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崢
80后女醫師不忘入黨初心 援助武漢踐行使命
敬業奉獻
青海省
2020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焦崢,女,漢族,1982年7月出生,200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6年10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任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黨支部書記。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醫院消化科工作,現為消化科主治醫師,西寧市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來武漢的第十八天,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很想念爸爸媽媽,想給他們打個電話,可又怕他們要和我視頻……”這是焦崢在2月14日的日記中寫下的話語。今年37歲的焦崢,雖然是一名80后,但卻也是一名有著16年黨齡的老黨員,“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的時候,婆婆剛剛去世,她正請假在家料理婆婆的喪事,當她通過微信看到醫院黨委發出組建支援武漢醫療隊的倡議書時,默默的對丈夫說了一句:“我是黨員,我得去!”就毅然決然的打電話報名參加了醫療隊。從報名到出發只有短短的10個小時,匆匆收拾好行囊與丈夫和兒子告別后,她和戰友們勇敢的踏上了支援武漢的征程。走之前她并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遠在格爾木的父親和母親,父親腦梗還在恢復中,母親心臟一直不好,如果讓他們知道,兩位老人不會阻攔,但肯定會為她擔心,神經衰弱的母親又會整夜整夜睡不著覺,想到這些,她一再叮囑丈夫,千萬不要告訴父母!

  懷著忐忑而激動的心情,經過緊張、嚴格的穿脫隔離衣、抗擊“新冠”病毒診療方案和疫情院感防控等專業培訓考核后,焦崢和戰友們便一刻不停的奔赴武漢市新洲區三家醫院、五個病區,投入到重癥及發熱病房的工作中。焦崢所在的醫院,收住了大量“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的確診患者,醫療隊的到來,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但每天都有新增的確診患者,這讓焦崢深刻感受到了這次與病毒斗爭的嚴峻性。

  “這次病毒的傳染性非常強,你們一定要嚴格按照程序做好個人防護,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有效的救治患者”,這幾乎是每天早上,領隊老師在出發前都要反復叮囑的話語。在病區,她和同組的醫務人員每人要負責將近20名病人,每12個小時換一次班,為了不浪費防護服等緊缺的醫療物資,她每天只吃一頓早飯,從穿上隔離衣、帶上口罩、護目鏡進入病房隔離區開始,就堅持不喝水、不上廁所,穿著密不透風、又熱又悶的防護服,捂著口罩護目鏡,12個小時下來,渾身上下都濕透了,腦袋也是悶疼悶疼的,等下班脫下防護服,清洗、消毒、收拾完備以后,早已是疲憊不堪,經常是晚飯也沒來得及吃就已經沉沉睡去。

  盡管在武漢前線的工作危險、繁忙、壓力大、強度高,但作為一名“白衣戰士”,一名共產黨員,焦崢無時無刻不在告訴自己,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我是共產黨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我一定要沖在最前面,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過去,經常和父母視頻通話的女兒,最近卻總是找各種理由拒絕視頻,父母心中也隱隱明白了什么,然而,焦崢的父親,這位有著50年黨齡的老軍人,沒有再堅持和女兒視頻,也沒有再打電話詢問,只是給焦崢發了一條簡短的信息:“保護自己、完成任務、不辱使命!”

  家人的鼓勵和支持,更加堅定了焦崢在一線戰斗的決心,在病區里,除了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如何緩解他們緊張、恐懼、焦慮的情緒,也是焦崢每天工作的重要內容,性格開朗、陽光愛笑的焦崢,每天都會和自己所管的病人聊天,盡可能的多和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耐心細致的安慰和舒緩他們的情緒,鼓勵這些病人勇敢的和病魔做斗爭。付出就有回報,陸續有痊愈的患者出院,這讓焦崢和她的戰友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當出院的患者緊緊握著她的手,熱淚盈眶的一遍又一遍說著感謝的話語時,焦崢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抗疫前線,還有許許多多像焦崢一樣的普通醫務工作者,普通共產黨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因為他們的不畏艱險、無私奉獻、舍棄生死、沖鋒在前,才讓無數身陷疫區的同胞手足重燃生的希望,才讓所有中華兒女更加堅定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必勝信心。焦崢說:“能夠戰斗在武漢,是我一生的驕傲!”

來源:青海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