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勝
給洋蔥配“新裳”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第一書記”
敬業奉獻
江蘇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李廷勝,男,1963年生,江蘇興化市大營鎮聯鎮村“第一書記”。

  李廷勝2019年來到經濟薄弱村聯鎮村任職,經過廣泛調研,提出“禮盒 網絡”銷售創意。在他的策劃下,村里的特產紅皮洋蔥迅速“走紅”,一年來成功化解村級債務90多萬元,增加村集體收入80多萬元,幫助村民銷售紅皮洋蔥等農產品155噸。2019年,聯鎮村人均收入比2018年增加近1000元。2020年10月,李廷勝榮獲“2020年江蘇省脫貧攻堅獎”脫貧致富獎。

  創品牌,“禮盒+網絡”讓“土疙瘩”變成“金元寶”

  聯鎮村是2019年泰州市確定的經濟薄弱村,債務包袱特別重,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2戶,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洋蔥是聯鎮村的特色產業,全村種植面積2000畝,產量近萬噸。雖然洋蔥品質較好,但因“大路貨”的銷售模式,“豐產不豐收”現象常有發生,老百姓和村集體賺不到錢。為破解這一難題,到村任職后,他詳細調研,最終決定給洋蔥配“新裳”,走品牌路線。經廣泛調研,李廷勝生出“禮盒 網絡”的銷售創意,在他的策劃推動下,村里的“南寺橋”牌二皮紅皮洋蔥迅速走向全國,比常規銷售增收數十萬元。隨后,李廷勝又牽頭銷售“南寺橋洋蔥大米”,到村以來已銷售90噸,為村集體創收近60萬元;銷售興化特產龍香芋,獲得利潤30多萬元;銷售洋蔥深加工產品洋蔥醬、洋蔥脆3萬盒,創收150萬元。

  謀長遠,“項目+基地”蓄積致富增收新動能

  李廷勝常年在農村開展供電服務,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到村工作后很快找到了經濟發展切入點、扶貧工作重點?!盎疖嚳觳豢?,全靠車頭帶”,他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村班子軟弱渙散問題,沉下身子團結帶領支部一班人統一思想,創新開展供電扶貧黨組織與村黨支部結對共建。通過組織開展系列結對活動,樹立黨員為民情懷,開拓黨員骨干視野,更新發展理念,活躍脫貧攻堅思維,為村級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智慧。李廷勝進高校、下地塊,為村級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身體力行,凝聚起全村發展優質農產品產業脫貧致富的決心和鄉村振興的勇氣?!暗谝粫洝边M村當年就摘掉了經濟薄弱村的帽子。

  李廷勝把推廣洋蔥種植列入脫貧攻堅項目。為解決洋蔥儲存難問題,興建了一座集儲存、銷售于一體的洋蔥交易市場,延伸產業鏈,實現反季節銷售。在供電部門的支持下,投資350萬元建成2座可儲存2300噸洋蔥的保鮮庫,帶動周邊村民增收320萬元,增加村級經營收入37萬元。2020年,全村9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聯鎮村的“蔥稻水旱輪作”模式,吸引了周邊鄉鎮農戶紛紛種植,帶動紅皮洋蔥種植規模。經過李廷勝的鼓與呼,興化市在大營鎮以聯鎮村為中心規劃出1萬畝洋蔥產業園,建有核心區、發展區交易市場、全程機械化作業試驗區等,聯鎮村成為全市洋蔥產業發展的“先行者”“領跑者”。

  強腦力,“黨建+技術”培植帶不走的鄉土人才

  抓好黨建是“第一書記”的第一責任。到任后李廷勝通過上爭資金,建成一座總投資80多萬元、面積300多平方米的黨群服務工作站,徹底解決了聯鎮村黨員活動無場所、干部辦公無條件、群眾訴求無去處的“三無”現象。配齊了便民中心、多功能會議室、辦公室、黨群活動室等功能室,搭建起理論宣講、教育培訓、科技科普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今年,結合“四史”學習教育活動,聯鎮村建立了黨員教育基地。突出黨建引領,強化黨管人才,持續發力青年黨員后備干部和青年骨干培養,以黨建促成長、促發展。

  李廷勝把技術扶貧作為方向,積極推動“科技 產業”協同發展。他加強與農業科技院校的聯系,多次邀請南京農業大學專家到村進行科技調研、技術指導。充分挖掘本地鄉土人才,做好鄉土人才的政治引領和吸納工作,引導鄉土人才中的黨員,胸懷大志、堅定信仰,善作為勇擔當,不斷提升鄉土人才推動產業發展能力。組織開展電子商務、洋蔥種植等專題培訓班,先后培訓近600人次,參訓人員均掌握一兩項就業技能。

  在“洋蔥書記”李廷勝的引領下,聯鎮村的紅皮洋蔥越來越“紅”。中央電視臺一套、十三套,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國電力報、學習強國平臺、交匯點新聞等媒體,先后報道了他發展洋蔥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創新實踐。他的扶貧模式受到江蘇省電力公司的肯定,泰州市市長朱立凡大會表揚。2020年10月榮獲“2020年江蘇省脫貧攻堅獎”脫貧致富獎。2020年12月入選“江蘇好人榜”。2021年2月被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表彰為服務脫貧攻堅突出貢獻個人。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