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鈞
刑警奮戰一線近20年 屢撥迷霧破奇案
敬業奉獻
廣東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做刑偵技術一定要有情懷,對DNA工作要充滿感情,尤其是對我們干技術的,現場環境復雜、又臟又累,一般人很難承受,如果沒有一份情懷,很難堅持下去?!痹趶V東省公安廳刑事技術中心粵西(湛江)分中心的DNA數據分析室,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大隊大隊長林大鈞道出他扎根技術崗20載的特殊情懷,“用自己的技術破了案,還死者公道、還社會公義,對我的工作就是一種肯定,這種成就感,值!”

  奮戰在刑技一線近20年,林大鈞常年奔波在一塵不染的實驗室和雜亂不堪的案發現場之間,共完成案件檢驗超過4310宗,檢驗檢材超過1.6萬份,通過DNA技術,在1272宗案件中認定了犯罪嫌疑人,為一大批案件的偵破及訴訟,提供了重要線索和證據。林大鈞申報的硅珠試劑盒成功申報了公安部2019年科技計劃創新項目,完成2020公安部“雙十計劃”成果推廣項目1項,今年又申報2021公安部“雙十計劃”攻關項目1項,另外,成功申請2項國家專利,還有2項正在申報中,將科研創新和實際工作結合,解決現場勘查和檢驗鑒定難題,服務偵查破案。因成績突出、屢次立功,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公安部“全國公安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被評為廣東省刑事技術特長專家。

  撥迷霧破奇案 還蒼生以公道

  2002年,從汕頭大學應用生物化學專業畢業的林大鈞,懷揣著對警察職業的熱愛,成為湛江市公安局刑事技術大隊一名民警。

  當時,市公安局正在籌建DNA實驗室,專業出身的林大鈞被賦予重任,他不辱使命,從方案設計、設備購置、儀器調試到最終建成投入使用,讓實驗室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在DNA實驗室建成之前,刑技人員在現場提取的生物檢材,要送到省廳檢驗,影響辦案進度,尤其在偵破大要案過程中急需DNA技術的支撐,更讓林大鈞篤定了建成高標準DNA實驗室的決心。

  “金色盾牌,熱血鑄就,危難之時顯身手?!弊鳛橐幻淌录夹g人員,林大鈞遇到疑難案件,有股迎難而上的精神,每一案件現場的技術檢驗,都將重擔扛在自己肩上,日夜奮戰在實驗室,不到破案誓不罷休。

  幾年前的一個夜晚,林大鈞接到一起三尸命案,遇害的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和她的兩個孩子,為了毀尸滅跡,兇手作案后焚燒了現場,很多重要物證受到破壞,案件偵查一度陷入僵局。

  勘查完現場回到實驗室,案發現場的凄慘畫面,仍不斷在林大鈞的腦海里閃現。兩個孩子,本來世間還有很多美好等著他們去體驗,在現場卻變成兩具冰冷的尸體!他暗下決心,無論有多困難,一定要把兇手繩之以法,還死者一個公道。于是,他連夜對大量的檢材進行梳理分析,制定細致檢驗方案。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連續的加班,他終于在現場提取到案犯留下的微量DNA,通過比對成功認定犯罪嫌疑人,隨即,民警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經審訊,這起強奸殺人案件終于告破。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勘驗現場和檢驗鑒定,這不僅要有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心,更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術,有些現場和檢材,一旦錯過,就不再有第二次機會了?!绷执筲x說。

  以隊為家,“加班哥”為破案舍小家為大家

  提到加班,林大鈞舉重若輕地笑著說:“加班是常態?!?/p>

  每遇到重大案件,他總是吃住在單位,經常與同事通宵達旦勘查現場,在實驗室徹夜工作更是家常便飯,有時連續一兩個星期也不能回家,每年平均加班超過100天。

  在同事李大云眼里,林大鈞是大隊里名副其實的“加班哥”,現場勘查、提取物證,常常是以隊為家,以吃苦為榮,病了就自已抓點藥吃了接著干,吃住都在單位。

  “我們平時都是愛稱他為‘林大’,亦師亦友,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指引大家向前進?!眲傔M實驗室時,同事李元元不停地向林大鈞請教,連他出差的路上都不放過,他總是耐心指導,讓李元元快速熟悉檢驗技術,在多起命案現場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林大鈞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傾注于工作中,不分晝夜和休息日,難免對家人疏于照顧。他的妻子無奈地調侃他說:“單位才是你的家,事業才是你的老婆?!?/p>

  看到他工作這么拼,同事領導、家人朋友都勸他注意休息,他卻微笑著說:“案件破了,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p>

  林大鈞常要半夜趕赴現場和在實驗室檢驗,常年的加班讓他無暇照顧年邁的父母,身體欠佳的父親叮囑他好好安心工作,林大鈞對此深懷愧疚。在一次出發現場的路上,接到父親離世的電話,他匆匆趕回家,看見老父親一直不愿合上的雙眼,他頓時淚如雨下,父親是想等他回來見最后一面??!

  父親的離去讓林大鈞深深自責,他感到虧欠家里太多太多,沒有時間好好陪伴。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讓他漸漸放下了心理包袱,把對親人的思念埋在心里,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與有榮焉,用自己負重前行換百姓歲月靜好

  今年1月,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為重點內容的“團圓行動”,林大鈞一直非常關注這項工作,他清楚地記得,從2009年至今,他通過DNA技術為4戶家庭找回了被拐的孩子。

  2009年,公安部開展“打拐”專項行動,2016年建成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團圓系統”,湛江市公安局積極開展“團圓行動”,依托數據庫,全力偵破拐賣兒童積案。目前,此項工作正全力推進。

  采訪的間隙,林大鈞給大家觀看了一段視頻。這是2018年央視《等著我》欄目的一期節目,講述的故事是:我市一個農村家庭20多年前因收留陌生人過夜,第二天發現被拐走了3歲大的兒子,父親無心工作郁郁而終,母親堅持尋親不放棄。

  林大鈞接到案件情況后,采集母親DNA錄入系統比對,很快比中了她親生兒子的信息!原來她的兒子還有小時候的記憶,在外出打工時就去公安機關采集DNA入庫。

  用自己的負重前行,換百姓的歲月靜好。成功幫助他人尋回被拐20多年的孩子,這讓林大鈞欣喜不已,他真誠地希望,社會各界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疑似拐賣兒童犯罪案件線索,積極協助查找失蹤被拐的兒童。同時,請失蹤被拐兒童的父母和疑似被拐人員主動到附近的公安機關,接受免費的信息采集以及相關信息補充完善等工作,爭取早日實現家庭團圓。

  林大鈞將科研創新和實際工作結合,解決現場勘查和檢驗鑒定難題,服務偵查破案。他堅持“用心干才能優秀”的理念,勇于創新,發明的硅珠試劑盒成功申報了公安部科技計劃創新項目。他是全省刑事技術特長專家,“林大鈞工作室”被評為全省刑事技術專家工作室。

  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個人嘉獎4次……近日,林大鈞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一個個沉甸甸的榮譽,講述了林大鈞不平凡的從警歷程。如今,他有了新目標:今年內,爭取完成廣東省公安廳刑事技術中心粵西(湛江)分中心新實驗室的兩個全國重點專業實驗室的申報工作。

  “卓越的實驗室是新的征程,為高效高質打擊突出刑事違法犯罪,保障人民群眾合法利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強大技術支撐,為警徽增光,為警旗添彩!”林大鈞信心滿懷地說。

來源:廣東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