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能瑜
電力巡線工20年默默守護萬家燈火
敬業奉獻
重慶市
2020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走進張能瑜勞模工作室,一個個獎杯、獎牌、證書映入記者眼簾:“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感動重慶十大人物”、“國家電網公司首屆十大杰出青年”……

  從業20余載,憑借著出色的工作成績,張能瑜先后榮獲各種獎項近200個。在張能瑜看來,榮譽加身是責任,更是使命。

  勇擔責任 他是沖鋒陷陣的排頭兵

  45歲的張能瑜是國網重慶長壽供電公司張能瑜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也是長壽公司張能瑜隱患排長隊隊長。1996年,張能瑜從青海武警部隊退伍回來后分到長壽供電公司,成了一名護電的線路檢修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水泥桿、鐵塔、導線打交道,一想到這些桿桿樁樁連著萬戶千家,張能瑜就時刻要求自己,哪怕是工人,也要成為沖鋒在前的排頭兵。

  2001年,國家電網首次向渝東南地區延伸,成立武隆巡線站,負責武陵山區的鐵塔銀線巡檢工作。26歲的張能瑜主動請纓,鉆進大山深林,奔赴離家200多公里的武隆巡線站任站長。雖是巡線站,卻沒有“站點”,迎接他的只有荒無人煙的崇山峻嶺。十幾年來,張能瑜帶領巡線隊員翻山越嶺,風餐露宿,在荒野叢林里穿行,在茫茫積雪中跋涉,巡查線路1300多公里,看護桿塔3200余座,守護著大山深處的光明。

  巡線的路途偏僻,常常需要走到大山深處,有的地方甚至連路都沒有,再加上渝東南地區植被覆蓋面廣,氣候濕熱,適宜毒蟲、毒蛇生存,張能瑜的包里常備著砍刀,一來是方便在沒路的時候自己“開道”,二來可以對付一些毒物,起到防身的作用。去的次數多了,往往很多東西就防不勝防。一次,在110KV千伏水湖線的事故巡線中,張能瑜不小心被隱翅蟲咬傷,由于當時的事故點還沒有找到,他只能強忍著痛繼續登塔,痛得實在走不動,就把木棒當拐杖用,直到找到事故點并恢復送電后才急忙趕往醫院。等到達醫院時,張能瑜的腿已經腫得十分嚴重,經過緊急的救治,才總算脫離生命危險。

  在12年的巡線生涯中,類似的情景,張能瑜不知經歷了多少回。每每說起這些事,他總是輕貓淡寫:“既然巡查是作戰,哪有不受傷的,作為一名行走在大山里的軍人,哪怕是負傷,哪怕還有危險,我都要把這份工作做到最好!”

  初心不改 用忠誠守護電網的安全

  如今,走上管理崗位的張能瑜依然心懷那顆赤子之心,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以榜樣的力量感染他人,用行動守望大山,用忠誠守護電網的安全。

  5年前,張能瑜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他以此為平臺,開展一系列有效的工作,充分發揮著勞模工作室的最大作用。

  為了發揮團隊作用,勞模工作室成立隱患排查隊,隊伍由長壽供電公司多個部門人員組成。在張能瑜的帶領下,這支100余人的隊伍認真、高效地完成隱患排查工作,使當地電網故障率大幅降低,外力破壞引發的電網故障下降八成。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既巡線排查,也搞科研創新。

  張能瑜堅持把十幾年的巡線排障經驗運用到工作中,和伙伴們一起開動腦筋,相繼研發防墜落登高升級板、跨越式平衡桿等8項國家專利,主持承擔輸電線路桿塔絕緣子閃絡顯示裝置研制等3項科技項目,逐漸把工作室打造成創新創效的加油站。

  “知道樹線安全距離是多少嗎?”一次巡線中,在220千伏長竹東線16號至17號塔位置,張能瑜發現樹竹與導線距離不夠,立即詢問一同巡視的年輕員工祝嘉。

  作為“巡線能手”,張能瑜不忘做好“傳幫帶”。他會經常帶著年輕員工一起去爬鐵塔,面對面傳授經驗,排除線路故障和隱患。在他看來,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帶動。經過張能瑜的手把手指導,他帶出來的年輕人個個都是巡線好手。

  如今,勞模工作室先后涌現出渝電工匠、國網勞模劉立,長壽工匠程萬等30多名行業領軍人物以及“中央企業技術能手”韓世海等。

  忠孝難兩全 為老百姓送去光明與希望

  勞模工作室里,有許多張能瑜行走在大山的照片。而在角落里,還有一張女兒張蕾的小照片。這位因勤奮工作,獲得多項榮譽的漢子,說起女兒,卻滿是歉意和愧疚。

  2001年,張能瑜在武隆對220千伏長武東、西線復查驗收時,突然收到重慶兒童醫院發來的病危通知書——剛滿兩歲的女兒患過敏性紫癜,高燒不退,病情嚴重。當時,醫生告訴家人,無法查出過敏的原因,紅斑已經長滿孩子的全身,再這樣下去很可能會誘發白血病。

  “你再不回來,就看不到你女兒了!”妻子哭著給張能瑜打電話。此時,線路驗收正處在關鍵期,不能有一絲紕漏,作為武隆巡線站的站長,他必須扛下這個責任。一面是幼小可憐的孩子和孤獨無助的妻子,一面是線路背后的無數個企業和家庭,這讓張能瑜陷入兩難。

  “好好照顧孩子,我這邊一處理完,馬上回來!”經過艱難的決擇,張能瑜放下電話,繼續對線路仔細復查,直到驗收合格,才馬不停蹄趕到重慶兒童醫院。

  幸運的是,朋友托人從北京請來專家,終于為女兒找到病因,對癥下藥后女兒從死亡線上回來,一天天恢復了健康。今年,女兒張蕾17歲,爭氣、懂事、乖巧,在班上成績名列前茅。

  自古忠孝難兩全。多年在外巡線張能瑜很少回家,對自己的父母、妻兒有太多的虧欠。他經常說,他在家人面前是一個不孝順的兒子、不稱職的丈夫、不合格的父親,家人的感情這輩子是還不清了。

來源:重慶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