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民
七旬“土專家”千里赴陜 投身扶貧一線帶民致富
敬業奉獻
江蘇省
2020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王衛民,男,1951年2月出生,東臺市三倉鎮新興村村民。王衛民靠種植西瓜致富,是村里有名的“土”專家,也是周邊村民致富路上的領頭人。2018年10月,東臺市和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協作扶貧項目——西瓜產業扶貧基地建設進入實施階段,急需技術人才全程指導,年近七旬的王衛民主動擔起重任,趕赴1300公里之外的陜西耀州馬咀村,毫無保留地傳授種瓜技術,終于讓東臺西瓜成功在耀州開花結果。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瓜農生產帶來影響,他又加入市農技專家志愿服務組,線上線下24小時提供技術指導,幫助村民有序抓好生產。

  多年來,免費指導身邊群眾種植西瓜,當好農村致富路上的領頭人;扎根陜西耀州區馬咀村西瓜產業扶貧一線一年多,把東臺的“甜蛋蛋”變成了當地村民的“錢串串”;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主動請纓蹲守村口卡點,排查登記來往車輛人員2000余人次……作為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鄉土專家”——王衛民,在服務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防控疫情的火熱實踐中展示著時代新風采。

  一心一意,助力鄉鄰致富展風采

  王衛民是個敢闖敢干的人,事兒要做就一定要做成功。早些年,他所在的鎮屬集體企業倒閉,王衛民看準西瓜行情,回農村承包土地種植。隔行如隔山,他硬是靠著臨時學來的種植技術,一舉成功。自從打定主意務農,他常年訂購農業報紙雜志,白天干活晚上研究,翻閱了許多的書籍。久而久之,腦袋中的專業知識越來越多。后來,東臺市農業部門在三倉、弶港等地實施設施農業新項目,王衛民被聘請充當種植管護人員,率先接觸滴灌、吊蔓等先進技術。為了驗證自己的種管技術是否跟上時代潮流,他自費到北京昌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參觀,一看就記得八九不離十。還有一次,他在沒有圖紙的情況下,摸索出了滴灌管子的安裝,讓第二天才到達的技術員吃驚不已。

  作為一名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王衛同心中自有使命擔當。他積極推廣西瓜“三新”種植模式,在推廣西瓜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王衛民家每年種植的大棚西瓜總收入在二十萬元左右,他技術好、心腸熱,無論是同村村民,還是慕名而來的其他群眾,他都傾囊相授,當好致富路上領頭人。三倉鎮蘭址村西瓜種植大戶梅德鐘是王衛民“一帶一”的西瓜種植戶之一,手把手跟著王衛民后面學習10多年,現在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技專家了。來到他家的地里,滿眼盡是個西瓜,梅德鐘告訴記者,近年來,每年種植西瓜都在20畝以上,在王衛民的技術指導下,畝產就可達8000斤,每畝毛收入超20000元,純收入15000多元,每年純收入20多萬元。像梅德鐘這樣的西瓜種植戶,王衛民共帶領了二十位,而他們又把從老王那學到的農業技術毫無保留傳授給周邊群眾,帶領他們共同致富。

  一絲不茍,熱心產業扶貧結碩果

  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地處陜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緣,缺水少雨,土地貧瘠,與土地肥沃、河海相通的東臺相比,自然條件較差。2018年10月,東臺和耀州協作扶貧項目——西瓜產業扶貧基地建設進入實施階段,急需技術人才全程指導,時年69歲的王衛民主動擔起重任,趕赴1300公里之外的陜西耀州馬咀村。

  王衛民帶著9個西瓜新品種和一個甜瓜新品種,在距離村子好幾里的一處山坡上建起了西瓜產業扶貧基地。身邊是5個日光溫室大棚,肩上是馬咀村村民產業脫貧的希冀,心里是“不富馬咀誓不還”的“軍令狀”,王衛民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大棚管護上。他不顧年老體弱,克服早晚溫差、飲食差異,吃住在大棚基地,最終從中選出適應性最好的小蘭、8424、美都、黑晶等4個品種加以推廣、培植。

  早上一起來,他第一件事就是往瓜田里跑,查看瓜苗長勢、溫濕度情況。工人來上班時,他已經把5個大棚巡了個遍?!按笾形?,我在房間里找不到他,就一個個大棚挨著喊老王,總能在某個大棚里找到?!币輩^果業局副局長郝東京說。冬春季節的晚上,寒風凜冽,老王每三個小時起床一次,去大棚里查看溫度等情況。

  瓜苗移栽、整枝吊蔓、人工授粉等每一個關鍵技術環節,他都親自帶著當地農民一起干,毫無保留地傳授種瓜技術,助推兩地政府扶貧項目順利實施。

  條件艱苦,加上日夜操勞,老王的血壓又高了,降壓藥吃了雙倍,人比剛來的時候瘦了10斤。害怕家里人擔心,老王與老伴、子女聊天時,總是報喜不報憂,向市農業農村局領導報告進展時,除了談瓜還是談瓜,生活上的困難、身體不舒服,只字不提。

  2019年6月,在東臺·耀州扶貧協作西瓜開園儀式上,看著量身定制的西瓜如期成熟上市,王衛民布滿皺紋的臉上笑開了一朵花。

  一馬當先,扶貧模范再戰疫情防控

  2020年春節期間,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王衛民不顧年過花甲,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參加三倉鎮新興村黨員志愿服務隊,一個多月來,每天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穿起紅馬褂佩戴起黨徽和年輕志愿者們一起參與宣傳引導,登門發放一次性口罩、防疫知識宣傳材料,講解病毒防護知識,開著自己的電動小汽車,架上高音喇叭,全村循環播放病毒防控宣傳,號召村民不訪友、不串門、不聚會,宣傳正能量,抵制謠言,幫助群眾樹立戰勝疫情信心。他不顧天氣寒冷,每天對來往村口卡點車輛進行登記檢查工作,給車內駕乘人員量體溫,為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沖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疫情在前,使命在肩,我們黨員不能退,也不會退”,這就是老王在疫情階段說的最多的話。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王衛民又加入市農技專家志愿服務組,24小時線上線下提供技術指導,積極引導西瓜大戶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干活,避免人員聚集,做到疫情防控、農業生產兩不誤。一名老黨員如同一面旗幟,他以自己實際行動詮釋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2020年5月,王衛民當選 “江蘇好人”,面對一系列榮譽,他說:“我是黨員,也是普通農民,帶頭致富、做平凡事,天經地義。當組織需要時,我必迎難而上,且義無反顧?!?/p>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