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
“高知青年”扎根農村種大米助力鄉村振興
敬業奉獻
江蘇省
2020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王光,男, 1985年1月生,江蘇艾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光從南京農業大學碩士畢業后,帶領一群有知識、懂農業、愛農村的高知青年,把新技術、新理念帶給農民帶到農村去,幫助農民提高種植水平,用專業技術改變傳統種植習慣,實現增產增收;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提升,實現一千畝優質稻米一二三產業鏈融合,畝產值達5000元以上,成立優質稻米產業聯合體,輻射帶動面積達20000畝,幫助農民每畝增收500元以上,多年來共為一千多個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創收近1億元的效益。他和他的團隊用知識和汗水,肩負起振興鄉村的責任,為美麗江蘇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熱愛農業才能真正扎根農村

  他出生在皖西北一個貧困農村,祖輩世代務農,父母費盡辛苦把他培養成村里唯一的研究生,期望他以后能跳出“農”門。畢業后他遵照父母的意愿,就職于蘇州市太倉農業局工程中心實驗室做起了科研,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生活規律,但他感覺這樣的工作有悖于原先的志向,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再加上2014年聽說日本大米賣300元每公斤,當時他就感覺這是什么情況?日本大米憑什么賣這么貴?難道我們就種不出好米?最終他毅然決定回到農村,來到南京市六合區,帶著對農田土地的熱愛和情懷,肩負起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投身到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中。他深信,在不遠的將來,“農民”會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當一個“新農人”確實很辛苦,每到農忙戴上草帽、穿上膠鞋,在田間地頭揮汗如雨,尤其是每年的6-10月份,凌晨5點就要起床下田,比當地農民起得都早,每天要換三四件長袖衫,還要脫下來擰幾次汗,工作強度非常大。但他遇到的最大困難卻不是身體上的疲勞,而是心理上的一道坎兒——不被農戶們信任,甚至嘲諷。但他相信,用真情可以換真心,通過幫助農民解決技術問題,指導他們科學種植,提高產量降低風險,最終與農民建立了很好的關系。

  懂得技術才能讓農業插上騰飛翅膀

  如何將最先進科技手段運用到田間地頭,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于是,2015年由他牽頭成立了艾津農技集成研究院,專門負責與農業科研院所進行對接,把現有的科研成果進行集成應用落地。通過綠肥輪作、健康栽培、水肥一體化、智能測報等技術,運用智能無人機、大田物聯網系統、紅外光譜測土配肥系統、大米食味計等先進設備,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此外,還積極通過實驗示范、技術指導等方式,每年培訓專業新型職業農民兩千多人次,培養了一批農業服務和生產的技術人才。雖然扎根農村很辛苦,但能把汗水灑在最需要我們的地方,能為農業生產、農民增收出一份力,他發自內心地感到充實、驕傲與開心。

  到目前為止,由他主要負責的稻麥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面積累計達60余萬畝,輻射南京及周邊13個區縣。工作中運用綠色植保的理念,積極響應農藥化肥“雙減”目標,大力推廣農藥化肥減量控害技術,實現農藥減量35%以上,產量增加10%以上,為農民節本增收每畝200元左右,共為一千多個種植戶和家庭農場創收近1.2億元的效益。

  創造標準才能增強農業競爭力

  農民種田,技術是難點,增收是痛點。尤其這兩年,糧食收購價下跌,倒逼供給側改革。這讓他深深意識到,“新農人”三個字的重心在“新”,一定要創新。2016年起,他帶領團隊用匠心去種糧,將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優質稻米的生產環節;用工業的思維,制定了涵蓋安全控制、口感品質及膳食營養等521項檢測指標的“艾津歐標”大米企業標準,成為目前安全指標最全面、最嚴格的稻米標準。又用標準指導生產,在1000畝試驗田里進行試種,并通過3年的反復實踐,不斷加以技術創新,嚴格稻米生產、加工和儲運的每一個環節,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農產品種植加工技術體系——“艾津歐標”體系,這樣的水稻種植方法,既能保證稻米的安全又能確保品質和口感。

  2017年初,在大米推向市場的第一年,就取得了畝產值達5000元以上的效益。通過農業生產的標準化,保證糧食安全,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強了農業競爭力。最終“艾津歐標”大米成為了超越國際最優標準的品牌大米,在業界享有“好吃不要菜”的美譽,先后被評為南京好大米金獎、江蘇好大米、江蘇好雜糧優質產品獎。

  三產融合才能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2018年底,由他牽頭成立了艾津優質稻米產業聯合體,采取“公司+合作社+種植大戶”的模式,成功的把產品標準和種植加工技術體系推廣了出去。在聯合體里,所有的關鍵點都由他的團隊來控制,輸出技術、服務和管理,并承諾“加5毛錢一斤來收購”,大幅增加了種植戶的收入。2020年輻射帶動面積達2萬畝,幫助農民每畝增收500元以上,帶來直接經濟效益達1000多萬元。同時,在生產加工經營過程也積極給低收入農戶提供用工崗位,帶領合作社和種植戶們共同致富。除了傳統的銷售渠道,他還積極拓展會員制、農事體驗、鄉村旅游、稻米小課堂、農業科普、電商物流等創意營銷手段,樹立品牌,最終實現優質稻米一二三產業鏈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中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業服務和優質農產品具有龐大的市場。作為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村青年人才,他和他的團隊將用自己的知識和青春,為農民、農業和農村提供服務,成為農民需要、信任、依賴的高知新農人。同時肩負起振興鄉村的責任,在時代大潮中實現個人理想,讓農業更有希望,農民更加富裕,農村更加美好,為江蘇“三農”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