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俠
女教師堅守偏遠鄉村24載 打造足球特色學校
敬業奉獻
安徽省
2019年7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王俠,女,1975年8月出生,潁泉區行流鎮三義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

  事跡簡介:王俠任教于潁泉區三義九年一貫制學校,她是該校遠近聞名的女體育老師,更是學生眼中的“足球媽媽”。長期的過度勞累使得她一次次昏倒在工作崗位上,蘇醒的第一刻她惦記的總是學生和課堂。20多年來,她情牽留守娃,汗灑綠茵場,潛心研究,無私奉獻,創造了農村體育特色學校的傳奇。尋夢、追夢、筑夢、圓夢。足球,讓她和她的“留守兒童足球隊”夢想花開,讓農村孩子收獲了成功與自信,讓黑白飛旋的的足球在革命老區里寫下永久的回憶。王俠先后被評為阜陽市最美鄉村教師、安徽最美教師、阜陽好人、阜陽十大正能量人物、安徽省三八紅旗手、安徽好人。2018年,王俠獲評“全國校園足球感動人物”( 全國僅9人獲此殊榮)。同時她的事跡相繼在人民日報、農民日報、中國青年報、香港大公報、中國教師報、安徽日報、安徽青年報、人民網、中國文明網、黨建網等近百家媒體報道。

  潁泉區三義九年一貫制學校位于潁泉區最偏遠的農村革命老區——行流鎮。在這所學校有一位遠近聞名的女體育老師——學生眼中的“足球媽媽”,她就是王俠老師。學校的綠茵場見證了她深深的體育情懷,多年來,用自己的丹心換真情,譜寫著平凡燦爛的體育人生。

  尋夢

  王俠與體育結緣是為了繼承父親未竟的事業,就是讓農村娃也和城里的孩子那樣,上一堂真正的體育課。

  王俠的父親生前是行流鎮唯一的專業體育老師,一次偶然的事故,正值壯年的父親過早的離開了他心愛的體育事業。耳濡目染,小時候她就想著長大后要像高大威風的父親一樣,站在操場上當體育老師,把學生們培養成一個個生龍活虎的體育健將。

  行流鎮地處在阜陽市潁泉區最北端,交通不便,十分偏僻。1928年震驚黃淮海平原的皖北“四九”起義就發生在這里,是一個知名的革命老區。1994年,王俠從安徽省體校畢業,毫不猶豫地要求到父親當年所在的行流中學擔任普通的體育老師。三義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共有18個教學班,她承擔了全校所有的體育教學和訓練任務。人家送她外號 “三不怕”:體育教學不怕難、學校體育不怕看、學生體育不怕賽。

  追夢

  在農村發展足球運動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經過艱苦的努力,這個落后偏遠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成為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常言說:人過四十不學藝。王俠還要從頭學習足球。為了盡快掌握足球教育教學技能,她就自己買了個足球跟著網上學,在完成正常教學任務的同時,每天堅持在小區的地下室偷偷訓練。就這樣,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初步掌握了足球的基本技能。

  三義學校足球隊里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很多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有的是單親,也有的是孤兒,是足球讓他們走在了一起。王泉同學從小媽媽走失,缺失母愛性格孤僻倔強。王俠知道后,經常找他談心。外出比賽時,指導他如何自理、自立。一次在南京溧水訓練基地,她看到很多孩子拿出家人準備的各式各樣的零食,而他和孤兒李云飛孤單的坐在一邊,眼巴巴的看著其他孩子吃。王俠看到了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把他倆叫到身邊,給他們買了一大包零食。這時,王泉的眼睛里噙滿了淚水,一頭扎進王俠的懷里,緊緊地抱住她說“老師,您就像媽媽,我能叫您媽媽嗎?”王俠當時鼻子一酸,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淚:“孩子,叫吧,我今后就是你們的媽媽!”李云飛也哭喊著撲過來,孤兒王無敵、單親家庭的孩子時云龍也都圍了上來擁抱著她。那一刻,她的心都碎了。

  筑夢

  王俠把足球的精髓植入農村孩子們的心靈,讓足球賦予他們拼搏的精神,在足球世界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力量,收獲了成功與自信。

  要想提高競技水平,訓練必須專業。王俠就建議請外教,用她的話說:“只有高起點,才能快發展”。但是,不要說在農村,就是在城里,想請一位專業足球教練談何容易!幾經周折,王俠從阜陽范學院專門請來了足球教授張宏智。張教授指導學生的時候,她總是認真跟著學習,邊學邊用小本子記著要領,教練走后,她就帶著孩子強化練習。

  8月份正值酷暑高溫,她帶隊去南京打比賽,家長看到王俠白天在賽場上指揮孩子比賽,臉曬得發紅;晚上坐在賓館的走廊上看著孩子一直到十一二點,唯恐他們打鬧睡不著,影響第二天比賽;等孩子們睡著了,還得給這些孩子把球服、襪子洗好,十分辛苦。學生李冠軍的爸爸感動地說:“俺在家帶一個孩子都不容易,你這帶十多個孩子一去就是十多天,能容易嗎!沒有你,李冠軍也不會被選到合肥市金葡萄小學足球隊訓練,真的很感激!”   

  2016年8月,王俠帶領該校的10名留守兒童足球隊員,在南京參加蘇寧愛德“足球1+1”青少年足球比賽,榮獲安徽組冠軍、蘇皖賽亞軍及唯一一個“金靴獎”……

  看到不遠的幾所學校足球器材不足時,她主動為他們每個學校捐助足球及其裝備,每周還定時去給孩子們指導足球訓練。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秋季,李集小學、腰莊小學也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一個農村鄉鎮有三所國字號的特色足球學校,這在安徽省也是絕無僅有的。2015年8月,三義學校經過一年超乎想象的艱苦的努力,成為教育部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圓夢

  校園足球和體育精神,激發了王俠事業奮斗的熱情,喚醒了內心拼搏向上的力量,更點燃了一個個農村孩子超越人生的夢想,三義的校園足球如今走出了阜陽、走出了安徽、在全國也是名氣在外,給農村的學校、學生帶來了巨大變化。以球育人、以球健體、以球育德的理念,弘揚了體育精神,促進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

  短短三年,這個革命老區校園足球蓬勃興起,得到了諸多鮮花和掌聲。王俠先后被評為阜陽市最美鄉村教師、安徽最美教師、阜陽好人、阜陽十大正能量人物、安徽省三八紅旗手、安徽好人。同時她的事跡相繼在人民日報、農民日報、中國青年報、香港大公報、中國教師報、安徽日報、安徽青年報、人民網、中國文明網、黨建網等近百家媒體報道。

  校園足球點燃了農村學校的希望,學生、老師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和夢想,學校的精氣神煥然一新;不少孩子因足球激發了自己的興趣,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李冠軍到合肥學習,不僅提高了球技,文化課成績也進入了班級前列;時其天、趙博義入選安徽力天俱樂部學習,時志浩進入了青島黃海職業足球俱樂部試訓……

  王俠用足球點燃了農村孩子們的夢想,用執著成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用奮斗賦予了這片貧瘠土地上生長的力量。面臨新的時代,王俠決心把習總書記提出的“校園足球夢”做得更好更扎實。讓“特色足球”永遠成為農村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