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剛
愛崗敬業豎旗幟,柔情“金剛”獻真情
敬業奉獻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2019年7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他是職工眼中兢兢業業,將熱情與忠誠獻給電力事業的好干部;他是職工口中“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技術能手;他是職工心目中的學習模范和榜樣。他用火一樣的熱情和辛勤勞動,體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用積極探索、不斷創新來踐行自己對黨的莊嚴承諾。他曾多次獲得“安全生產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生產者”、“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014年5月獲得兵團勞模榮譽稱號。他,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電力公司盛源熱電副總工程金剛。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程金剛于1974年6月出生在新疆,是軍墾第二代,父母在農場當了一輩子農工,飽嘗了缺電停電的苦頭。程金剛一直夢想自己能到電力企業干一番事業。終于,1995年塔里木熱電廠破土動工,并在全師內公招學員,當時19歲的高中畢業生程金剛得知消息后立即報名,被招工老師一眼看中,經過上崗培訓,他被分配到了鍋爐分廠當了一名司爐工。

  熱電廠的司爐工是又苦、又臟的活兒,可程金剛卻干得有滋有味。他像海綿一樣貪婪的吸取營養和水分,把從小受父輩的熏陶和企業艱苦創業的內涵融會貫通,很快就能獨立操作,并成為鍋爐車間專工隊伍中的佼佼者。

  正當他滿懷斗志,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時,廠里召開動員大會,由于新滬熱電廠剛投產,設備運行不正常,急需引進老電廠的專業技術骨干,充實加強技術管理隊伍。一石激起千層浪。新滬熱電廠位于阿拉爾市郊新規劃的工業園區,戈壁環抱,滿目荒原,人煙稀少,條件艱苦,距阿克蘇市一百多公里,對大多數已經在阿克蘇娶妻生子的專工們來說,這是一道難邁的坎。

  期待、感恩、夢想、責任,生他、養他的那塊土地在遠方召喚,程金剛毅然找到領導,主動要求到新單位去,從此踏上了電力事業新的征程。

  打鐵必須自身硬

  面對新環境、新機組、新職務(車間技術員),他不敢怠慢,熟悉設備、了解設備,程金剛知道掌握它的“脾性”和病因是當務之急,他的“三步”工作法解決了面臨的難題。第一步全面查閱設備圖紙資料和各類技術說明書,做到心中有數。第二步制定一條“鐵規”:每天早上8點鐘準時起床,到車間繞著鍋爐巡視查看,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值班司爐。第三步通過眼看、耳聽、手摸、鼻聞工作法,總結鍋爐操作、巡檢要點,并將工作心得言傳身教給車間的青年職工,他常說:一個人的眼睛再亮,頂不住十雙眼;一個人的力氣再大,扛不動鍋爐上的一個閥門。很快,他不但成為電廠鍋爐專業的行家里手,還帶出了一批朝氣蓬勃的青年技術隊伍。

  2010年7月炎熱的一天,電廠正值迎峰度夏高峰期,正在運行中的1號鍋爐省煤器突然發生泄漏,如果不及時搶修,鍋爐將無法正常運行。程金剛深知故障將產生的后果,當即向領導請示停爐搶修。省煤器安裝在鍋爐煙道里,當時余溫還有50多度,他不顧胸悶嗆鼻、空氣稀薄、煤灰彌漫,在省煤器內仔細查找漏點。當其他同志提出要輪換工作,大聲喊他,他只顧查找問題,全然聽不到同事的呼喊。直到一個多小時后,漏點終于找到了。他從煙道中出來時,滿身是灰,渾身都被汗水浸透,看到鍋爐恢復正常運行,他才露出兩排白牙笑了。

  煤灰倉堵塞,又不能立即停機,他就帶著工友一袋一袋背,每天工作10多小時,一連背了5天。

  渣機排渣不暢,他身先士卒,用手一把一把的掏,汗水與煤渣混在一起,煤渣機通暢了,可他卻成了“煤人”。

  勇牽牛鼻子 敢啃硬骨頭

  自發電以來,始終有幾個難題像骨頭卡在喉嚨一樣羈絆企業的腳步。程金剛主動加壓,敢于擔當,在廠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下,瞄準幾個“病灶”,提出了“手術”方案并付出實施,收到了明顯效果。

  ——廠2臺發電機組自投產以來,廠用電率一直居高不下,達到了14%—15%,影響了節能降耗的企業主旨和經濟效益。如何把廠用電率降下來,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頭等大事。程金剛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查閱許多書籍、網站,到兄弟企業學習,請教業內專家,提出火檢風機技改以及制粉系統運行時所有設備全停方案,方案實施后,廠用電率降到11—12%,一天節約電能2萬千瓦/時,折合金額4700元。

  ——減少人為故障、事故停機,提高安全發電運行率。熱力發電,鍋爐是關鍵。過去電廠由于種種原因,每月平均停機一次,每次停機少則半天,多則3到5天,從停到啟動,不但影響電網供電,還消耗了大量燃料能源,加大了企業成本。程金剛逐步分析查找停機原因,與汽機、水化、檢修、主控等部門的積極聯系溝通,從鍋爐開始,逐部逐件分析,查找隱患,指定各類預案,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和管理辦法,把故障排除在計劃停機之內。使停機次數由30多次降低到每年計劃內停機3—4次。

  ——“節能”是熱力發電的頭等大事;根據新滬原設計,鍋爐定排及汽機緊急疏放水、除氧器不合格水等工業用水全部排進地溝與生活水混合,無法收集再利用,造成水資源浪費。為了節能減排,2011年程金剛提出合理化建議,將工業用水綜合利用,建一座500立方米蓄水池,將不能直接回收的上述工業回水、廢水打入2號汽輪機循環泵吸水井內,然后循環使用。此項改造,每年可節約工業用水120萬噸。

  為了將創新和節能降耗有機的結合起來,在盛源熱電黨總支、盛源熱電工會支持指導下,《程金剛勞模創新工作室》掛牌成立。在程金剛同志的帶領下,工作室成員堅持發明創造,自主創新,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研制多項技術成果,并轉化成了生產力,解決了電力生產中部分難題。如今,創新工作室已成為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優質服務、技術攻關、發明創造、黨員先鋒標兵崗的嶄新舞臺。

  犧牲小我 顧全大局

  “金剛”之身,也有人說他鐵石心腸,不近人情。

  ——2012年他85歲高齡的老父親因病住院,這期間正值發電高峰期,他日夜守在鍋爐旁,沒有到醫院看望。后來,父親病情加重轉到農一師醫院,他打電話叫妻子前去照料,自己硬是沒有離開鍋爐一步。直到父親病情嚴重被轉到烏魯木齊后,家人催、同事勸,廠領導親自下命令,他才和工友交代了一遍又一遍后趕往醫院,等他趕到醫院,看到病床上瘦骨嶙峋的父親,不禁一陣心酸,他抓住父親的手說:“鍋爐是高溫、高壓設備,是電廠的心臟,實在走不開呀!”父親擦了一把眼淚,緩緩地說:“自古忠孝難兩全,電廠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孰輕孰重,爸爸明白吶!”等父親病情稍有好轉,他又立馬登上返回南疆的列車。

  ——程金剛的兒子,如今已經18歲了,馬上面臨高考,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很重要,而他一直在工作現場,專注于職工技能培訓和項目技改,很少回家。妻子氣的給他打電話,讓他關注孩子教育。兒子也在電話里也在反問:“我究竟重不重要,你到底還管不管我?”程金剛安慰罷妻子,又哄兒子,可等到妻子質問:“說了半天,你到底回來不回來?”他猶豫片刻,還是說到:“兒子高考,還有其他成百上千的考生需要高考期間供電正常,你說,我現在的崗位應該在哪里?”。

  五大三粗的辛龍,是程金剛帶出的徒弟之一,提起師傅,他說:“師傅是內柔外剛,他在浙江學習,半夜三更睡不著,給我打電話,先問鍋爐運行情況,末了還悄悄說,后天是你師娘生日,別忘了替他買個生日蛋糕送過去!”

  如今,身為副總工程師的程金剛,還是一如既往的勤奮實干,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沉重,要想實現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扭虧增盈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書寫著自己無悔的人生,為一師電力的發展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來源:兵團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