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銀
堅守鄉村三尺講臺40余年 把青春和熱情全部奉獻給孩子
敬業奉獻
甘肅省
2020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顧世銀,男,漢族,出生于1961年9月,學歷中師,中小學一級教師,1979年12月參加工作。顧老師扎根農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工作,把青春和熱情全部奉獻給了偏遠農村的孩子們,他用自己的勤勞、樸實、智慧、愛心為偏遠農村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顧世銀從事教育工作已有40個春秋,40年他先后在香蓮鄉薛馮教學點、三里小學、宋塬小學工作,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2007年薛馮教學點工作的顧天龍老師退休,薛馮教學點面臨沒有老師愿意去工作的問題,顧世銀老師說還是讓我去吧,這一去就是十幾年。為了方便偏遠的地區孩子上學,薛馮教學點一直保留了下來,承擔薛馮村附近4個社的適齡兒童的教學任務。在這個只有幾間破舊大瓦房的教學點,只有顧世銀一位老師。顧老師說,我也是山里長大的,十分理解大山深處孩子們的痛苦,這里離最近的完小也有差不多十幾里路,孩子最小的只有3歲多,最大也只有八九歲,讓他們到完小讀書是非常困難的。

  顧老師讓人感動的不僅是那份堅守,還有他幾十年來比普通老師更繁重的工作。雖然學生不到10名,但開設了幼兒班、一年級、二年級三個班。一直以來,都是他一個人帶幾個班的課,他還盡可能地為學生開齊開足課程。十幾年來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全鄉前茅,在他的辦公室墻上掛滿了各級頒發獎牌,他自己也被多次評為優秀教師、模范班主任、教學質量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近年來香蓮學區先后多次組織黨員、青年教師到薛馮教學點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聯校走教活動學習顧世銀老師扎根深山教學點、無怨無悔育桃李的先進事跡。

  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薛馮教學點的幾間破舊的大瓦房也受到了破壞,地基下沉、墻體裂縫。最著急的還是顧老師,由于學校學生少,經費嚴重不足,最多只能維持日常教育教學的開支,哪還能維修的起教室呢。面臨學生沒地方上課的困難,顧老師曾多次和鄉政府溝通聯系,終于在2009年初修好了五間磚木結構的教學用房,同學們又回到了教室,教學工作也正常的開展了。學校不管是缺什么,他都能親自聯系為學校增添各種教學設備,學校沒有像樣的體育器材,他到中心小學借來了乒乓球臺和籃球、足球、跳繩、羽毛球等,冬天到了學校缺少爐具,他就聯系中心幼兒園借來了兩套冬天取暖的爐具,孩子們沒有課外閱讀的繪本顧老師就到三里小學借來了幾十本圖書。

  無論刮風下雨,他每天早晨總是第一個站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們。學校的前后都是山,前面是一條河,每當夏天暴雨就會沖垮河上農民自己搭建的便橋,孩子們上學、放學都是由顧老師一個一個的接過來、抱過去,他自己卻脫光鞋子站在冰冷的河水里。到現在時不時地感覺到雙腿莫名的疼痛,他也沒有特別在意,隨便買些膏藥貼著,每天照常風里來雨里去,繼續堅守著他熱愛的課堂。

  對待自己十分苛刻他對待學生卻很有耐心、細心、恒心和父親般的慈愛。走進學校,鮮艷的五星紅旗飄揚在學校的上空,校園干凈整潔,孩子們特別可愛有禮貌,因為都是農村的孩子,家長對于學習重視程度不高,再加上偏遠閉塞,學困生特別多,顧老師經常犧牲自己的午休時間為孩子們補課。顧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練就了一雙敏銳的眼睛、養成了一顆細微的心,能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問題、存在的異樣,并能及時糾正、教育、培養,使之沿著健康的道路前行。在班級里,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流,似一團和風細雨,感染著整個班級,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中。這樣的例子在顧老師身上很多很多,他時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既教書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夠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教學無小事,育人需精心”。

  顧老師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用自己堅實的臂膀托起學生攀登高峰的夢想;甘愿化春蠶,用才能讓知識與智慧延伸;甘愿當園丁,用愛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復一日的平凡歲月,默默耕耘的無悔人生,他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在“三尺講臺”上書寫自己的完美人生,他是教育戰線上一顆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好榜樣,是完美的鄉村教師?! ?/p>

來源:甘肅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