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花
80后重癥監護護士勇做逆行白衣戰士
敬業奉獻
上海市
2020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沈花,是新華醫院崇明分院重癥監護室的護士,作為臨床護理一線工作者,她有著過硬的專業技術和臨床護理經驗。每天總是第一個來到病房,主動巡視每一位患者。由于監護室工作的特殊性,她在醫院加班加點是常事。監護室的工作異常辛苦,呼吸機、吸痰、除顫、頸外靜脈穿刺等,又沒有一位陪客,基礎護理、生活護理都由護士完成。在平日的護理工作中,她不怕臟和累,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力爭精益求精,最大限度地減少病人的痛苦,提供優質的護理,得到了病人和家屬的一致好評。

  2020年新年即至,武漢疫情爆發,沈花在國家緊急應召救治人員的時候,毅然向組織請纓赴鄂抗疫。1月28日,她和上海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一起,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征程,入駐武漢市第三醫院。剛入ICU病房時,里面收治了20多個危重患者,有氣管切開的,有精神失常的,有大小便失禁的……看著這些痛苦和無助的生命,沈花和她的同事一起,一頭扎進了ICU病房的護理工作。每天,她們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在行動不便、悶熱缺氧、視力模糊的情況下,一絲不茍地重復著專業的操作,洗臉、翻身、拍背、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清理大小便、靜脈注射、吸痰……每一次脫下防護服,汗水早已浸濕了秋衣秋褲。     有一位比較肥胖的患者因為氣急進行吸氧,為了增加抵抗力給與口服營養液,導致大便次數增多。為了緩解其癥狀,在使用人血白蛋白后給予呋塞米利尿,導致小便量增多。怕增加病人感染醫生沒有留置導尿,每一個小時不到就要為其更換一次尿布。每次更換完畢,汗水浸透全身,患者總是不好意思的說:“謝謝你,你受苦了!”     受點苦不算什么,看到一個個患者康復出院是她最大的欣慰。她第一個接手的患者是個氣管插管接呼吸機的患者,經過17天的精心治療和護理,看著他從脫機到堵管到拔出套管,離開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內心深感欣慰。剛脫機時患者非常不安與擔憂,她反復進行安撫和宣教,堅定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他說:“謝謝你們!我會把你們記在心里!”     不用說感謝的話語,守護生命是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整整53天,她用過硬的技術細心護理每一個患者,用愛與責任踐行了一位醫者的使命和擔當。     同為醫務人員的丈夫,在她的影響下第一時間報名,參與崇啟大橋的一線防控工作,和遠在武漢的妻子一樣,披上白色的戰袍,駐守在G40滬陜高速崇啟大橋。夫妻倆“舍小家為大家”,只能將女兒托付給鄉下的父母照顧。

  一家三口天各一方。一個在武漢的病房全副武裝值守,一個在崇明的大橋通宵達旦執勤。時間的交錯,防護服的限制,一次次錯過了彼此的問候和叮嚀。大年初三,是父親的生日,懂事的女兒早早為父親準備好禮物,悄悄藏起,期待一家人的團聚。在漫長和焦心的等待中,女兒為她的爸爸媽媽寫了 “點贊我們的衛士”“致敬逆行者”兩篇作文,用她稚嫩的筆觸去試著理解這場人間的災難,遙祝父母安好。一家人都在心里互相鼓勵,彼此祝福,等待疫情過后的重逢,共赴這場勝利之約。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你我有關。這場國殤,我們見證了太多的苦難和傷痛,但億萬國人的心卻從未如此靠近,用愛與希望共同迎接2020年的春天。     每一個為之奮斗過的人們,就像無數微弱的光源,當一束束微光匯聚成耀眼的光亮,我們終將點亮武漢重啟后的璀璨燈光。     每一個為此次疫情拼死相博的戰士,都值得我們銘記。

來源:上海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