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霖
35年堅守家禽防疫工作 退休后捐贈8000多萬助力科研
敬業奉獻
河南省
2020年9月“中國好人榜”
微信圖片_20230407140402.jpg
人物故事:

  王澤霖,1942年1月生,河南農業大學禽病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河南農業大學家屬院39號樓的一個老房子里,舉目看不到一點現代化的陳設。當房子主人出現時,你也絲毫看不出這位衣著樸素的古稀老人竟有近億萬身家!但你更想不到的是,就在不久前,這位老人把畢生科研轉化結余的8208萬元全部捐給學校。

  他就是77歲的河南農大老教授王澤霖。

  給雞寶寶當“保護傘”,科研成果轉化出億萬身家

  “王澤霖能賺錢!”這說法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了。要問王澤霖賺錢的秘訣是什么,有個生動的比喻——他給雞寶寶當了“保護傘”!

  我國是世界第一養禽大國,疫病一直是我國養禽業和食品安全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內集約化養殖業興起,雞瘟等老病頻繁暴發,禽流感、法氏囊病等新病相繼傳入,嚴重危及我國養禽業發展。由于技術瓶頸,我國種雞場、蛋雞場使用的疫苗主要依賴進口,每年大量的外匯流入國際禽病防疫巨頭的口袋。

  誰能打破這一狀況,誰就能為我國家禽養殖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很多人為此孜孜不倦。1984年初,王澤霖來到河南農大,科研方向便指向了禽病防疫。和很多人不同的是,王澤霖很早就創新性開展了產學研協同創新,采取和企業合作的形式實現了滾動發展,走出了一條以服務生產促教學、科研,以教學和科研提升服務能力的良性循環道路。

  35年來,在沒有向國家申請經費的情況下,王澤霖科研創新卻凱歌高奏。先后獲得3項發明專利和12個新獸藥證書,其主持創建了重大禽病病毒種質資源庫,創立了濃縮滅活聯苗研發平臺,打破了國外壟斷,徹底攻克了新型高效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等多種重大禽病防疫難題,被譽為“給中國雞寶寶撐起了國產保護傘”,個人和團隊也因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一時間,“禽病防疫就找河南農大王澤霖”成為業界共識。

  與此同時,科研轉化效益也與日俱增。1985年至1995年期間,當“萬元戶”都了不起的時候,王澤霖就通過辦班、禽病診療、化驗、為農村養殖戶服務等形式,逐步積累資金400多萬元。

  2005年,王澤霖研發的5個獸藥證書一次性獲企業轉讓經費500萬元,在校內外引起了轟動。

  2014年初,得知王澤霖教授團隊要進行新疫苗的研發,4家企業立即出資1950萬元進行資助,條件只有一個——成果優先使用。

  王澤霖每一項研究都緊跟生產需要,也因此他的科研成果先后在全國20多家著名生物制品廠規?;a,成果轉化率100%,平均每年為社會增加10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讓全國數以億計的雞寶寶得以健康成長,成為百姓餐桌上的放心肉。

  大河水漲小河滿。作為雞寶寶的“保護傘”,王澤霖和其創辦的禽病研究所累計獲成果轉化費近億元,目前還有兩家上市公司因為使用王澤霖專利技術,需要將每年8%市場銷售額作為專利使用費,連續12年支付給王澤霖和河南農業大學。

  公益事業“揮金如土”,8208萬元全部捐贈

  王澤霖的科研成果成為“搖錢樹”,但他卻將錢花在了他所堅持的刀刃上——科研和公益。

  在賺到第一個400萬元的時候,王澤霖用這些錢逐步為學校蓋起了兩座實驗樓,購買了當時省內高校最先進的高速離心機、低速大容量離心機、濃縮機、凍干機等先進儀器設備。為了學科發展需要,如今他已經全部捐給了所在的牧醫工程學院。

  2008年汶川地震后,出差回來的王澤霖徑直來到學院,掏出身上僅剩的2000元現金交給學院領導?;氐郊?,又立即讓愛人設法籌措20萬元現金捐給學校,這也是當年河南高校個人最大的一筆捐款。

  王澤霖尤為鼓勵青年科學家投身禽病防疫事業,捐款230萬元改善禽病所科研條件,捐款100萬元為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分會設立創新基金,捐出兩家企業連續12年的專利使用分成款設立學院科研創新基金。

  就在前不久,王澤霖又一次找到學校,堅持要將畢生科研轉化所得結余8208萬元全部捐給學校,希望用來建設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即業界俗稱的P3實驗室。

  王澤霖表示:“P3實驗室對于河南農大有關學科的發展將具有劃時代的性質,我希望盡快將這筆資金用到它需要的地方去,發揮它應有的作用?!?/p>

  就這樣,王澤霖干了一輩子,取得了很多科學家無法企及的成就,收獲了多少人無法企及的財富,但他只是揮一揮衣袖,毫不猶豫地“裸捐”。

  一生簡樸,幾十塊錢也要較真

  “老先生對待金錢讓我感覺兩極分化,他合法拿到的數千萬元眼都不眨就捐出去,但是出差在外住宿吃飯,差幾十塊錢他要較真!”

  這是河南農大牧醫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明的感受,也是所有接觸過王澤霖老師的人的共識——“王老師對自己太苛刻了!”

  菅復春老師曾跟著王澤霖工作多年,據她回憶,當年王澤霖應邀到全國禽病大會上做報告去,依舊穿著舊衣服,“秋衣的兩個袖子都磨得破邊了,領子也松松垮垮的”。

  好多人勸王澤霖:“王老師,你是大專家,也是學校的形象,得弄套好西裝穿穿?!?/p>

  王澤霖回答:“我一輩子當馬醫生,豬大夫,這幾十年是給小雞看病的,你讓我穿那么好給誰看?關鍵是耽誤干活??!”

  在王澤霖的字典里沒有“享受”這個詞。已經77歲的他至今還堅持著出行的原則——能步行不騎車,能騎車不坐公交,能坐公交車絕不打出租車。

  “摳門”這個詞也經常傳到王澤霖耳朵里,他總是一笑了之。當人談起他當年坐火車出差隨身還要帶小馬扎時,他笑瞇瞇地說:“那是創業的時候,現在我也坐飛機的!”

  追問之下,才知道王澤霖為什么這么“摳”。

  王澤霖1942年出生在蘇州,從小生活十分困苦,一直靠著姐夫趙福仁周濟。趙福仁14歲參加紅軍,是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洗禮的老革命,也是王澤霖心中的英雄和榜樣。王澤霖說,“當年,姐夫顧著一大家子,生活很不容易,但他嚴格要求自己、艱苦奮斗的作風讓我深受教育?!?/p>

  王澤霖的困境隨著考入當年的北京農學院以后才略有改善,但是節儉的習慣卻烙進記憶深處。據愛人王五梅回憶說:當年結婚沒幾天,就發現王澤霖穿的棉褲上居然“打著十幾個補??!”

  因為有著艱難時期的深刻體會,王澤霖自小就養成了一粒米都不能浪費的觀念,同時也立下了“達則兼濟天下”的共享理念。

  一生付出,他說得最多的話是“感恩”

  2019年國慶節前夕,王澤霖以其對中國禽病防疫的卓越貢獻獲頒“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在座談會上,他說得最多的是對共產黨、對新中國、對學校、對他人的感恩之情。

  王澤霖特別提起一個細節,1949年4月蘇州解放,當時7歲的王澤霖早上打開家門,發現“很多解放軍就睡在馬路邊、屋檐下”。

  打那時起,共產黨、解放軍的形象在他的心中巍然高大,崇敬至今。半個多世紀以來,王澤霖見證著國家的翻天覆地,感受著民族的煥然新生。他常說的一句話是:“每當看到國家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總感到無比喜悅和歡暢!”

  對于成就,王澤霖謙虛地說:“我的成績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取得的,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沒有學校和學院支持,沒有大家的努力,是不可能實現的。至于這些新技術打破了國外疫苗的市場壟斷,降低了我們國家相關產業的生產成本,這算是為國家發展作出了自己的一點貢獻吧?!?/p>

  對于近億元的科研轉化資金“裸捐”一事,王澤霖的理由非常簡單:“我已經老了,但是科研事業一定得后繼有人,這些錢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才有價值?!?/p>

  說這些話時,王澤霖依然是那種讓人舒服的笑瞇瞇的表情,沒有抑揚頓挫,干凈得沒有一絲雜質。

  這就是王澤霖,一輩子為了我國家禽事業不懈奮斗至今不休,一輩子科研建功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卻總是說“做得還不夠”,一輩子科研轉化的巨額財富全部捐出,一輩子“苦行”卻說工作是他最大的快樂、公益是他最大的滿足。

來源:河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