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概明
農技員情系田野 戰勝病魔堅持下鄉指導生產
敬業奉獻
湖南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李概明,男,1962年生,湘陰縣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1982年參加工作以來,39年默默奉獻在農業第一線。在農民眼中,他是財神、是朋友、是及時雨;在同事眼中,他是專家、是知己、是孺子牛。特別是2000年以來,他身患癌癥仍癡心不改,堅守田野,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職業道德和最美風采,為湘陰農業跨越式和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戰勝病魔,用工作超越生命

  2000年,李概明下鄉途中因無痛性大血尿入院治療,經湘雅醫院確診為腎癌,切除了左腎;2012年轉移為右腎癌和左腎上腺癌,切除了左腎上腺,右腎由于是孤腎,只能靠進口抗癌藥控制病情;后又并發藥物性肝炎、膽囊炎及膽囊結石等疾病,身體一度十分虛弱,體重劇減了50多斤。由于抗癌藥對身體的摧殘,李概明極易感冒,經常手腳潰爛、腹瀉,但從不把自己當病人看,更加發奮工作。哪里任務重、工作忙,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辦公室,他到的最早,走的最遲,被同事戲稱為“編輯部”,每年經他編輯的各類文字材料不下100萬字;在田野,他身先士卒,帶藥深入鄉村每年不下100天,試驗示范、田間調查、農民培訓、農田疑難問題處置等,一個也沒落下,每次均自覺留下電話給農民,主動提供后續服務。每逢加班,李概明的腹瀉就顯著加重失控,常無知覺拉在了褲里,甚至拉在了床上,但他從不要求組織照顧,總是“悄悄”地防護和處置,對工作“來者不拒”并出色地完成任務。

  2013年7月底,是李概明最艱難的一段日子。由于抗癌用藥加量并發藥物性肝炎后,手腳嚴重潰爛,步履十分艱難,無法到單位上班。此時正值全縣大旱,李概明就在家里辦公,因久座屁股還生了瘡,他硬是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出色地獨自完成了《農作物抗旱技術手冊》編寫等工作。有人問他:“你舍死舍命工作為了啥?”,他總是回答:“這是我的本職工作,應該盡力而為”。

  患病至今,經歷兩次大手術,他一天沒“養”上,超負荷工作了18年。不但從沒休過應有的年休假,還經常利用節假日和晚上拼命加班,就連住院期間都在操心工作。同事李明章在局道德講堂介紹他的事跡時泣不成聲,全局干職工均流下了感動的眼淚?;疾∫詠?,李概明榮獲各類榮譽34次,他的事跡先后在央視7臺《聚焦三農》欄目、《中國農技推廣》、湖南日報、岳陽日報等媒體報道。

  情系田野,用苦干錘煉本領

  農技推廣是一項辛苦事業,沒有對“三農”的熱愛和過硬的專業本領是干不好的。試驗示范是李概明每年的“必修課”,開展田間調查,腳踏污泥濁水,頭頂烈日風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衫罡琶鲄s自始至終無怨無悔愛上了這項工作,一干就是39年。每年均要親自主持完成試驗示范項目3個以上,其中最多的一年達40個,試驗示范小區100余個。時至今日,雖重病體弱,仍未放棄。

  2016年,李概明主持承擔了“中稻-再生稻”、“雜交晚粳稻”、“水稻+龍蝦”,超級稻高產攻關等新技術示范任務。其中,“水稻+蝦”高效種養是一項全新技術,為了讓示范出實效,他不顧身體脆弱和愛人勸阻,謝絕單位關照,固執地一天來回驅車600多公里奔赴湖北潛江考察學習。后又主動要求和參加省級培訓,通過多種途徑查閱大量的技術資料,迅速掌握了養蝦技術。學成后,他精心指導鶴龍湖鎮“水稻+龍蝦”高效種養百畝示范片生產,在遭受水災的情況下,取得了水稻畝產634.8公斤、龍蝦畝產130.7公斤,畝平純收入3617元的好效果。為了迅速推廣技術,他精心制作 “水稻+蝦”PPT課件,對全縣農技人員及各鄉鎮農民開展培訓,還組織有意參加種養發展的農戶在示范基地開展農民田間學校培訓,使之在全縣得到了快速推廣, 2017年全縣推廣“水稻+龍蝦”高效種養面積達10650畝,其中,500畝以上的大戶4戶,100-499畝的大戶達18戶。

  2016年6月底,因低溫影響,本應快收獲的特早熟早稻才剛剛齊穗,社會上刮起了早稻不結實的謠言,不明真相的群眾紛紛刈青搶播晚稻,為幫助農民解惑,李概明奔赴種植面積最大、最偏避的南湖洲鎮田間會診,實地做好村組骨干和農戶的工作,用微信等向全縣干群通報,避免了全縣特早熟早稻大面積刈青損失。

  豐富的實踐練就了他過硬的專業本領,先后在部、省級科技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1篇;在岳陽市優秀學術論文評選中獲獎6篇,在《中國農業信息》、《湖南科技報》等報刊雜志及農技推廣網絡發表科普文章160余篇;2010年晉升為農技推廣研究員,2015年獲岳陽市政府專家特殊津貼,成為了大家公認的優秀專家。

  勇于奉獻,用勤奮打造業績

  農技推廣是農民增產增收賦予的使命,李概明視使命如生命,常年騎摩托奔波于鄉村,忙碌在田野,帶領大家不遺余力地推廣,先后榮獲市級以上農業科技推廣成果獎11項,累計實現農民增收節支達10多億元。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農業生產的頭等大事。2004年,李概明就專注于綠色水稻標準化生產探索與推廣,大量搜集相關標準、技術、管理、工作經驗等,根據湖南省《A級綠色食品水稻種植技術規程》,結合生產實際,牽頭制定了《水稻栽培》(DB430624/T006-2005)——湖南省第一個符合綠色水稻栽培的縣級農業標準。騎摩托跑遍了全縣400多個鄉村,實地挑選了9個鄉鎮中符合條件的村為生產基地。為讓基地農戶盡快掌握生產要領,他精心集成創新優化,制訂了湘陰縣《綠色水稻栽培技術規程》、《綠色水稻栽培農戶使用手冊》、《農戶田間檔案》、技術明白紙等發放給農戶,對基地農戶、農資經銷商、質量監督員等分期分批親自送上“技術大餐”,深入現場指導,解決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牽頭建立了5個5000畝以上核心示范區和24個實行連鎖經營和配送服務的農資專營店,制訂了11項生產基地質量管理制度;對基地產品建立了質量追溯的電子信息檔案,組織訂單收購。通過源頭控制、嚴格農事操作,規范生產溯源等措施,在全省領先實現了水稻生產從普通大米到綠色食品的跨越, 2007年生產基地被國家批準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008年基地面積擴大到31萬余畝,據專家對比測產,平均比非基地畝增產17.3公斤,稻谷單價提高7.4%,年畝增收節支達247元,年增收節支7000多萬元,且帶動康田米業和興隆米業順利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先后榮獲湖南省農業豐收計劃一等獎和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推廣超級雜交稻是糧食高產創建的重要措施,2007年始,李概明就主抓這項工作,制定方案、組織培訓、印發資料,田間調查和試驗示范等均親力親為。2013年3月,大病出院不到一年,他就頂著寒風、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搭乘摩托來回穿梭于東塘鎮萬畝超級稻示范片,走村串戶送種子、送肥料、落實技術措施,事跡在中央7臺專題報道。在他的推廣團隊共同努力下, 2007-2016年10年統計,全縣累計推廣超級稻226萬余畝,增產稻谷24.5萬余噸,實現農民增收4億多元。袁隆平院士等專家先后視察他主辦的示范片并給予充分肯定。2009年榮獲湖南省農業豐收計劃二等獎,在項目助力下,湘陰縣連續10年被評為全國(?。┘Z食生產先進單位(標兵)。

  在主持“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中,李概明精心制定實施方案、編寫技術資料和培訓課件,從建立高質量的科技入戶體系入手,通過建章立制、合同化管理、規范化實施,認真搞好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遴選、培訓與推廣服務,深入農技站、示范戶、示范基地巡回指導等,有效解決了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 2013年湘陰縣被列為全國農技推廣示范縣,在績效考評中,每年均位列省、市前矛。

來源:湖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