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宇
選派干部帶領鄉親脫貧致富 實施公益項目架起城鄉溝通橋梁
敬業奉獻
安徽省
2020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鐘宇,男,1976年7月生,合肥市第六批選派干部,現馬郢社區協調委員會主任。

  事跡簡介:馬郢社區位于長豐縣中部地區,2014年為省級重點貧困村,貧困戶60戶,貧困人口133人。與全國的大多數鄉村一樣,馬郢社區面臨著勞動力缺失、傳統農業收入較低以及基礎設施匱乏等困境。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居多。

  2014年11月,合肥市公管局選派干部鐘宇,來到長豐縣楊廟鎮馬郢社區擔任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在任職期間,鐘宇提出并實施公益項目“馬郢計劃”,把“助學”、“助村”、“助農”三部分有機融合,讓長豐縣馬郢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入選了合肥市志愿服務工作十大優秀創新案例。鐘宇同志榮獲“安徽省第六批選派幫扶干部標兵”稱號。2018年鐘宇被安徽省推薦為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候選人。

  鐘宇,供職于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市場執法監察支隊。作為合肥市第六批選派干部,在2014年11月來到了長豐縣楊廟鎮馬郢社區,任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在他的任期內,馬郢社區不僅摘掉了“貧困帽”、村民走出了“貧困列”,而且,一個由他發起并迅速以燎原之勢火起來的公益項目“馬郢計劃”,把“助學”、“助村”、“助農”三部分有機融合,讓寂靜的小鄉村成為親子旅游的熱土、讓留守兒童的“舞臺夢”照進了現實、讓鄉親們因地制宜把寶貴的生態資源“變現”走上了致富路……

  上任:城市長大的公務員到農村扶貧

  五年前的秋冬時節,在城市里長大的鐘宇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時,馬郢的內秀還掩映在發展相對滯后的拙樸之下。彼時,田里是剛收割完的稻茬,稀稀落落種了點小麥,還有的土地就直接荒蕪著。村里登記在冊1700多村民,實際上常住的只有400多人,還大多是老弱婦孺。有些房屋空置久了,冷風吹過,木門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好不蕭條。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在農村生活過,沒真正走進過農村?!辩娪羁粗矍暗囊磺?,內心開始翻騰:怎樣才能把這里換個模樣?面對這些鄉親,我要怎么辦?

  同樣地,鄉親們對他的第一眼,也是充滿了質疑:這么一個文質彬彬的“第一書記”能干點啥?是不是下來“鍍鍍金”就閃人了呢?村民們并不知道,寧靜的小鄉村從此不再波瀾不驚。

  摸索:“鄉村體驗游”火了空寂村子

  “那個時候,剛好有一部農村題材的電視劇《馬向陽下鄉記》很火,我就想著,能不能像馬向陽那樣,把村里的土地流轉出去,再讓鄉親們務工,從而增加收入?!辩娪罘榱俗约旱耐ㄓ嶄?,開始動用各種人脈資源,聯系合肥周邊的種糧大戶來考察。然而,由于楊廟鎮地處江淮分水嶺,土地大多是丘陵地帶,種糧大戶們看了以后,搖搖頭,走了。

  究竟哪條路,才是最適合楊廟的呢?鐘宇苦苦思索著。

  轉機出現在2015年的春天?!耙粋€做親子旅游的朋友跟我閑聊,說希望帶城市的家庭到農村體驗插秧,感受原生態的農村生活?!币徽Z驚醒夢中人,鐘宇立馬來了精神,“好??!咱們馬郢離合肥只有30公里左右,開車半個多小時就到了,就到馬郢來吧!”

  就這樣,馬郢社區迎來了第一批游客。雖然只有十幾個人,還是讓村民們很緊張:從來沒來過游客,咋接待?鐘宇樂了:“就帶他們插秧啊,咱平時怎么插秧的,就還怎么教他們!吃飯就在大鍋灶一起燒,玩也就在村子里,房前屋后隨便轉?!?/p>

  這第一次“鄉村體驗游”之后,隨著春天旅游旺季的到來,馬郢開始迎來越來越多的客人。插秧苗、釣龍蝦、烤紅薯、磨豆漿,還可以做手工,釘小木板凳、編袖珍稻草人。原汁原味的農村生活,讓前來體驗“親子游”的大人孩子們樂此不疲。一到周末,大巴車、私家車紛至沓來;村民們的廚房里、庭院中,擠滿了一個個好奇的腦袋;村口的魚塘、藕塘邊,歡聲笑語嬉鬧不斷。

  圓夢:馬郢公益計劃讓城市農村零距離

  看到越來越熱鬧的村莊,鐘宇的“朋友圈”也沸騰了。城市的繁華與繁忙,難以讓城市人有做夢的時間。何不讓城市鄉村牽起手來,共同升騰起一個夢?鐘宇突然發現,最原生態的馬郢,不用怎樣去改造,就安安靜靜地做它自己,讓城市里的人們來欣賞就好了!他編織起一個夢想,把夢想在網絡上召喚,被志同道合者果斷“圈粉”,一個個“頂”,一個個“贊”,一個個“約起來”,這個夢想編織出來了,名曰“馬郢計劃”。

  鐘宇租下了村里一間閑置的屋舍,做成了第一個支教點,名叫“馬郢小院”。這里頗具藝術特色:用粉筆在黑板上繪制門頭,用舊時的房門做桌板,用廢棄的裝飾品點綴院落……進入屋內,整齊有序地擺放著各種小凳子,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書籍、畫冊,儼然是一座屬于孩子們的“樂園”。馬郢小院里,一棵老香樟樹的樹蔭下,磨盤流水、石桌香茗,青磚小徑之外花草簇簇,兩棵樹之間懸掛著吊床。這里是支教老師上課的地方,也是孩子們玩耍的地方。年輕的老師,趁著暑假來支教,甚至還有外籍教師熱情加入;群團組織看到了馬郢的變化,捐款、捐物,為留守兒童們添置各種學習用品;15個公益社團,帶來了機器人、繪畫、馬術、攝影等素質教育拓展訓練,鄉村里的娃娃們第一次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

  “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夢想舞蹈團?!辩娪罡嬖V本網記者,城市里的小姑娘學舞蹈,一般三四歲就開始了??墒寝r村里的孩子沒機會,讓他格外心疼。在他的牽線下,支教的舞蹈老師在這里成立了“夢想舞蹈團”,十來歲的小姑娘們從零起步開始學跳舞?!霸诰毠Ψ坷飰和?,疼得齜牙咧嘴,你問她們累不累,馬上就會笑著說不累,還要繼續學!”

  孩子們認真又執著的模樣,深深打動了鐘宇。她們的身影,逐漸出現在攝影展的畫面里、安徽大劇院的舞臺上,鄉村留守兒童的舞蹈夢,就這樣光彩絢爛地綻放在省城的廣闊舞臺上。

  挽留:按紅手印、錄視頻懇請鐘書記留下

  81歲的村民孫瑞景老人,如今被稱為“馬郢第一導游”,每當有游客到來,他就會做義務講解員和服務員?!拔一盍?0多年,第一次見到這么有想法、這么跟大家打成一片的鐘書記。他從大城市來到咱農村,被蚊子叮、被蟲子咬,從來不叫苦。能給他打打下手,我知足!”

  2017年5月,馬郢社區居委會的大門前,多了一條鮮艷的橫幅:“我們懇請鐘宇書記留下來!”村民們自發前來,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按上鮮紅的手??;三三兩兩集聚過來,一起站到居委會大門口,錄下了挽留鐘宇的視頻,并“曬”到了網上。

  “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又紅又綠楊家廟”官微如此評價鐘宇。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