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玉紅
第一書記5年駐村扶貧 助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
敬業奉獻
湖北省
2020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都鎮灣鎮峰巖村,因“峰多巖多”得名。2015年7月,覃玉紅從國網長陽縣供電公司來到峰巖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扎根深山,把貧困戶當親人。從抓黨建促脫貧,凝心聚力;到規劃產業謀發展,授人以漁……四年過去了,村民們住進了磚瓦房、走上了通暢路、喝上了干凈水、用上了舒心電。村里建檔立卡的220戶貧困戶641人全部脫貧摘帽。

  抓黨建促脫貧,激發內動力

  “村在邊邊上,路在懸崖上,屋在吊坎上,田在巖皮上”,這是峰巖村的真實寫照。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全村2000多人貧困人口占三分之一。村里先后嘗試了十幾個產業路子,也沒有起色。貧困,如大山一般壓在覃玉紅的心頭。也壓在年近花甲的老支書張濟平的心頭,峰巖的窮根該怎么拔?

  覃玉紅善總結、點子多,張濟平情況熟、經驗足,兩位書記時常在一起合計,一些想法逐漸成熟,一幅支部主導、黨員主事、群眾主干、企業主推的峰巖“四主”脫貧攻堅藍圖已然成形。

  支部主導當頭羊。覃玉紅爭取落實國網“黨建扶貧”項目,建起了設施齊全的黨員活動室,讓全村黨員有了一個像樣的活動陣地。兩位書記管思想抓班子,堅持半月一次支部會,一月一次黨員會、大事小事會上議“雷打不動”,黨員干得怎么樣,當面鑼對面鼓絕不含糊。村委會班子成員帶頭干,年平均出勤300天以上。思想統一了,步子要對路。覃玉紅帶著市里的規劃團隊,上嶺爬坡實地調研,前后7易其稿,拿出了全村脫貧總體規劃和單項詳規。

  黨員主事打頭陣。村委會將全村劃為26個片區,對應成立產業發展、公益事務、精神文明3個黨員先鋒隊,村委會每年向村民承諾辦一批實事。黨員認領,一件接著一件帶頭干,連心惠民當先鋒。為建水池,86歲老黨員謝維生主動將自己良田換薄田,解決30多戶用水。黨員王朝元主動請纓成為茶產業帶頭人等事跡廣為流傳,成為全村黨員學習榜樣。在新一輪農網改造過程中,覃玉紅和主動請戰黨員一起參與工程建設,手持柴刀在深山開路。全村40多名黨員主動與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村民等結對子,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困難。老人張伏秀說:“黨員上門比自己親兒子還勤便些!”

  群眾主干闖出路。要想讓村民動起來,既要扶智,更要扶志。村委會將自建立蘇維埃政府以來散落在山山坳坳的79座烈士墳塋,集中遷葬建起烈士陵園,覃玉紅抓住這一紅色資源,不定期組織村民開展掃墓祭奠活動,激發貧困群眾弘揚烈士艱苦奮斗精神,擼起袖子摘窮帽。他將100多位村民帶出山、看產業、學技術、見世面。邀請縣里專家講技術,請電商人員講銷售,授之以漁增強致富本領。在全村選取勤勞致富、孝老愛親、文明持家等12戶脫貧典型,在宣傳欄留像、大喇叭里留聲,讓昔日抬不起頭的貧困戶挺直腰桿闖富路。

  企業主推扶一程。峰巖村基礎差、底子薄,要解決的問題多。覃玉紅牽線搭橋,將每一分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國網定點扶貧先后在村里實施安全飲水、光伏發電等10余個項目。村里的供電臺區從7個增加到16個,徹底解決了用電難問題;光伏電站每年為村集體帶來十多萬元的收入并精準分配到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貧困戶身上;新建成2個200立方米水池,解決了分散人員的安全飲水問題;為貧困戶安裝戶用凈水機300臺,實現了“擰開龍頭就能喝”;高標準改造茶園600畝,為貧困戶扶持200多臺自動采茶機;幫助村里發展“跑跑豬”“林地雞”;為村兩個集中安置點配備垃圾池、垃圾桶,改善鄉村衛生條件......

  抓項目謀發展,找準脫貧路

  峰巖村位于山頂,又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缺水嚴重。多年來,當地群眾靠攢天河水(雨水)、舀溝溝水(積水)生活。

  覃玉紅駐村前,村里有三名黨員和群眾組成“敢死隊”,買保險、立遺囑、下天坑、終于在80米深的槐樹天坑下找到了水源。但地下的水潭不到50立方米,只能解一時之急。

  2015年在覃玉紅多方努力下,籌集到20萬元資金,用于挖隧道,建地下蓄水池。但資金還有缺口,僅勘測就要數萬元。為了省錢,覃玉紅利用搞過水利水電的經驗,腰上綁著繩索在漆黑的地下河道中反復摸索探測,拿出了最佳方案。在村委會帶領下,村民齊上陣,自發組織義務干工。兩個月過去了,一條長89米的隧道直通暗河,進出不再坐吊籃,并建成了一個500立方米的地下蓄水池。2017年覃玉紅又為村里申請了40萬元的國網定點扶貧安全飲水項目,建成了兩個地面集中供水池,與村組22個水池串在一起,通過12萬米的管道,把源源不斷的潔凈水送到了每家每戶。

  在老槐天坑的不遠處,36組藍色光伏板,潔凈如新,齊整地佇立在一片茵茵綠草之上,貪婪地吸收每一縷陽光,一排排滅蚊燈,靜靜地守護左右,這是國家電網為村里捐建的200千瓦光伏電站。覃玉紅手把手教會看護員,定期通過光E寶APP查看運行情況,睛天有沒有落灰,雨天有沒有落葉,覃玉紅時時把光伏電站掛在心頭。在他的帶動下,電站周圍的村民再也沒有放過煙花爆竹,上墳都不燒紙,生怕污染了光伏板。光伏電站讓峰巖村集體經濟有了穩定的收益,村里過去想辦而無力辦的事現在有了底氣。

  發展的環境好起來了,脫貧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闊?!胺N植業向現代茶產業轉型,養殖業向生態養殖轉型”,談起村里的規劃,覃玉紅如數家珍。

  清晨的霧還未散盡,村民王朝元已在家門口的茶園忙著采摘夏茶,方便快速的自動采摘機從茶樹上輕輕劃過,三輪車直達田間的機耕道,一片片翠綠的茶葉快速送往村里的合作社,一條龍的種植生產模式,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賺錢。

  “2014年村里茶葉只有1500畝,現在已經有了4000多畝。以前搞春茶,雖然價格高,但算下來收益低?,F在書記帶我們搞春夏秋三季茶,二十天不到就可以采摘一次,去年一畝收入2000多,今年可以搞到3000多。我帶了38戶,其中有6戶貧困戶,綁著一起干,大家都賺錢?!蓖醭种袡C器不?!,F如今村里的大水泉茶葉合作社每年銷售茶葉10萬斤,其中收益的7%直接補貼貧困戶,并每年為貧困戶無償提供化肥、茶苗和技術服務,幫助貧困戶每畝增收近千元。

  覃玉紅還引進“跑跑豬”專業合作社,鼓勵發展生態養殖。由國家電網公司扶持45萬元生態養殖項目資金,為貧困戶免費發放仔豬230頭、黃牛30頭、山羊350只、雞苗3000羽,讓127個貧困戶實現了“無本增收”,戶均增收1200元。

  如今,峰巖村集體收入由過去的3000元增加到現在的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100元增長到5800元。峰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20戶641人全部脫貧,全村整體出列。

  結窮親幫窮戶,真心換真情

  2017年4月,覃玉紅毅然辭去供電所長的職務,一心一意撲在了峰巖村的扶貧工作上。親朋好友不理解,放著好好的所長不當,放棄城里好好的生活不過,要50歲的人了,圖個啥?

  他在工作日志上這樣寫道:“我是農民的兒子,吃過不少苦。每次走訪貧困戶,我的心就像被針扎一樣。我不幫他們,良心就不安?!?/p>

  在峰巖,覃玉紅結下了一批“窮親戚”。峰巖村三組有90余戶人家,從主線到支線的一段泥巴路真是糟透了。一天傍晚,村民代表陳家朋到村委會找到覃玉紅,提出了想提前硬化三組公路,“覃書記,我們已籌到了6萬元。您幫忙湊一把,就能提前施工噠?!标惣遗笳f。周末回家,覃玉紅將三組公路硬化遇到的困難告訴妻子?!拔覀兡懿荒馨呀o兩位老人存的養老錢借給村里修路啊,等村里修路指標下來了還我們……”覃玉紅征求妻子的意見。沒想到的是,妻子竟然同意將20萬元的養老錢拿來修路。在覃玉紅的支持下,三組道路硬化工程一個多月就完成了。三組的村民從此告別了“灰頭土臉”的日子。

  2018年5月的一天,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將覃玉紅吵醒。村民鐘萬斌打來電話求助,妻子生病入院,醫藥費不夠,請覃玉紅幫忙把家里的兩頭豬賣了好救急。覃玉紅先墊付了2000元醫藥費,接著四下聯系人手連夜殺豬賣豬。不巧當晚電閃雷鳴,幾個炸雷過后,村里停電了。不得已,覃玉紅和趕來幫忙的村民點起蠟燭,殺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豬。來不及喘口氣,覃玉紅又開車連夜將豬肉送到了縣城。當覃玉紅把帶著體溫的賣豬錢送到鐘萬斌手上,鐘萬斌數了數,心頭一熱,“比豬販子上門收豬多出了1500元”。

  2018年10月6日清晨,正值國慶假期,覃玉紅和妻子一早就驅車出門,準備到鄉下參加一個親戚60歲生日宴會。出城一個多小時,覃玉紅接到峰巖村75歲的貧困戶劉宗欣打來的電話?!拔?,是覃書記嗎?我想請您幫個忙,我4年沒吃魚了,想請您給我帶條3斤左右的草魚上來,我這次病得不輕,感覺好像不行了!”老劉在電話那邊哭了起來。聯想到老劉最近身體每況愈下,覃玉紅決定委托熟人帶“份子錢”送祝福。他和妻子返回縣城買好了一條肥碩的鰱魚,回家后配好調料腌制起來。臨近中午,覃玉紅和妻子草草吃了飯就出發了。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顛簸才到峰巖村委會。覃玉紅到廚房親自做好魚火鍋,又用電飯煲將魚火鍋裝好,送到了老劉家中。吃著熱氣騰騰的魚火鍋,老劉感動得淚流滿面。

  這樣的事還有很多。李如虎家失火了,覃玉紅和駐村工作隊員冒著生命危險,沖進火海;在覃玉紅的幫助下,五十多歲的村民李勇勝終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證,8名重度癱瘓的貧困老人劉宗蘭等圓了他們的“輪椅夢”;9名貧困學生找到了資助人,拿到了助學金……

  如今的“紅色峰巖”聲名鵲起,前來參觀學習的人員絡繹不絕。對此,覃玉紅有著清醒的認識,“峰巖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全村還有十幾戶脫貧不穩定,扶貧的路要繼續走下去”。

來源:湖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