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顏
村支書帶領鄉親致富 讓貧窮落后村成為發展示范村
敬業奉獻
陜西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王春顏,男,19664月生,陜西省蒲城縣堯山鎮閆家村黨總支書記。他堅守初心使命、勇于擔當盡責,團結帶領全村干部群眾大力發展金銀花產業,使昔日貧窮落后的閆家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產業發展示范村、鄉風文明先進村,走出了因地制宜強產業、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成功之路。

  赤誠點燃初心,“小念想”變成“大情懷”

  蒲城縣閆家村地處渭北旱腰帶,自然條件差,土地貧瘠,干旱少雨,村民以種植小麥、玉米為生,收入微薄,是典型的貧困村。2010年5月王春顏被查出患有肝硬化腹水,先后在縣級醫院、省級唐都醫院治療,均無起色,隨后病危轉入交大一附院,當年底交大一附院勸其回家靜養。聽說金銀花能治療肝硬化,且收益高,2011年3月,王春顏多方查證后決定在自家地里試種10畝金銀花,短短45天,畝均收入900多元。他的父親每天用花蕾給他泡水喝,半年后復查,發現肝硬化明顯減輕。身體的恢復讓他對生活信心百倍,他把自己種的金銀花送去藥檢,結果顯示綠原酸的含量是國家標準的4倍,說明閆家村屬金銀花優生區。此時,他心里萌發了一個更大的想法,何不在有生之年,把手里的錢拿出來,做大做強全村金銀花產業,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

  堅守初心不悔,做給群眾看、領著群眾干

  為拓寬村干部群眾思想見識,王春顏自費5萬余元組織百名群眾赴山東、河南等地參觀考察,回家后動員老支書、村支委和幾名黨員骨干率先試種66畝,畝均收入一萬多元,收益實在,但群眾仍然不敢行動。為徹底解決群眾后顧之憂,他免費為群眾提供了價值60余萬元的金銀花苗,提供技術指導和免費雇傭勞力,再連續3年自費給群眾每畝每年補貼150元,讓群眾零投資就有收益。

  不僅不要錢,他還倒貼錢,王春顏用真誠打動了群眾的心,從2011年至2019年,閆家村金銀花的種植面積很快達到了3700多畝。輻射帶動全縣種植金銀花50000余畝,全市種植10萬余畝,這不僅僅是種植面積簡單的數字疊加、傳統小農思想的逐步解放,更是基層黨員干部引領力的日漸凝聚。

  咬定青山不放松,下半輩子我就干這一件事

  產業初期,規模小,客商少,銷路成了第一大難題,王春顏便自費雇車將金銀花拉到山東市場出售,回來把錢分給群眾。為解決缺水問題,他想方設法為村上打了6眼深水井。2015年,金銀花產業開始規?;N植,王春顏也當選閆家村黨總支書記。他帶領村干部在“種”上下功夫,擴大種植面積,提升產業規模;在“管”上想辦法,完善產業設施,提高金銀花品質;在“銷”上卯足勁,省內省外跑,線上線下推,村里的金銀花銷售供不應求;在“效”上做文章,研制金銀花茶,開發金銀花礦泉水,打造金銀花海,提升產業附加值。

  金銀花成了致富花。2016年閆家村整村脫貧,2019年全村金銀花種植面積達3700畝,產業年收入2600余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不足4000元增長至21000元。閆家村被授予陜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渭南市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先進單位、市級文明村、蒲城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和蒲城縣五星級村。他個人先后獲得“蒲城好人”“渭南標桿”“陜西好人”榮譽稱號,2021年獲評“陜西省優秀共產黨員”“渭南市勞動模范榮譽”。在閆家村的輻射帶動下,蒲城縣10萬畝金銀花產業基地正在形成,渭北金銀花跨縣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群眾冷暖掛心間,歡笑和淚水都是真情

  他的心很大,滿滿地裝著群眾;他的心又很小,幾乎裝不下自己。一忙起來,他總是顧不上喝水吃飯,累了就把車停在路邊,后座上“倒”一會。父親忌日他忙得沒顧上給老父親燒把紙。幾次因勞累過度,肺部感染復發,咳血不止,他總說“沒事,老毛病?!比欢?,群眾一點一滴的小事他都記在心上。兩戶貧困戶合療費遲遲沒交,他自掏腰包替他們墊付;異地搬遷戶沒錢買家具,他送去沙發和桌椅;村部灶上沒菜了,他開完會就把菜買回來,說“不能讓同志們吃不好”;金銀花地里,誰家該除草了,哪家該噴藥了,他比群眾自己還操心;他先后為村上墊付土地流轉費、園區道路補償款、村容村貌改善費200余萬元,卻不要群眾一分錢,他說,“虧了我一個不要緊,只要全村人都能過上好日子,我就知足了?!?/span>

  王春顏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忘我奮斗、一心為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陜西省渭南市脫貧攻堅一線最耀眼的“頭雁”標桿。 

來源:陜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