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鄉村教師兌現承諾 16年堅守“水上學?!?/div>
敬業奉獻
江蘇省
2019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個人簡介:王英,女,1963年出生,55周歲,1983年參加工作,扎根鄉村教育35載,1983年至1994年最先在灌云縣伊蘆鄉罘山小學任教,1994年至2010年堅守在“水上木船小學”扶輪村小工作,在流動木船船艙里為船民子弟艱苦教學,是船娃的“守護神”。2010年至今任灌云縣益海助學中心主任,擔任全縣125名孤兒的集中供養工作,是125個孩子的王媽媽。她先后榮獲了“全國教育系統道德建設標兵”“江蘇省十佳師德模范”“江蘇省‘五一’勞動模范”“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最美港城人”等50多項榮譽稱號。

  事跡簡介:今年55歲的王英出生在農村,生長在農育系統道德建設標兵”“江蘇省十佳師德模范”“江蘇省‘五一’勞動模范”“堅持扎根在最落后、最貧窮、最偏僻、最艱苦的農村小學,一干就是36年。一路走來,她是船民子弟的“守護神”,如今更是一百多名特殊孩子的媽媽,老師可以退休,可媽媽永不退休。她以自己的敬業之心、寬容之心和仁愛之心譜寫了生命華章;淳樸無華的笑容、春雨潤物的話語、蕩氣回腸的事跡震撼人心。

  一個承諾:為了兌現一個孩子的臨終遺言,她堅守16年

  王英,曾在教學條件、教學環境很差的“水上學?!薄嘣瓶h扶輪村小工作了16年。期間,這所學校所有學生都親切地叫她“王媽媽”,這里的學生90%是船民子弟,是留守兒童。刮風下雨她家經常有十多個學生吃飯,一張大床上經常擠七八個學生睡覺。平時,她經常到親戚家收集小衣服,拿回家清洗干凈,曬干疊好留給這些學生們穿。這所小學只有一條流動的木船,一口船艙就是教室,這樣異常艱苦的教學環境下堅守,只為實現對一個孩子臨終遺言的承諾。那是1997年的冬天,她班上的學生留柱身患重病轉進了市人民醫院。王英走進病房的時候,只見留柱雙眼緊閉,臉色灰暗,鼻孔里插著氧氣管,躺在病床上一動也不動。王英強忍著淚水,輕輕地拍著留柱的肩膀,小聲地說:“留柱,王老師來看你了……”這時,孩子睜開了眼,頓時露出了笑意,緊緊地抓住王英的手,激動地說:“王媽媽,你真好!下學期,我妹妹就升級到你班了,你可千萬不要調走??!……”王英含著眼淚堅定地告訴留柱:“王媽媽不走!”時隔不久,死神奪走了留柱幼小的生命。王英為了孩子的臨終心愿,為了一句諾言,在這里堅持工作,一干就是16個春秋。其間,也有不少人曾多次勸她調走,她卻堅定地說:“人不能失信,我已答應了留柱。你不來教,我不來教,船娃誰來教?”

  16年間,她每年都要從自己微薄的工資里拿出一些錢為學生買衣服、買獎品;如今,她已經記不清自己資助了多少名孩子完成學業,但她清楚地記得其中已有30多人考上了大學。

  一種缺憾:對親人的虧欠,分明是汗水和淚水蘸寫的華章

  在歷史的長河中,30多個春秋的路也許并不算長,但王英所走的路,一頭連著花果飄香的“三伏”,一頭連著風霜月雪的“三九”??崾顕篮?,艱難心酸,都是一個人默默吞下。

  那年,父親病重從鄉下衛生室轉到縣醫院治療。當時王英不僅帶畢業班語文課,兼任班主任,而且家中還寄養了三個留守兒童。老父親住院兩個月,她只見過兩次面。再回自己老家看望父親,還未進村莊頭,她就聽到姐姐們那嘶聲裂肺的哭聲,當她揭開蓋在父親臉上的白紙時,心如刀絞……這是她在父親生病后與父親見的第三次面,也是最后一次面。

  她的婆婆擔心王英,就經常當著她的面又心疼又責備:“你看看,忙成這樣哪里還能顧上自己的家?你的身體累垮了可怎么辦?”提起過去的付出和委屈,王英淚如雨下。但是王英心里有愧而無悔,心有小家更懷著大愛。

  一份堅定:為了讓孩子改變命運 是愛與責任的堅守

  2010年,經考察,新加坡嘉里(益海)集團總裁郭孔峰董事長欽點她做益海助學中心孤兒的“媽媽”。從此,她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日,24小時跟蹤服務每一位孤兒,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學業輔導,事無大小,她都悉以教之、愛之。

  這些孩子剛來益海學校時,由于他們長期缺乏母愛,心靈深受創傷,性情難免有些古怪,不適應集體生活,常常是“丑態百出”,大的不團結,小的愛哭鬧,不懂規矩,不懂禮貌,有的還尿床,有的滿頭是虱子,有的會偷東西,真是煩神啊。王英知道,如果放棄這群失去母愛的孩子,將來他們就是社會的負擔,自己將成為歷史的罪人?;谶@個認識,王英平時充當“三個”角色,即充當“媽媽”,以愛心拉近師生之間距離;充當“心理咨詢師”,疏導孩子的心理障礙;充當“保姆”,讓孩子享受家庭的溫暖。王英不僅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到。她平時每天和孩子們一起吃住,一起游戲,一起溫習功課,一起走進課堂上課。晚上8點40關燈,王英還要逐一檢查宿舍,夜里12點左右還要起床檢查,由于地處偏僻鄉村,位于大山的后面,無遮無擋,夏季炎熱異常,冬季寒冷刺骨,加之周圍遍布水稻農田,使得夏日的蚊子又大又多,給孩子們夜晚的就寢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可惡的蚊子無孔不入,只要是孩子睡姿不好,靠近蚊帳,蚊子那長長尖尖的嘴就會透過蚊帳叮咬孩子,為此,炎熱的夏夜王英總是要起來數次給孩子們掖好蚊帳,給孩子們糾正睡姿,不讓一個孩子被蚊子叮咬一口;寒冷的嚴冬,孩子們一不小心蹬了被子就會導致發燒感冒,有幾個孩子因為從小無人照料,生活起居不定,有尿床的毛病,萬一錯過了喊他們上廁所的時間就會尿濕了床鋪,所以夜晚更是不敢睡個安穩覺,還要用手摸摸每一個孩子的額頭,看看有沒有孩子發燒,早上5點50準時叫孩子們起床讀書跑步鍛煉身體。

  2012年,第一批孤兒入住益海學校,面對全新的生活環境,陌生的面孔,許多孩子的眼神中滿是不安與惶恐。一個叫歡歡的小女孩,把自己關在宿舍的衣柜里怎么也不出來,好不容易哄她開了柜門,只見她用床單把自己裹得嚴嚴的,縮在柜子里瑟瑟發抖,小臉蛋上淚水橫流,邊抽噎邊斷斷續續地說:“人家都說……來這里的……是沒人要的孤兒。我……不是孤兒,我還有……爺爺,我要回家?!蹦且豢?,王英的心都碎了。她深知,孩子心靈上的創傷,必須用母愛才能撫平。

  2015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天氣特別寒冷,她在檢查宿舍時,發現4個孩子發燒,她連夜帶孩子去醫院,通宵陪護著孩子,一夜沒有合眼。第二天晚上10點多檢查宿舍,發現中午掛過水的小濤額頭滾燙,她又抱起孩子,趕到醫院……等孩子掛上水,慢慢退燒了,王英懸著的心才慢慢平靜。小濤依偎在王英懷里掛水蘇醒后說:“王媽媽,您辛苦了!”旁邊的人這才知道他們不是母子……

  為了更好管理教育好這些孩子,王英絞盡腦汁,既讓孩子愛上這個新家,真正把這里當成是自己的家,同時又要有嚴明的家教家風,讓一百多個孩子爭做家中好兒郎,益海之家里開設了愛心超市,結合孩子平時生活學習,采用給孩子發積分卡,每周一總結,憑借自己的積分去超市領取自己心儀的物品,這樣讓孩子足不出戶也可以去逛超市,并增強了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把自己的衛生床鋪物品整理的井井有條,鍛煉了自己的自理能力,如今助學中心每個孩子的房間看了的人無不稱贊。為了能讓孩子們的周末和課余時間能過得有意義,王英請來了音樂老師,樂器老師,舞蹈老師,美術老師,讓孩子們的周末能接受藝術的熏陶和特長的提升,如今中心有兩個孩子進入連云港藝校專攻中國舞專業,笛子班進行得如火如荼,助學中心成立的民族樂隊成為了灌云縣首支民樂隊,并多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孩子們有了展示自己的舞臺,臉上更是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家中的孩子學會了在自己的小菜園里種菜,給菜園澆水施肥,王媽帶著孩子們在菜園里拔草,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每年中心的餐桌上孩子們品嘗著自己和王媽媽親手勞動的成果心中滿滿的喜悅,家意更濃,愛意更深。

  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走進灌云,益海學校王英媽媽關愛125個孤兒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有口皆碑.王英的兒子有一次開玩笑說:”媽媽,如今加上我您就有一百多個孩子了,估計是世界上最高產的媽媽啦!”

  如今,孩子們來到益海助學中心快7年了,他們已經把益海學校當成是自己的家,把王英當成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有一次,初中畢業的鑫鑫即將遠赴市區讀高中,在臨行前他一把抓住王英的手,跪下來咚咚咚地磕了幾個響頭,淚流滿面地說:“王媽媽,我馬上就外出讀書了,您永遠是我的媽媽,這里永遠是我的家?!?/p>

  情義連云海英紅,胸有大愛譽神州。2014年,中央電視臺實地采訪了益海助學中心,專題報道《熱線12》善行2014——王媽媽的“大家”,多角度集中報道灌云縣孤兒集中供養新模式。王英,黃海灘頭的一株海英草,正以她獨特的神韻綻放出美麗的光華!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