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西龍
多次參加傳染病疫情救治 不畏風險戰斗在救治第一線
敬業奉獻
廣東省
2020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鄧西龍,女,主任醫師,農工民主黨黨員,現任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隔離病區一區主任。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廣州八院)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傳染病??漆t院,鄧西龍是醫院重癥醫學科的主任。1993年她大學畢業至今一直在廣州八院臨床一線從事傳染病、內科、重癥醫學臨床工作,先后參與了SARS、H7N9禽流感、登革熱、埃博拉、中東呼吸綜合征、新冠肺炎等多種新突發傳染病的救治工作。2020年初,面對洶涌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抗非英雄”鄧西龍再次主動請纓,勇挑隔離病區一區主任的重擔,帶領醫護團隊日夜堅守,成功救治多例危重癥病例。鄧西龍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把救死扶傷視為自己的神圣職責。面對各種兇險的新突發傳染病她臨危不懼、沉著應對;對待患者她換位思考,理解病人的痛苦、關注他們的需求;她像關心自己的家人一樣,關愛著科室每一個同事,在關心他們的安全的同時也注重他們的成長。數十年如一日,她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為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

  不畏風險,多次參加傳染病疫情救治

  2003年,SARS疫情爆發,廣州八院是廣東省收治SARS病例最多、收治時間最長的醫院。時任傳染科住院總醫師的鄧西龍最多時一天要救治三十多例病人,感染的風險相當高。

  SARS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烈性傳染病,在進行呼吸道插管、吸痰等操作的時候,病人會控制不住而隨時咳嗽,導致飛沫會直接沖擊醫護人員;且當年醫院的器械、人力等搶救條件不足,沒有專業的ICU病房,病房中也沒有攝像頭監控。為防止SARS病人脫離氧氣面罩發生缺氧危險,鄧西龍和值班的醫護人員每十幾分鐘就要到病房巡視,并近距離觀察氧氣面罩情況,確保病人安全。由于八院接診的病人多,工作強度大,有20名醫護人員相繼被感染,當時社會上對SARS的恐慌情緒不斷蔓延。問及鄧西龍當時是否害怕的時候,她回憶道:“當時情況很緊急,也沒有時間害怕,我整天想的都是怎樣接病人,怎么救重癥病人的命,個人安危早已置之度外”。

  2014年初,H7N9禽流感在廣東肆虐。在接到收治重癥H7N9禽流感患者的任務后,鄧西龍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進行了收治演練,確保整個科室以最佳狀態迎接戰斗。收治重癥患者后,面對被感染的高風險,她從容應對、臨危不亂,帶領著團隊緊而有序地開展救治工作。在整個救治過程中,為了爭分奪秒搶救病人,她自始至終堅守在臨床一線的救治工作中,親自參與各項診療操作,時刻關注病人病情變化,及時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功夫不負苦心人,終于,第一例H7N9患者康復出院,隨后19例患者病毒轉陰,為廣東H7N9疫情防治書寫了靚麗的一筆。

  2014年,西非部分國家埃博拉肆虐,廣州市是全國輸入性病例風險最高的城市。醫院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疫情,將排查埃博拉和收治確診病例的重要任務又一次交給了她所在的ICU。一接到任務,鄧西龍以最快的速度行動起來,通過各種渠道查閱和搜集了大量與埃博拉相關的資料,掌握“敵情”,做到知己知彼;積極學習WHO提出的穿脫防護服方法,研究最佳防護流程,減少繁冗的穿脫步驟,確保方便防護兩不誤。每當收到疑似病例時,她總是沖在最前面。與此同時,她還積極協助醫院各部門做好防控工作,制定了相關指引和流程,大力開展科內培訓和動員,確保收治病人時做到醫護人員零感染、病人之間零交叉感染以及周圍環境零污染。在她的努力下,市八醫院累計排查埃博拉出血熱35例,位列全省第一,同時培訓了一大批廣東省傳染病醫護人員。同年,登革熱在廣東省爆發,廣州八院共排查2萬多名患者。其中重癥登革熱患者的診治也在鄧西龍所在的ICU。在鄧主任和她所帶領的團隊全體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廣州八院取得了重癥登革熱患者零死亡的好成績。

  2015年5月,廣東惠州發現了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輸入病例。被指定為廣東省救治專家組成員的她先后4次趕赴惠州參與MERS輸入病例的救治,和其他專家組成員以及當地醫護人員一起勇敢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最終不辱使命、成功地救治了該名患者,并協助當地醫院完成了首份臨床檢驗標本的采集和送檢。

  2020年初,在來勢洶洶的新型肺炎疫情中,廣州八院自1月20日收治以來,醫院累計收治確診患者311名,占廣州確診病例86.6%,是廣州市收治確診病例、重癥病例最多的醫院。鄧西龍再次主動請纓、迎難而上,勇挑隔離病區一區主任的重擔。隔離病區一區主要集中收治重癥、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颊卟∏樽兓?、有創操作及復雜儀器多,均需要嚴密監護;此外,醫護人員還需要與患者密切接觸,特別是開展氣管插管,這一最高風險的治療每次都要近距離接觸患者,飛沫與氣溶膠會直接沖擊醫護人員。面對高風險感染的臨床救治工作,鄧西龍帶領醫護團隊不畏風險、沖鋒在前,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入其中,日夜堅守,成功救治多例危重癥病例。在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隔離一區收治了廣州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承擔了廣州市新冠肺炎救治最繁重也是最危險的工作,共收治了15例危重型(全院共15例)和23例(全院共40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共進行氣管插管接輔助通氣15例,ECMO4例(其中一例轉運ECMO),CRRT5例,安全轉運重癥患者12例。與此同時,鄧西龍還作為省市救治專家組成員,及時指導各定點收治醫院開展科學救治??箵粜鹿诜窝椎牡缆泛芷D險,但只要人民有需要,她隨時都會披掛上陣,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一絲不茍,打造頂尖團隊

  鄧西龍還是一名的學霸,在學習的道路上從未停止過前進的步伐。不管是專業知識技能,還是科室建設和管理,她從來都是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參加工作二十余年,她先后從事過傳染病、呼吸內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個領域的臨床工作,她總是在不斷地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范疇。2008年9月,市八醫院成立了以救治傳染病重癥患者為主的重癥醫學科(ICU),任命鄧西龍擔任科室負責人。面對一個全新的領域和管理任務,身材嬌小的她毫不畏懼,毅然挑起重擔。通過不斷地學習進修,并憑借著自己扎實的內科理論基礎,她很快便熟練掌握了各項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技術如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血液凈化、ECMO等。此外,她嚴格按照《中國重癥加強治療病房(ICU)建設與管理指南》不斷完善病房的建設和設備配置,建立、健全并落實ICU的各項規章制度,通過多種辦法加強科室的人才隊伍建設,克服多方面重重困難,讓重癥醫學科的工作走上正軌。多年的工作,使她在傳染病重癥搶救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為醫院其他科室重癥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如今,市八醫院重癥醫學科已經成為了全省傳染病防控和救治的示范單位,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醫院前來參觀學習。

  關愛同事,鞠躬盡瘁當好ICU的家長

  ICU是一家醫院與死神搏斗的最前線,每日生死輪轉,兇險萬分。傳染病醫院的ICU尤為危險,醫護人員隨時還要面對病原體的感染。鄧西龍說,走上管理崗位之后,不能光考慮自己會不會被傳染,還要確??剖业拿恳粋€同事都不能被傳染。為此,她不斷加強專業培訓,確保大家都掌握好正確的防護措施;強調科學的排班制度,保證醫護人員足夠的休息時間,貼心地叮囑大家值班后要抓緊時間休息,減少社交活動;一有機會,鄧西龍還會組織徒步、爬山、騎單車等科室活動,帶動大家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

  除了關心同事的安全,她還注重每一個年輕醫生的培養。她經常鼓勵年輕醫生多學習,積極為大家提供外出進修及學術交流的機會;定期組織科室學術活動,由年輕醫生主講,鍛煉大家的講課水平。在鄧西龍的帶領下,市八醫院ICU團隊的所有醫生均通過了中華醫學會組織的重癥醫學醫師資質考核。

  作為ICU的家長,她關心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生活情況,幫助同事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剖矣幸晃煌虏恍疑砘贾夭?,鄧西龍主任立刻上報院領導,發動全院職工為其捐款,并親自帶她到外院就診,讓這名同事感受到ICU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愛。

  換位思考,理解病人的痛苦和需求

  醫者,敬畏生命,心懷大愛。在與病人和病人家屬溝通時,鄧西龍一個真誠的微笑很快就拉近了醫患間的距離。她認為醫生不能僅僅關注患者軀體的疾病,還要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需求,對于ICU的重癥病患應注重人文關懷?!坝袝r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她深知醫學的真諦便是如此。2013年的時候,一位“重癥肌無力”的患者從省級醫院轉到市八醫院ICU,由于病情重、病程長,該患者經濟極度困難。在了解到這個情況后,鄧西龍主動協助家屬聯系媒體,成功為這位患者籌集了數萬元的醫療費?;颊呒凹覍俑屑とf分,在出院時親自為她送上了錦旗。

  鄧西龍以無私的奉獻、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贏得了同事、同行、患者的廣泛認可。正是由于她突出的工作表現和高尚的品格,鄧西龍曾先后榮獲“廣東省抗擊非典一等功”、全國“三八紅旗手”、廣州市抗擊非典模范稱號、廣州市醫師獎、國家七部委聯合頒發的“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先進個人”和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是感動廣州年度人物20名候選人之一以及獲得2016年“廣州十大榜樣”提名獎。

  作為新時代巾幗英雄,鄧西龍在應對我國歷次重大傳染病疫情中,始終戰斗在救治第一線,是和平時期英勇的抗疫戰士!

來源:廣東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