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梅
女研究員殫精竭慮30年 全身心奉獻高原綠化事業
敬業奉獻
青海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張錦梅,女,1965年生,1988年6月參加工作,現任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從事林業工作近30年,為西寧市造林綠化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受到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表彰以及職工群眾的贊譽。曾20次(年)被西寧市林業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被廣大職工群眾稱之為西寧林業戰線上的“女強人”,2014年被西寧市委、市政府評為“西寧市優秀人才”,2016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評為“青海省優秀專家”,2020年推薦為青海省總工會“昆侖英才?青海高原工匠”、“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堅定信念、滿腔熱血

  努力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堅持原則,頭腦清醒,意志堅定,事業心強,能牢牢把握工作重心和奮斗目標,任勞任怨,堅韌不拔,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現了單位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在工作上勇于承擔重擔,干一行愛一行,2013年因工作需要組織上將她調整到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任所長。這對她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更是考驗,能不能搭建好新建單位的平臺、組建好隊伍、能不能將通過項目來帶動林業科技的發展,能否將多年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解決林業發展瓶頸是擺在她面前的一道難題,她本人也深知林業科學研究所工作是一塊不好啃的硬骨頭,人員少、知識分子多,來自不同單位、層面不一、困難多,責任大,可是面對現實她暗下決心,首先要把科研基礎工作搞上去,絕不辜負組織上和同志們的信任,發揮她那雷厲風行,說干就干的潑辣作風。

  林業的發展對科技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的科技含量遠遠不能滿足林業發展的需要等特點,她首先改變以往經營管理理念、盡快調整思路、轉換角度,進入角色。她起早貪黑、跑前跑后,忙規劃、搞設計、寫報告,從一開始就以抓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及時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編制林科所發展規劃,根據發展規劃,確定林科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研究室、實驗室的設置、實驗儀器購置等方案,并進行了認真的咨詢、核實,提出了新的定位,并圍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申報、實施等問題,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經過艱苦努力林科所過去的土臺、建筑垃圾、土路、土渠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敞的硬化道路、縱橫交叉的墊砌水渠、高大明亮的智能溫室和工作環境,由于工作突出,在西寧市林業局目標考核中被確定為先進科級干部,在全局專業技術干部考核中連續三年名列前茅。

  求真務實、攻堅克難

  2015年被評為西寧市林業系統學科帶頭人,工作中認真履行學科帶頭人職責,求真務實,努力鉆研業務。不管是在小橋苗圃、湟水林場還是林科所,始終緊密圍繞制約青海林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先后申報科技項目30余項,其中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項,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6項;審定省級良種14個,國家級良種4個;制定行業標準1項,地方標準10項;登記省級科技成果20項,其中國內領先3項,國內先進3項;榮獲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1項,青海省林業科學技術獎2項,西寧市科學技術進步獎2項,西寧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2項。2020年報批青海省鄉土樹種選育研究示范基地,繼續加大了楊樹良種基地覆蓋率,鄉土樹種丁香、海棠等樹種的推廣率,為進一步品種選育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使楊樹雜交育種成功率從10%提高到70%。

  為有效改善我省目前楊樹品種自然退化嚴重、天然林自交率低、導致造林樹種單一等現狀,積極采取人工有性繁殖手段,開展楊樹雜交試驗,通過雜交產生變異,并且利用變異,選育出新優良無性系投入到生態建設中,為我省荒漠化治理、水源涵養林建設提供了穩定優良的楊樹品種,為我省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科技支撐。

  為豐富我市市花——丁香的種質資源,開展了《丁香屬植物引種栽培和推廣應用研究》等一系列丁香引種、繁育和推廣應用項目和國家丁香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從2013年起利用引種繁育,采用播種、扦插、嫁接、組織培養等手段,掌握了難以繁殖品種技術要點,豐富了我市適生丁香品種資源,目前丁香品種發展到103種,突出了地方樹種特色。

  推廣應用、取得實效

  在西山林場、小橋苗圃、湟水林場、林業科學研究所等單位任職期間,能抓住每個單位的工作重點,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把所在單位的工作做好、做強、做大,多次在西寧市林業局的目標考核中名列前茅。

  長期在生產一線工作,從事林業造林綠化、花卉苗木繁育生產和優良品種的選育推廣等工作,在優化育苗產業結構,打造花卉苗木良種品牌,增強單位整體實力,促進地區苗木花卉產業發展,加速成果轉化,推廣實用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同時注重成果的應用和支撐作用的發揮,將科技與林業生態建設和種苗工程項目結合,使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極大地提升了林場、苗圃內外部環境質量。優化了育苗生產結構,建立了楊樹良種繁育、城鎮綠化大苗培育和花灌木培育三大規模育苗示范基地,育苗生產總規模達到860畝,培育各類花卉苗木品種30余種,年生產各類花卉苗木50余萬株、楊樹種條100余萬根,苗木花卉生產一直以品種全、規模大、質量優等特點享譽全省各地及鄰近省份,成為西寧市主要骨干示范苗圃,先后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質量信得過苗圃”“全國特色種苗基地”等稱號。2012年2月國家林業局批準為第二批國家重點楊樹良種基地,2014年報批市林科所為省級楊樹良種基地,2016年市林科所獲批全國林業科普基地。培育楊樹良種苗木90萬余株,應用于青海省造林12萬余畝,為發掘楊樹優勢資源,增加楊樹優良品種和優良無性系,豐富和擴大我省闊葉樹造林綠化種源做出了貢獻,為我省荒漠化治理、水源涵養林建設提供了穩定優良的楊樹品種,充分開發生物多樣性,豐富造林綠化樹種,為我省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科技支撐,對青海生態環境、荒漠治理、提高青海東部山地的造林效果和林分質量、強化黃河流域護岸林和水源涵養林的功能,做出了一定貢獻。2017年報批為唯一國家林木種植資源庫,并成功申報了丁香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通過采用播種、扦插、嫁接、組培等手段,繁育丁香10萬余株,豐富我市城鄉綠化造林樹種,突出地方樹種特色,讓市花丁香在我市充分發揮“綠化、美化、香化”的作用,極大豐富了我市城鄉綠化造林樹種,突出了地方樹種特色,以此為基礎,成功申報國家級丁香種質資源庫,其中“丁香新品種引種與繁育技術研究”成果獲2018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成果庫優秀成果。

  搭建平臺、培養人才

  重視人才培養和隊伍鍛煉,注重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積極參與省、市專業技術人員及社會相關人才培訓,針對不同培養對象,結合實際,認真準備培訓內容,開展專業講座,為我省林業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先后被市委組織部聘為黨課講師團講師、青海省科協國家級科技思想庫決策咨詢專家、青海西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專家委員會委員。

  自擔任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以來,為搭建林科所科技平臺做出了積極貢獻,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建成林木遺傳實驗室、生理生化實驗室和組培室改造和啟動工作,成立了森林生態研究室、高原花卉研究室、經濟產業研究室,先后申報青海省省級重點林木良種(楊樹)基地、青海省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西寧市林業科學技術研發中心。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柔性引進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領軍人才2名、培養西寧市引才聚才“555”創新團隊,借助“西部之光”派送2名年輕骨干赴北京林業大學學習,為進一步扎實開展林業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在新的形勢下,張錦梅將繼續不忘播綠初心,全力投身于林業生產和生態建設的偉大事業中,竭盡全力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砥礪奮斗。

來源:青海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