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貴
七旬老黨員堅守鄉村50年 甘當村民“120”醫生
敬業奉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19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徐長貴,男,漢族,甘肅威武人,1946年生,中共黨員。1967年參加醫療衛生工作,現任新疆博樂市小營盤鎮衛生院中西醫主治醫師。

  徐長貴從“赤腳醫生”到“鄉村村醫”,又從“鄉村醫生”到衛生院主治醫師,幾十年來,扎根基層,在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守護著群眾的健康。憑著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祛病,排憂解難,出診、搶救從不收費,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贊譽。

  兒時的徐長貴生活在甘肅省武威市天??h原祁連公社老虎溝大隊,那個大山溝人窮地偏,看病十分困難,“醫生夢”在幼年的徐長貴心中萌生。1967年,徐長貴如愿以償,衛校畢業后回到家鄉,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赤腳醫生”。不論白天黑夜,不管哪個鄉親有了病,他總是隨叫隨到,這一干就是11年。他不斷學習,提高醫術,親自主刀開展中小手術,使中小疾病不出大隊就能得到救治,成為一名遠近聞名的大夫。

  1977年,徐長貴落戶新疆博樂市小營盤鎮巴爾托哈村(原五大隊)。他依然堅守著“白衣天使”的使命,默默為百姓服務。在為百姓看病的同時,還積極主動的配合村委會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大力宣傳衛生知識,開展三管五改,滅蠅滅鼠,制定衛生公約,按時按量為群眾接種疫苗,建立接種卡,杜絕了傳染病的發生。為積極響應國家的新政策,他帶頭創辦合作醫療,開展家庭病床,不管白天黑夜隨叫隨到。建立家庭病歷檔案,方便了群眾看病難問題,鄉親們都親切地叫他“120”醫生。他積極與當時的國營藥材公司建立友好合作關系,以正規渠道訂購低價藥品,極大地降低了群眾看病治病的成本,先后為低收入和困難戶減免醫療費3萬多元。

  徐長貴不僅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還是農村致富領路人,先后擔任村出納、會計、專職書記等職務,帶領廣大村民科技致富。在他的帶領下,村民思想解放了,大力發展養牛、養羊,養魚、養家禽等第三產業。出去跑出租、經商、開餐館、商店、興辦皮鞋廠等,村隊每年都超額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生產任務,連續三年被評為先進黨支部、先進村隊。村民富了,村集體的凝聚力更強了,徐長貴還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優秀黨員接任村里的各項工作,他自己仍默默堅守行醫治病的老本行。雖然獲得了諸多榮譽,家里的牌匾、證書、錦旗都可以搞榮譽展了,但徐長貴始終堅信,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他先后三次放棄進修拿編制機會,放棄了競選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的資格,心甘情愿一輩子為鄉親奉獻,他說:“百姓需要我,他們對我的信任就是我至高的榮譽”。

  1997年,徐長貴調至博樂市小營盤鎮衛生院工作,說起這些年的堅守,他感慨道:“鄉親的病不能耽擱片刻,一分一秒都牽動我的心,即使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電話,一聲敲門聲,就表明他們在召喚我,需要我的幫助。這已經成了我的習慣,并深深地融入我的生活中?!钡芥傂l生院工作以后,徐長貴仍然心系鄉村百姓,堅持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到周邊村隊義務出診。徐長貴的醫療業務工作量占全院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為小鎮醫院的名望與創收做出了重大貢獻,遠近的十里八鄉都知道小鎮醫院有個醫術高超的徐大夫。

  從醫50年來,徐長貴堅守基層,默默奉獻,始終將百姓的健康安危放在心間。如今年到花甲,孩子們都已經搬到城里居住,但他卻舍不得離開這個小鎮,舍不得離開需要他的父老鄉親,問他堅守的原因,他只淡淡地說了一句:“醫生一旦少了一點無私,那么病人就多了一份危險?!?/p>

  這就是被鄉親們親切地喚作“120”的鄉村醫生,他用整整50年的青春歲月守護著鄉親們的健康,譜寫著“白衣天使”的贊歌。

來源:新疆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