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應林
村支書為民辦實事 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敬業奉獻
山西省
2019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郭應林,男,1958年1月生,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龍泉鄉連壁村人,199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任村主任,2008年至今任黨支部書記,20多年來他和兩委一班人,齊心協力,積極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做好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領群眾走上了致富路。在此期間多次被評為“縣勞動模范”、“市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十佳杰出優秀黨支部書記”、“省勞動模范”、“最美村官”“最美扶貧人”等。

  一、解難題,辦實事,樂民心

  歷年來連壁村人畜吃水比較困難,全村一直依靠幾口老井,天不亮就要走兩三里山路去排隊擔水,村民洗臉用過的水還要積攢起來喂養牲畜;天氣干旱的時候,人畜吃水更加困難。吃水難問題嚴重影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更阻礙了連壁村的發展。1997年他發動在外的村民捐資,有勞動力的村民集資投工解決吃水問題。在施工期間,資金不夠了,他就拿出自己的積蓄先墊付上,并積極跑動爭取鄉政府和水利部門資金支持4.8萬元。經過5個月的努力,總共投資15萬元,為連壁村鋪設了8000米管道,建立水池兩座,為村民安上了自來水,解決了困擾全村幾十年的吃水難問題。

  連壁村位于左權縣西南20公里處,群山環繞,晴通雨阻,村民出行相當困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連壁村交通滯后的真實寫照。2003年為解決行路難,郭應林同志積極申報公路建設項目,采取“政府補一點、社會幫一點、群眾籌一點”的辦法,多方籌措建設資金。他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廣泛調動群眾修路的積極性,經過半年的艱苦努力,共投資260萬元,修建了11.4公里的水泥路。2015年,又完成投資1800萬元的9公里村道路項目。2016年,完成150萬元的4.5公里核桃園砂石路面專用道路。解決了群眾出行難、農用物資運輸難、農產品交易難等諸多問題。

  二、謀發展,求突破,富民心

  曾經的連壁村,大山環抱,荒涼貧瘠,耕地面積只有1800畝,可利用的荒山荒坡卻有1.5萬多畝,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脫貧致富更無從談起。從小窮怕了的郭應林,下定決心,一定要帶領大伙兒改變恓惶的日子。2006年,通過市場考察結合連壁村的實際情況,瞄準了小雜糧種植。有了這個想法之后,他說干就干,刻苦學習,科學發展,被評為左權縣“科學技術指導員”,在雜糧種植方面發揮自己的職能,應用新技術、種植新品種,同時引進龍鑫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體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積極種植小雜糧。2010年10月連壁村1800畝耕地全部被認證為有機種植基地,現在被國家農業部認證有機基地2600畝。公司加農戶加基地的模式實現了種植戶的增產增收,村民逐年增產增收20%以上。

  三、繪藍圖,勤實踐,得民心

  2003年他自己栽植了2畝核桃樹,2006年掛果,2008年進入豐產期,平均畝收入達到了3000元,他自己收益增加以后,不忘向群眾傳授經驗,經過幾年帶動,50%農戶的畝產核桃收入達到了2500元。從2012年開始至2015年,憑著一種愚公移山的精神,走著一條半集體化道路,用了4年時間,投資一千萬元,建成了三千畝核桃間作雜糧藥材產業基地,種植核桃樹8萬多株,達到人均核桃林15畝,創造了農村集體經濟破零新模式,同時給周邊十多個村的村民提供了務工收入。近年來,連壁村充分利用荒坡溝坎實施“兩園”建設,開發核桃園3000畝、中藥材園2000畝,2018年,帶動本村村民及10多個村的50余戶貧困戶、100余村民務工增收,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在郭應林的帶領下,連壁村的日子紅火起來,在外務工的年輕人開始回流,集體經濟壯大,產業興旺、群眾幸福。2016年,連壁村實現整村脫貧。昔日大山里貧窮的小山村,終于甩掉了窮帽子,走上了同步小康的康莊大道。

來源:山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