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棟
“好爸爸”15年托起150多名孤殘兒童希望
敬業奉獻
河南省
2020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苑棟,1983年12月生,河南省漯河市社會福利院職工。

  用愛堅守,細心呵護每一個折翼天使

  2004年,從河南新鄉醫學院畢業的苑棟以臨時工的身份進入漯河市社會福利院,剛到福利院,他的主要工作是為老人們做康復治療。一年后,他被調到社會福利院的兒童部。當時,兒童部有151名孩子,大都是棄嬰,疾病各不相同。每天早上到單位后,總是先開班前會。苑棟在會上了解到哪個孩子生病、哪個孩子有異常,散了會就會去看望,需要送往醫院的,他就負責送去治療。那么多孩子,每天都有感冒發燒的,他幾乎每天都要抱著孩子去醫院。他經常懷里抱著兩個孩子,甚至三個孩子,往返于福利院和醫院之間,有時半天就要往醫院跑兩三趟。最多的時候,重癥監護室11張床位全部是福利院的孩子。時間長了,兒科的醫生護士就都認識他了。也有不知情者見他抱那么多孩子,便會問他:“你咋生那么多孩子?”他便會呵呵一笑,說:“生多了,沒辦法?!?/p>

  苑棟的家在漯河市區,與單位相距較遠。15年來,他靠著一輛自行車來往于家與單位之間。他為孩子做常規檢查,訓練孩子進行康復運動,整理孩子們的病歷檔案,每一項工作都認真細致,一絲不茍。由于護理工作又臟又累,人員招聘難,所以他主動擔當起護理人員的角色,給嬰兒喂奶粉、喂藥、按摩、換尿布,幫助不能自理的孩子洗臉、梳頭、整理床鋪……很多人問他,你一個男人,去干這種伺候小孩兒的事兒,是不是不合適???苑棟說:“對我來說,這份工作很合適,也很有意義。因為在工作中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孩子喜歡我,經?!职帧L‘爸爸’短地喊我。每每把他們抱在懷里,親他們可愛的小臉,一種比父愛還要濃厚的感情就在我心底油然升起。所以這十幾年來,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心地當好這個‘爸爸’”。

  苑棟是福利院里唯一被孩子們稱之為“爸爸”的人。曾有個叫黨心藝的小女孩,初入院時剛剛一個月,屬早產兒,右下肢粗大,經醫生診斷患有右腿皮下硬腫癥。心藝在院生活期間,苑棟格外疼愛她,走到哪里都要帶著她,更喜歡親昵地將心藝抱在懷里。小心藝也特別享受“爸爸”的懷抱,常常把頭依偎在苑棟的肩頭,“父女”之間溫暖的畫面令人動容。小心藝進入家庭寄養后,總要鬧著找“爸爸”,苑棟也經常去看她。

  有人問苑棟為什么這么喜歡孩子,苑棟說,來到福利院的孩子都是因為殘疾被拋棄的,每當看到這些孩子被病痛折磨,心里就會很難過,他只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專長和一點愛讓這些孩子感受到溫暖,讓他們覺得自己并不孤單。

  捧出愛心,精心救護每一個進院孩子

  苑棟在兒童部的工作主要是給孩子們做康復訓練,負責孩子們的醫療。當時兒童部100多個孩子,患的疾病各不相同:唇腭裂、唐氏綜合征、先天性心臟病、高位截癱、重度腦癱……他給每個孩子都建有病歷檔案。其實不用看檔案,他對每個孩子的情況都諳熟于心,他們的病情怎么樣、下一步要進行什么樣的治療、平時生活中應該注意什么,苑棟都清清楚楚。由于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進行康復訓練也要有不同的方法。多年來,苑棟總結和探索出一套相對完善的康復訓練經驗,采取了個別化訓練與集體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對待每一個有康復治療價值的孩子,他決不掉以輕心。他為每個孩子都制訂有專門的康復訓練計劃,進行站立平衡練習、行走練習、聽指令完成動作等,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他堅持寫日志、周志和季度志,把每個孩子治療的過程、康復的進度都留下準確的檔案記錄。

  腦癱患兒黨文亮今年已經13歲了,兩歲時他因患有腦癱被遺棄,剛入院的時候四肢僵直,并伴有語言障礙。苑棟根據亮亮的情況制定了一套科學的康復訓練計劃,每天為他按摩、訓練,教他學說話,一遍不行兩遍,常常一個訓練動作要重復二十多次,無數次簡單動作的不斷重復,才能換來孩子一個微小的進步。功夫不負有心人,亮亮現在已經可以借助輔助工具獨立行走,并學會了朗誦、唱歌,每當亮亮搖頭晃腦地朗誦《三字經》或《弟子規》的時候,在苑棟聽來再優美的旋律也比不上這朗朗的童音。

  堅守這份職業,他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喜歡孩子,他們的笑容和身體健全、家庭溫暖的孩子一樣燦爛!看到孩子們不斷進步,哪怕微不足道,也讓他心生滿足,感覺再苦再累都值得。

  守望生命,酸楚欣慰皆為院中兒童

  作為福利院的按摩師、營養師、康復師,苑棟還經常陪著孩子去醫院看病。有些孩子的病情比較嚴重,需要去外地的定點醫院治療。苑棟就連夜坐火車趕去,保證患病孩子能夠第一時間接受治療。每次送孩子去外地治療,苑棟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常常是一下火車就買返程票,從來沒有借機游玩過。在火車上,為了不離開孩子,即便饑渴難耐,苑棟也盡量不喝水,不去衛生間。就這樣,還常會發生一些令他哭笑不得的事情。由于苑棟經常一個人抱著一、兩個孩子坐火車,加上他又是個男性,火車上噪音大,空氣也不好,孩子難免會焦躁不安、不??摁[,因此便常被懷疑是“人販子”。有一次他去北京接一個做完手術的孩子。這個孩子初送北京時才一歲多一點還不會說話,他在北京住了大約一年時間,已經不認識苑棟了。苑棟從醫生那里接過孩子時,他就一直哭鬧,無論怎么哄、逗都沒有用。當時為了趕火車,苑棟就想著先上車再說,就抱著孩子一路小跑去排隊候車,結果孩子的哭聲引來眾多人的目光,他當時也沒在意。后來巡警過來,把他帶到警務室詢問,他才明白在別人眼中,一個男同志抱著一個哇哇大哭的孩子,而且孩子還極不配合地亂蹬亂動,讓周圍的人覺得不太正常,誤以為他是個“人販子”。他百般解釋別人也不相信,經過乘警與福利院聯系核實了苑棟的身份后大家才相信。后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每次苑棟帶孩子出門看病,都會帶著福利院出具的證明。

  苑棟感到最幸福的時刻,就是醫院通知他孩子康復了,可以去接他們回來時。把孩子抱在懷里,看著他們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像一只喳喳叫的小鳥,興奮地向他訴說著自己看到、聽到的有趣事情。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已經和這份工作融為一體,抱一個孩子在懷里,沉甸甸的責任在肩頭。

  淡看得失,永葆親情心系孤殘

  苑棟很欣賞單位樓前宣傳欄里的一句話:“100年以后,當你不再在意開過什么車,住過多大的房子,有過多少存款,回想往事,你曾用心地幫助過那些孩子,并讓這個世界從此多了一份美好和祝福,才是最引以為豪的?!边@,也是苑棟愿意在漯河市偏僻的南郊,安放自己15年青春的原因。只為這些被遺棄的花朵,能夠感受人世間的溫暖,重新在陽光下綻放,幸??鞓返厣钕氯?。

  苑棟的家庭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錢對他來說當然也很重要,看到別人住豪宅、開豪車,他當然也很羨慕。也曾有不少人對他說:“苑棟,你有那么好的技術,辭職自己開辦一個兒童康復機構,比你掙的那份工資多多了?!钡窏澱f,他不會那樣做的。是愛讓他走近了這些孩子,也是愛使他離不開這些孩子。他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的工作,愛這些孩子們,不計較錢多錢少,只要能從事這份工作,本身就是最大的報酬。他的報酬就是孩子們對他的依戀和感謝,是那一聲聲動情的“爸爸”。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做著一些平凡的小事??墒?,單位領導和全社會卻對我的工作給予極大肯定,給了我很多榮譽。這些榮譽既是一種鞭策,也是一種激勵……我更多地感謝社會、國家設置了這樣一個機構,感謝福利院這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孤殘兒童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全社會都在關注、關心、關愛著他們,這些愛,借我們的手、我們的懷抱,輸送給孩子們,讓他們快樂成長。也許這個孩子以后會成就一番事業,即使他僅僅是一個普通人,至少他作為一個生命,能夠很有意義地活著,感受著人性的溫暖……”樸實的話語中蘊含的是對孤殘兒童滿滿的愛。

  2014年,《大河報》《漯河日報》等媒體先后對他的事跡進行報道,隨后,中央電視臺、江蘇衛視及國內200余家媒體也進行了轉載和深入報道。2013年9月,苑棟被漯河市委宣傳部授予“十佳市民”稱號,2014年3月苑棟被漯河市文明委授予“敬業奉獻道德模范”,2017年12月,他被評為“河南好人”,2018年4月,他被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授予“漯河市勞動模范”,2019年3月,他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民政部授予“全國民政系統勞動模范”。

來源:河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