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貴
信訪干部不忘初心將全部精力獻給黨的事業 用生命詮釋為民之責
敬業奉獻
山西省
2020年1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在他身上,能感受到對信訪事業的無比熱愛;在他身上,能感受到對群眾的熱心;在他身上,能感受到對同事的愛戴——上訪群眾將他看作是可以信賴的親人,同事稱他為“鋼鐵戰士”“老黃?!薄澳锛胰恕?。

  他,就是陽泉市信訪局三級調研員、局工會主席、市駐京工作組組長張秋貴同志,2020年5月25日,在赴京開展全國“兩會”信訪維穩工作期間,因連續多天超負荷、高強度工作,突發心梗不幸離世,年僅47歲。

  少年時獻身國防,在部隊入黨,在軍隊大熔爐經受培養和鍛煉。退伍回鄉,張秋貴從基層鄉鎮到2006年進入市信訪局,先后任接待科副科長、辦公室主任、副調研員、四級、三級調研員,市信訪局工會主席,市駐京駐省信訪工作組組長等職務。入黨30年來,他將全部精力獻給黨的事業,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了人生華章。

  心懷事業裝著群眾

  6月2日下午,匆匆從北京返回準備參加第二天張秋貴葬禮的市駐京工作組同事王繼平說:“去世的前一天老張才和家人視頻過,只聽老張與女兒簡單交流了幾句,就匆匆掛斷。視頻中,老張當時說過幾天就回去了,回去了再說。近在咫尺的相聚,卻因老張突發心梗,成為了永久的分別?!?/p>

  推動全市信訪形勢持續向好,越級信訪治理連續四年全省排名第一;在黨的十九大、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全國“兩會”等重要時期,圓滿完成了信訪保障任務,整體工作成為全省標桿;積極為“三零”單位創建做貢獻;遇到矛盾,總是本著“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一顆初心……堅守信訪崗位15年來,張秋貴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只要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就沒有辦不了的事”的信念。

  5月24日,正在工作的張秋貴接到了女兒打來的視頻電話。他告訴家人過幾天就回去了,工作忙就不多說了。掛了電話時,王繼平發現,時間才短短十幾秒。女兒不會想到,這是她最后一次給爸爸打電話。

  5月25日中午,張秋貴繼續工作著??粗诸^的事情基本解決,正想歇一下的時候,他突然對王繼平說“不舒服”。張秋貴沒有想到,他永遠地離開了最熱愛的事業。

  5月8日,作為陽泉市駐京工作組組長,張秋貴按照工作安排進京工作。在疫情期間進京開展工作,使原本繁忙的工作更顯得緊張。因為疫情要求,原有的工作流程變得更加細致、要求更加嚴格,張秋貴和市駐京工作組副組長劉興元、同事王繼平等人的日常恨不得“把1個人當做10個人用”。

  高強度的工作、疫情期間的管控,令大家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讓自己的胃舒服一些。劉興元說:“我們有時還能抽空喘口氣,但老張卻沒有時間停一停。為了少上廁所,老張喝水不多;為了給工作再騰出點時間,成天吃泡面;有時過了飯點,他索性繼續工作;忙起來就忘了吃藥,難受了才想起自己是病人……”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著。

  5月17、18日兩天,由于工作突然加重,張秋貴幾乎兩天沒合眼。王繼平記得,兩天中張秋貴曾和他說過:“老王,今兒胃口不好,不想吃飯。你們吃吧,我在床邊靠一靠就好?!碑敃r,每個人手上的活都容不得大家停下來,所以王繼平按照慣例地說了句“你別忘了量血壓、吃降壓藥,好歹喝點我熬的小米粥,別吃那泡面了……”說到這兒,王繼平緊閉雙唇,雙手握成了拳頭在腿上來回摩擦著,目光凝視著地板,輕輕地搖著頭,雙眼濕潤了,一個字也說不來了。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信訪接待窗口每天面對的大多是弱勢群體和有怨氣的群眾。被人誤解、挖苦、諷刺,甚至謾罵的現象時有發生,但張秋貴總是耐心地解疑釋惑、化解心結,用真情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4月14日晚上11點30分左右,值班員、市信訪局督辦科科長王俊杰接到電話,說有開發區某小區居民到市政府上訪。當天帶班的張秋貴一得知此事,扭頭透過辦公室的窗戶看了看外面黑漆漆的天,便快步走出信訪局大廳,在院子里迎接怒氣沖沖的居民們?!拔医袕埱镔F,大伙可以叫我小張,我是信訪局調研員,今晚的帶班領導。外面夜深了,現在又是疫情期間,明天大家還要上班,如果大家信得過我,就請先回家休息,明天派代表前來聽會,盡量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復?!甭牭綇埱镔F真誠的話,有居民說:“謝謝領導為我們著想,真是個好領導?!蹦克途用駛冸x去,已是凌晨2點多,張秋貴立即與相關部門聯系,定下第二天一早共同協商解決。

  如何組織協調會?處理辦法有哪些?整晚,張秋貴輾轉反側。第二天一大早,張秋貴通過市信訪聯席工作會的形式,召集了有關部門負責人研究討論解決問題。會上,參會部門人員對信訪事項意見不統一,眼看著形成了僵局。張秋貴表態,各部門要站在講政治、講政策、講法律、講道理、講感情的高度上幫助來訪群眾解決問題。最終,在張秋貴的努力協調下,工作得到了居民們的認可。

  工作告一段落,時間也過了4月15日的中午1點。身體疲憊的張秋貴如釋重負后才感覺自己的頭暈暈沉沉,想起來又忘了吃降壓藥,才轉身返回辦公室。王俊杰事后回憶起來說:“居民走后,張局臉色十分不好,可他什么都沒說。他就是這么個認真的人,心里啥時候想的都是老百姓。因為他總說,老百姓的事要馬上就辦,辦要辦好?!?/p>

  前幾年,盂縣進京上訪十分突出,張秋貴為了掌握第一手情況,與縣區、鄉鎮的接訪工作人員一起將“辦公室”搬到了一線,有時工作到深夜,有時不顧烈日嚴寒,對上訪人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矛盾化解在了基層、解決在了基層。

  有人說,信訪工作是“天下第一難事”,但張秋貴從來不叫苦、不叫累,始終默默奉獻。15年來,他累計接待群眾逾萬人次,協調解決疑難復雜信訪事項2000余起,群眾的每個訴求都有回音,每件事項都有落實。特別是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無畏無懼、沖鋒在前,多次出色完成任務,為推進陽泉市信訪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2018年張秋貴被評為“全省綜治先進個人”,2019年被推薦為陽泉市“擔當作為方面表現突出的干部”。

  不知疲倦勇于進取

  一頭挑著社會穩定,一頭挑著群眾利益,責任驅使張秋貴不斷創新信訪工作思路。市信訪局駐京接訪科科長竇春霞這樣評價張秋貴:“將每一件具體事情做快做好,把每一個具體細節做實做細,是他的工作準則?!?/p>

  4月,陽泉市以礦區為試點全面開展“信訪代理”工作。張秋貴作為分管領導,先后到礦區蔡洼街道和段南溝社區進行實地調研。為了讓這項工作順利、有序推進,實現讓群眾“最多訪一次”,張秋貴每次與基層社區工作人員交流時,都能提出獨特的見解:“制度設計要接地氣,讓代理員一看就懂,讓群眾一聽就明白”“制度必須體現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竇春霞談起一同與張秋貴工作的場景,仿佛就在昨日。

  為了實踐“源頭預防、前瞻治理、前端化解”的大信訪格局,張秋貴起草了《陽泉市信訪代理制度(試行)》、設計《信訪事項代理登記表》《信訪事項代理授權委托書》《信訪事項代理反饋意見書》……為制度有效運行進行了嚴謹科學的頂層設計??粗种幸粡垙垙埱镔F的“心血”,竇春霞發自內心地說:“張局是令我敬佩的人?!?/p>

  不光是“信訪代理”工作。張秋貴還積極主張在實踐中系統研究信訪工作,主動開展理論課題研究工作,倡導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指導性理論成果,從體制創新、機制完善、制度建設、指導應用方面進一步提高信訪工作質效。去年以來,張秋貴深度參與了2019年度《讓群眾“最多訪一次”的探索與實踐》的課題研究,提出了2020年度《信訪工作市域綜合治理研究——以山西省陽泉市為例》的課題研究方向,并親自對課題進行了前期論證。他主張,要通過對陽泉市信訪工作市域綜合治理的實踐經驗總結、制度建設、理論升華,將市域社會治理作為社會治理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立足信訪工作實際,對市域社會治理統籌謀劃、周密部署、推動實踐,為高效解決基層治理中的各類問題,特別是破解社會矛盾外溢這一最突出難題,將重大矛盾風險解決在市域提供助力,將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開展“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單位創建工作,是省委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因應形勢發展、順應群眾期盼、致力治晉興晉強晉作出的重大決策。在這項工作中,陽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而市信訪局作為創建單位之一,“零上訪”單位創建自然擺在了重要的位置。竇春霞說:“經常大家都下班了,可張局的辦公室總還亮著。一次,我問領導,他為什么不早點下班回去陪陪家人?張局說他不能辜負單位的重托,要趕著把手頭的工作做完?!庇谑?,單位給發放的加班餐——泡面,張秋貴總是第一個“消滅”完。

  一天、兩天、三天……不知道過了多久,吃了多少桶加班泡面,張秋貴根據省、市委對信訪工作的各項要求,又提煉出“三零”單位創建“152381”工作法。即,秉承一個理念:“追求卓越、選擇愉快”的工作理念。做好五個創建:“零上訪”村(社區)、企業、單位創建,“無越級上訪鄉鎮”創建,“三無縣區”創建,“人民滿意信訪窗口”創建,“初心永駐、忠心為民”黨建品牌創建。開展兩項活動:“四個重點專項活動、公共服務企業改進工作作風”和“提升服務質量”專項整頓月活動。搞好三項宣傳:《信訪條例》宣傳、《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依法逐級走訪宣傳。堅持八項工作制度:市級領導值周工作制度、信訪代理員工作制度、班子成員包縣區包部門工作制度、全員接訪工作制度、全員督辦工作制度、重點信訪事項點對點提醒工作制度、周訪情分析工作制度、一線調研工作制度。實現一個目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深入開展“零上訪”創建工作,進一步提升基層“零上訪”比例,力爭2022年全市“零上訪”村(社區)達到80%以上、企業和單位達到90%以上,基層信訪形勢不斷好轉,人民群眾的獲利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提高的總目標。

  不僅如此,張秋貴還善于在工作中反思、創新,他反復研究近年來信訪工作的特點,結合工作經驗,提出了改進和加強駐京駐省接返工作的新思路。在他的主持下,規范了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了“協調聯動、統籌兼顧”“凡警必查、凡核必果”“定點值守、重點巡查”“安全送返、無縫移交”工作機制,形成工作閉環,使各項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不忘初心永葆本色

  陽泉市信訪局工作人員王永飛在整理辦公室里張秋貴的遺物時,無意間翻開了學習筆記本?!皩W習(重溫)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市信訪局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看著一行行工整的字跡、一段段詳細的記錄,王永飛的目光停留在了“4月29日市信訪局黨的工作會議”的一頁紙上。

  1990年12月當兵入伍,1993年轉業后就讀于省人民武裝學?!瓗啄甑牟筷犐詈娃D業后的繼續學習,讓張秋貴對黨和人民無比熱愛。即使是走向工作崗位,他也同樣勤奮工作、廉潔自守、身正為范,時刻保持著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盂縣仙人鄉石谷梁村代玉牛是貧困戶,兒女都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平時只有代玉牛一人在家。得知代玉牛的情況后,張秋貴主動與其結成“一對一”幫扶對象。冬季送去米、面、油、棉衣等生活用品,夏季送上祛暑用品。2019年在走訪中,張秋貴發現代玉牛身體不舒服,病情較重,便急忙聯系其子女,組織人員送代玉牛就醫。通過4年多的幫扶,代玉牛家收入逐年增高,家庭生活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逐步實現穩定脫貧。

  一次,張秋貴到盂縣檢查指導信訪工作,聽取盂縣信訪局匯報后,明確指出不足之處并提出整改措施,又與縣級包案領導會面、約見信訪人,等結束了工作與基層工作人員道別后才發現時間已太晚。為了不給基層增添負擔,張秋貴沒有要求基層給安排住宿,而是自掏腰包在路邊小店吃了便飯,住了便宜旅館。

  在駐省駐京工作期間,張秋貴對情況復雜的陳年積案反復與來訪群眾溝通協商,多次到責任單位調處相關事項,用心用情用力推動問題解決。為解決信訪亂象,他組織專項治理活動,一個事項一個事項攻堅,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大批“骨頭案、釘子案”得到化解。特別是在2019年,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張秋貴與班子成員一道努力,眾多同事的一起協作,陽泉市信訪總量穩步下降,進京非接待場所涉訪連續四年全省最少。新中國成立70周年保障活動期間,實現進京非接待場所涉訪人員零目標,全省唯一。信訪事項“三率”(受理率、答復率、滿意率)保持高水平運行,整體工作繼續領跑全省。

  張秋貴在崗位建功立業,在工會工作中也嚴肅認真,因為他始終認為信訪工作和工會工作是一體的,要像對待信訪工作一樣,對待工會工作。

  2016年4月,市直機關工委組織廣播操比賽,張秋貴利用下班時間組織職工練習第九套廣播體操,身先士卒,全局第一個全面掌握動作要領,耐心細致、逐個糾正局領導動作,最終進入廣播操復賽。2019年4月,因市直機關工委要求參加“第三屆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最低人數為30人,張秋貴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組隊事宜,最終與市統計局組成聯隊參與比賽,進入復賽。

  幾年前,困難職工劉文龍結婚時,張秋貴不僅當了證婚人,還自掏腰包給新郎官送了一套結婚禮服。不僅如此,王俊杰打算置辦新家,張秋貴知道之后就四處打聽哪里的房源最好、房價最低,買房子的手續怎么辦。還沒等王俊杰和他張口求助,張秋貴便一股腦將打聽到的信息和盤托出。當時,聽得王俊杰直“傻眼”。王俊杰回憶說:“張主席的話讓我覺得身暖、心更暖??墒撬麉s因為老操心工作,總是忘記吃藥,不愛護自己的身體?!?/p>

  ……

  47歲,正值人生大好年華。身前,張秋貴像“110”有求必應,像“114”有問必答,像“119”有難必幫,像”122”有堵必疏,像“120”大愛無疆。

  47年,張秋貴用生命詮釋了新時期信訪干部立足本職崗位、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高尚職業情操,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人生華章。

來源:山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