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銀
地質勘探員扎根一線40余載 創新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敬業奉獻
安徽省
2019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朱恒銀,男,漢族,1955年11月生,安徽省地礦局313地質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事跡簡介:朱恒銀從事地質鉆探第一線野外工作43年,憑借自身不懈的努力奮斗,從一名普通的鉆探工人成長為全國知名的鉆探專家,并當選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成為我省首位“大國工匠”。領銜開展的深部鉆探攻關項目,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成果在國家深部找礦、科學鉆探、海洋鉆探中推廣,產生了數千億元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領跑業界 貢獻突出

  扎根在皖西紅色土地上的一名地質鉆探人——朱恒銀,他從事地質鉆探第一線野外工作43年,憑借自身不懈的努力奮斗,從一名鉆探工人成長為全國知名的鉆探專家和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一路走來,他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地質三光榮”精神為動力,勇于探索創新,不畏艱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將我國小口徑巖心鉆探地質找礦深度從1000m以淺推進至3000m以深的國際先進水平,成為我國深部巖心鉆探的領跑者。

  他走遍了安徽深山、峻嶺和平原,并轉戰祖國南北。43年來,先后參加了安徽大別山、皖南、皖東、皖北多個地區的鐵、銅、鉬、金、鉛鋅、煤及新型能源等大型和特大型礦區的地質鉆探工作,在鉆探施工中,解決了復雜地層、堅硬地層、易斜地層鉆孔護壁、取心、防斜、鉆進效率等技術難題。他親手設計施工近千個鉆孔,完成地下鉆探工作量約50萬米,創造了沒有報廢一個鉆孔的奇跡。在大別山深處金寨沙坪溝深部勘探,通過鉆探驗證了一個單礦體儲量世界第一的特大型鉬礦床;在霍邱鐵礦老礦區深部勘探中,增加約20億噸鐵礦儲量,居華東第一,為地質找礦的突破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勇于創新 攻關克難

  他在風華正茂時,參加了“六五”、“七五”國家和省部級多項地質鉆探科研項目,在1000m深孔中,實現了地下鉆孔軌跡“導航鉆進”,解決了陡礦體、異型礦體、地表障礙物下部無法勘探礦體等技術難題,并將這一技術在全國進行了廣泛地推廣與應用。

  他憑借精湛的專業技術,帶領團隊服務于社會,承擔了多地區的地面沉降防治、水庫壩體安全位移監測、礦山尾砂充填等高難度工程。采用特種技術完成了上海地鐵4號線隧道涌水、涌砂地面塌陷重大事故的搶險工程,被贊譽為“安徽地質神兵”。

  進入21世紀,他領銜開展了“深部地質巖心鉆探關鍵技術方法研究”項目攻關,歷經10余年,突破了制約3000m深部地質巖心鉆探的技術瓶頸,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填補了國內空白,其成果在國家深部找礦、科學鉆探、海洋鉆探中進行了推廣應用,產生了數千億元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并能不斷探索解決問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鉆探技術奇跡:

 ?、倮眯】趶揭簞勇輻U鉆配合定向監測技術及施工工藝,實現了鉆孔軌跡“導航”鉆進。首創在1000m以深鉆孔中,施工多分支羽狀鉆孔和一孔中七個不同方向的傘狀分支孔紀錄;同時,研發的垂直孔高精度微量糾偏定向技術,將垂直鉆孔軌跡控制在3cm/100m水平偏距之內;

 ?、谘邪l的三重管單動隔水取心鉆具,首創松散地層采取不擾動原狀巖心樣的技術突破;

 ?、鄄捎眯滦图蓜撔履K化思路,設計出分體塔式全液壓動力頭3000m鉆機,研發了高強度繩索取心鉆桿,首創2706.68m小口徑(Ф76mm)繩索取心孔深紀錄;率先建立了3000m深部巖心鉆探工藝技術體系;

 ?、苎邪l了大直徑加重管密閉和常規繩索取心互換雙作用鉆具,首創Ф152mm頁巖氣鉆探繩索密閉取心2328.18m孔深紀錄;

 ?、菅邪l了適應深孔低轉速條件下的金剛石鉆頭,使鉆頭壽命提高約2倍,效率提高1.5倍以上;

 ?、蘼氏葘底质饺般@孔攝像技術應用于深部找礦,結合研發的孔底電動恒壓巖心定向打印系統,解決了單孔中確定巖礦層產狀、結構及礦脈延伸方向的預測技術難題;

 ?、哐邪l了一套集多功能于一體的鉆孔設計與軌跡動態監控系統,為地質鉆探工作者提供了幫手和支持。

  鉆探成績 碩果累累

  花甲之年,朱恒銀依然堅持在鉆探一線,仍在為鉆探技術可持續發展孜孜不倦地努力著?!笆濉逼陂g,作為首席專家承擔著安徽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頁巖氣勘探鉆探關鍵技術方法研究》及省自然資源廳《安徽深部鉆探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部《安徽深部金屬礦立體探測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2018年度,立項研發了《5000m自動化、數字化多功能電動變頻鉆機》,為推進國家深部資源能源勘探提供技術支撐。

  他創建了由全國能源化學工會、安徽省總工會命名的全國勞模示范性創新工作室。近年來,通過這個平臺,培養出破格晉升正高級工程師3人、高級工程師5人、工程師10余人,鉆探機班長40余人,其中6名鉆探技師,2名省部級能工巧匠。1人獲全國鉆探技能大賽銀獎,1人獲中國地質學會金羅盤獎、安徽青年科技獎、安徽青年五四獎章,2人獲安徽省江淮工匠、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2人榮獲安徽省政府津貼。  

  他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獲國家專利14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40余篇。榮獲了安徽省“十大新聞人物”、安徽省優秀專家、安徽省創新爭先獎、全國地礦系統“十佳科技工作者”、國土資源部“十一五”、“十二五”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十佳最美地質隊員”、全國勞動模范、地質領域最高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等多項榮譽稱號。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43年來,朱恒銀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追求理想、愛崗敬業、崇尚科學、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勞模+工匠的品質,譜寫出輝煌的人生篇章。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