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
扎根基層 第一書記為脫貧攻堅事業犧牲
敬業奉獻
廣西壯族自治區
2019年7月“中國好人榜”
123.jpg
人物故事:

  黃文秀,女,壯族,中共黨員,廣西田陽人,1989年4月出生,201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6月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法學碩士,2016年7月被錄用為廣西定向選調生,生前系中共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派駐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黨組織第一書記。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同志遭遇突發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黃文秀同志扎根基層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初心和使命的事跡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媒體以及全國主要網絡媒體的持續關注、廣泛宣傳、深入報道,在全國引發強烈反響。黃文秀同志是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涌現出來的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和年輕干部的楷模。黃文秀同志被追授為全區、全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全區三八紅旗手,榮獲“八桂楷?!薄皬V西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

  黃文秀同志出生于百色革命老區的偏遠鄉村——田陽縣巴別鄉,從小目睹了鄉親們與貧困作斗爭的情形,深切感受農村貧困人口生活的不易,從骨子里對貧困群眾有著無限的同情和關愛,深深懂得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和艱巨性,也點燃了她對扶貧事業的熱愛和執著。她一直渴望著能有機會深入脫貧攻堅最前線為貧困群眾做些實事好事。2016年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作為定向選調生她從北京到百色工作,先后任百色市委宣傳部副主任科員、田陽縣那滿鎮黨委副書記(掛職),2018年3月被派駐樂業縣百坭村任黨組織第一書記。駐村后,她迅速進入角色,進屯入戶訪群眾,四處奔走找項目,夜以繼日謀對策,帶領群眾摸索到了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種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做到長中短產業相結合,目前種植產業已經成為百坭村的支柱產業和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 來源。在她的辛勤努力下,百坭村實現了貧困戶戶戶有產業,村集體經濟項目翻倍增收,貧困發生率從她上任時的22.88%,下降到2018年底的2.71%。

  一心為民,把扶貧路當“長征路”

  她剛上任時,百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居住分散在幾個不同的山頭,對于她這個不熟悉地形的“新手”來說,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是非常困難的。但她沒有失去信心,仍然堅持深入的開展群眾工作,常常脫下外套幫貧困戶家掃院子;貧困戶不讓她進家門她就去兩次、三次;貧困戶不在家,她就去田里,邊幫他們干農活邊聊天。時間久了村民們見得她多了,開始慢慢地接受她。經過兩個月的摸底,她基本掌握了全村概況,百坭村共有472戶20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883人,2017年未脫貧為154戶691人,因學致貧和因殘、因病致貧占比最高。駐村一年,她把全村所有的貧困戶遍訪了一遍又一遍,在一篇文章中她寫道:“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p>

  傾力扶貧,全村103戶貧困戶大部分脫貧

  黃文秀深知群眾要脫貧,增收是硬道理,村經濟發展了,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了,駐村扶貧的作用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到村里開展工作后,她帶領村“兩委”一班人通過外出考察學習、請技術專家到現場指導、挨家挨戶宣傳發動、黨員帶頭示范種植等方式,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僅僅一年時間,全村種植杉木從原來的8000余畝發展到20000余畝,砂糖橘從1000余畝發展到2000余畝,八角從600余畝發展到1800余畝,另外種植優質枇杷500余畝。種植產業已經成為百坭村的支柱產業和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來源。僅2018年,就通過建立電商服務站,幫助全村群眾銷售砂糖橘4萬多斤,銷售額達22萬元左右,為30多戶貧困戶創收,每戶增收2500元左右。2018年百坭村10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88戶,貧困發生率從她上任時的22.88%降至2.71%。

  言傳身教,黨員示范作用處處顯現

  黃文秀認識到,作為第一書記,要注重加強黨支部自身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努力在扶貧攻堅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此,黃文秀以樂業縣開展的村干部職業化管理工作為契機,大抓基層黨組織建設。她從走訪中了解到,群眾原來不積極配合村里面工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村“兩委”干部為群眾辦事不夠主動,有時群眾辦事找不見人,意見比較大。于是,黃文秀從抓實抓嚴村干部的坐班值班制度開始,通過身先士卒率先執行,白天落實專人負責在村里接待群眾,晚上與村干部一起開展遍訪貧困戶工作,深入群眾家中征求意見、宣傳各種政策等,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后,她把村黨支部黨內政治生活規范起來。她走訪了百坭村的38名黨員,充分征求黨員對全村發展的意見建議,并將他們劃分為3個黨小組,方便黨員參與各類活動,并經常列席指導各小組的活動。同時,她積極將“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融入到扶貧工作中,扎實推進黨建促脫貧工作,黨內政治生活得到進一步規范。她還組織村規民約吟誦比賽,開展全村道德模范人物評選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使百坭村2018年8月份獲得百色市“鄉風文明”紅旗村稱號。

  勤儉節約,把群眾的家當做自己的家

  黃文秀同志生活上十分簡樸,不講究吃穿,為人隨和,平易近人,在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一年多,大家對她的印象大都是生活簡樸,樂觀開朗。她自己生活很簡樸,卻對村里的貧困戶非常大方,每當貧困戶有困難需要她在經濟上援助時,她都慷慨相助,還經常自掏腰包慰問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對她們噓寒問暖。她還幫助考上大學的貧困生爭取各項補助,讓村里苦讀多年的寒門學子獲得上大學的機會。當噩耗傳來,很多被她生前照顧過的鄉親們淚如雨下、泣不成聲,說永遠失去了一位好女兒,一位好姐妹,一位真正把她們當親人的外鄉人。

  舍身忘我,用生命詮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2018年3月駐村工作后,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經常加班加點,“5+2”、白加黑,從不因為節假日或周末而放松工作要求,一年到頭都是埋頭苦干,把工作高質量的完成好。為了讓百坭村早日脫貧,她舍小家為大家,家人患重病住院動手術,她沒能時時在身邊照顧,村里大小事務卻總能找到她堅毅的身影。她沒能把自己的家人照顧好,卻把村里的貧困群眾照顧的非常周到。為了保護村里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早點回村部署抗洪,她顧不得和自己身患重病的父親過好父親節,連夜趕回百坭村,卻在途經凌云縣時遭遇山洪失聯,18日被確認不幸犧牲。

  黃文秀同志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心系群眾、擔當實干,品德高尚、克己奉公,知重負重、堅韌不拔,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價值追求和使命擔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是新時代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典范。黃文秀同志的父親說:“我為有這樣的女兒感到欣慰,她為黨的工作而犧牲,是黨培養了她,她為黨的事業作出貢獻,我為她驕傲?!?/p>

來源:廣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