5年的張梅月仍然在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一線工作,為駐馬店市婦幼衛生事業發揮余熱,貢獻力量。

  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當時正在上大學的張梅月第一個踴躍報名參加抗震救災醫療隊。到達現場后余震不斷,面對成千上萬等待救治的傷員,遍地倒塌的廢墟,張梅月沒有退卻,勇敢沖到第一線。發現有人被埋,她用手刨,救出后及時輸氧、輸液、包扎、固定、送醫急救。就這樣,她苦干了49天,為抗震救災獻出了一份力量。

  醫者仁心,張梅月經常對貧困患者施以援助之手。1984年,一名確山縣宮外孕職姓患者來到醫院時病情危重,需要急診手術輸血,但是所帶費用不夠。正在值班的張梅月了解情況后,立即返回家中取出現金500元交給病人,病人手術后轉危為安。后來,病人和張梅月成為好朋友,常年走動。1989年起至今,張梅月連續30多年資助一位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李某,也是她40年前的一位病人。張梅月每年都資助李某2000—5000元,逢年過節還帶著禮金前去看望,直到老人20216月初去世。2002年冬季,科室收住了一位泌陽孕8月余的5胞胎孕婦,張梅月精心制定了預案。入院第3天孕婦突然出現緊急情況,她帶領團隊為孕婦做了剖宮產手術,母子6人平安,創造了我省五胞胎早產、低體重兒全部成活的新記錄,當時在我國實屬罕見。

  張梅月的父母住在外地,由于工作太忙,她不能回去看望父母,只能在電話中問寒問暖。為此,張梅月十分愧疚:“我虧欠家人的太多了!”

  2000年,張梅月的父親突然腦出血。張梅月忙完手頭的工作,急忙趕回去時,父親已永遠閉上了雙眼。這是她今生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2004年夏天,醫院收治了一名大出血產婦,必須立即施行手術。此時,張梅月的妹妹打來電話說母親得了急性胰腺炎,讓她趕回洛陽??墒?,面對生命垂危的產婦,她對妹妹說回不去。妹妹非常生氣:“咱爸去世時,你沒看上一眼,咱媽說不定還會有三長兩短,你就不能盡一點孝心嗎?”張梅月流著淚說:“不是我不孝順,是我不忍心撇下這個危重病人不管啊!”經過兩個小時的緊急搶救,產婦轉危為安。

  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今有“拼命張醫生”為了事業而未能盡孝。張梅月心里清楚,許多病人離不開她,她也離不開病人,自古忠孝難兩全,她相信父母一定會諒解她、支持她。張梅月的內心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回響:“為了遠去的雙親,為了離不開的病人,我會一如既往地在鐘愛的婦幼衛生事業中勤奮耕耘!”

來源:河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