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財
退役軍人行醫30余年 服務基層不收分文出診費
敬業奉獻
江蘇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王孝財,男,1957年生,南京市江寧區湖山村衛生服務室原站長。

  從1981年底退伍后,王孝財一直堅守在鄉村醫生崗位上,常年走村串戶為患者解除病痛,平均每天出診5次,一天下來要跑20多里路。他沒有編制、工資收入低微,但從沒收過鄉親一分錢出診費。只要群眾需要,不管刮風下雨還是半夜三更,他總是毫無怨言及時出診。2017年退休后,他被返聘回崗位繼續為民服務。2019年他被診斷患有胃癌,手術后堅持帶病工作,直到2021年元月病逝。

  他在鄉間小道“跑了地球三四圈”

  南京紫東,湯山腳下,上法汛村一派安寧祥和。每天一早,63歲的鄉村醫生王孝財就挎著小藥箱,開始走村串戶。到村里的慢性病老年患者家里咨詢病情,檢查身體,送上藥劑……自從退伍回鄉走上鄉村醫生的崗位以來,王孝財常年奔走在鄉間小道,為這里的父老鄉親服務了整整39年。

  “平時小病肯定是找他,像我媽行動不便,叫他(王孝財)在醫務室帶個藥,或者上門看看打個針之類的,都很方便,人很好,很平易近人!”村里小店老板王孝龍說。在村里,一提起這位“老兵村醫”,大家贊不絕口。

  1977年,王孝財參軍來到原南京軍區陸軍第一師某團,新兵下連后,被選派參加了衛生員集訓,從此與醫療工作結緣。服役4年后,他帶著在部隊學到的醫療技術,退伍回到老家湖山村。這里四面環山,遠離城鎮,早年交通還很不方便,村民們看病治病難??吹酱謇锏尼t療站缺少村醫,24歲的王孝財放棄了進城找工作的打算,留在村里當了一名“赤腳醫生”。

  在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無數像王孝財這樣的“赤腳醫生”憑著簡陋的醫療設施和為人民服務的熱情,擔負起了大多數農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工作,直到今天,“千家萬戶留腳印,藥箱伴著泥土香”,仍然是那個時代的農民對“赤腳醫生”最溫馨的回憶。1982年初,才脫下軍裝不久的王孝財又穿上了白大褂,他感覺仿佛又上了新的戰場。從此無論刮風下雨,還是三更半夜,只要村民需要,他隨叫隨到,哪怕是出診歸來途中遇到野狼追蹤。

  王孝財說:“風雨雷電我都不怕,就是有一次,到一個村出診,給一個老太太掛水,歲數大了不能滴快,滴快有生命危險,一直滴到兩點鐘我回家了,發現后面什么東西響,回頭一看發現一匹狼,把我嚇死了?!?/p>

  從最早的騎自行車、摩托車到后來的電動車,有人算過,王孝財平均每天出診5次,一天下來要跑20多里路,30多年下來,相當于繞地球三四圈!

  他從沒收過鄉親們一分錢出診費

  由于村醫沒有編制,身份還是農民,工資收入較低,從最初的每月二十多元到后來的二三百元,直到2007年收歸醫院管理后,王孝財的每月工資才到四千多元。按照規定,出診看病可收取10到20元的出診費,雖然王孝財家中的經濟負擔比較重,但他這么多年卻從沒收過鄉親們一分錢的出診費。

  王孝財說:“我自家的困難都能克服,平時靠省吃儉用來維持家庭生活,那時候香煙都不敢抽,以前一天兩三包,后來就控制抽的少了,我們三年不會買一件新衣服。我自己家這么困難,想老百姓更困難。出診就是跑個腿,我何必收那個錢呢?”

  為了讓家庭多一份收入,妻子選擇了去砂石廠做體力活。曾經有人勸王孝財換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有一年村里“兩委”選舉,王孝財票數排名靠前,是村主任的重要人選。但考慮到醫療站就他一個醫生,于是,他主動退出了競選。王孝財說:“我當了村干部,就沒有人為大家看病了,還是繼續干老本行,當好一名村醫?!?/p>

  不管待遇高低,王孝財始終在村醫的崗位上永葆軍人本色,像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鄉親們的生命健康。一天深夜,他在一位村民家輸液,第一瓶掛到一半時,妻子打來電話說兒子肚子疼,讓他趕緊回去。雖然他也很擔心兒子的病情,但看看眼前正在輸液的病人,他還是不忍離去,直到輸完兩瓶藥水才返回。沒想到,兒子的腹痛竟是急性闌尾炎,由于耽誤了時間,已經闌尾穿孔,腹腔感染,差點送命。后來雖然經過手術轉危為安,但這件事讓王孝財心里十分歉疚?!靶睦锓浅V?,但我這邊也走不掉,作為一名醫生,病床前面就是我的火線,我的戰場?!?/p>

  他為2000多村民建起健康檔案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基層醫療設施不斷完善,村里的鄉親享有了更好的醫療服務。作為與村民簽約的“家庭醫生”,王孝財在看病治病的同時,為2000多位鄉親建起了基礎健康檔案,村里每個人的健康情況,都記在他的心上。此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再加工,形成了一套“一看就明、一聽就懂”的“三農健康知識順口溜”,迅速傳遍十里八鄉。

  在助手王彩鳳心中,這位年過六旬的退伍老兵,就是為民服務的榜樣?!八慌鲁钥?、勤勤懇懇、平易近人,對老百姓更好,只要人家找他都會上門,不論多長時間,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找他從來沒有架子?!蓖醪束P說,從青絲到白發,這些年王孝財為鄉親們默默的付出,大家心里明白,和他共事的人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湖山村村委會副主任杜智兵說,雖然有的村子拆遷了,老百姓已經住在集鎮上了,但是還有很多老百姓坐村村通公交車到醫療站來找他看病、找他拿藥?!八砩嫌幸环N軍人本色,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換得老百姓的有口皆碑?!?/p>

  2017年,已滿退休年限的王孝財,看到醫療服務站缺人手,又選擇返聘留在這里。雖然已到花甲之年,但他依舊懷揣戰士的那份火熱激情,每日為村民的健康而忙碌。2018年11月,他被確診為胃癌后,由于當時衛生工作正忙,直到5個月后癥狀加劇,他才去住院化療治療?;煔w來,王孝財收起了病號服,又披上了白大褂,直到戰斗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自從他生病了以后,很多老年人去那邊拿藥或者是看病,看不見他,就會跑來跟我們講,王孝財去哪了?王醫生去哪了?”村醫療服務站的網格員王守月說,在他離開期間,深刻感受到了“王醫生”在村民心中的分量。39年堅守,他用生命鐫刻“為人民服務”,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