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鑫
花甲老人自費創辦博物館供人免費參觀 10萬件紅色藏品贈政府
敬業奉獻
安徽省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鐘鑫,男,漢族,1950年9月出生,現任安徽省紅色收藏研究會副會長,淮北市黨史辦特聘黨史專家人才庫專家,并擔任淮北市濉溪縣韓村鎮小李家紅色博物館、渠溝鎮鐘樓知青館、鐘源閣紅色文化博物館、鐘源閣民俗文化博物館館長。

  事跡簡介:30多年以來,鐘鑫深入研究中國共產黨黨史和中國革命史,收集了一大批紅色史料及文物,為搶救革命文物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憑借費盡半生心血收集的10萬件藏品,建起了四所博物館并堅持免費開放,至今已吸引25萬人次慕名前來。

  30余年奔波紅色之路  他實地尋訪黨的光輝歷程

  在淮北市濉溪縣韓村鎮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小李家,有一座擁有價值5000萬元、藏品3萬余件的紅色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吸引著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博物館的館長名字叫鐘鑫,今天68歲,干練、爽朗、有活力。他是全國紅藏界的知名人物,安徽省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還被淮北市黨史辦特聘為黨史專家人才庫專家。目前,他管理運營四所博物館。濉溪縣韓村鎮小李家紅色博物館、渠溝鎮鐘樓知青館為政府投資興建,館藏所有紅色藏品均為鐘鑫個人提供;而淮北市鐘源閣紅色文化博物館、鐘源閣民俗文化博物館為鐘鑫個人投資興建并提供個人收藏的紅色藏品。

  對紅色文化,鐘鑫有著特殊的情結。他80年代留職停薪下海經商,掙下了數千萬元家產。用他的本人的話說,就是“半生經商,半生收藏,紅色情懷永不忘”。30多年來,他跑上海,去廣州,闖江西,奔西安,尋訪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史,深入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從投身革命洪流、領導工人運動、武裝奪取政權、二萬五千里長征,到在抗日戰爭時發展壯大、打敗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的光輝歷程。

  紅旗,紅軍,紅纓槍,紅領巾,紅袖章……鐘鑫認為,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人帶領著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先進文化,是中國文化之瑰寶,中華文化之奇觀。為了將其發揚光大,他對革命歷史文化的搜集、保護、整理、研究幾乎是傾其所有,用30年的時間,收藏了幾乎能概括中國共產黨自建黨初期、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初期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光輝歷史的藏品達10萬余件。

  20多場紅色文化展覽  參與創作大量紅色作品

  鐘鑫認為,收藏紅色文物,對搶救革命文物有著不可替代的貢獻,更是對社會的一種獨特回報方式。

  從2011年開始,鐘鑫在淮北市博物館、徐州藝術館和宿州市博物館舉辦了紅色經典油畫、國畫展覽等紅色藝術品專場展覽20多場。2007年,他組織全國美展金獎獲獎畫家劉克寧、張北云等,歷時五年時間到毛主席詩詞發生地,大革命時期和長征線路上采風寫生,精心創作了《毛主席詩意畫三十六幅》,用筆墨記載了中國革命的輝煌篇章。    

  2013年,鐘鑫開始潛心發掘淮北革命歷史重大事件和名人軼事。他聘請江蘇省美協理事、江蘇省油畫協會理事魏魯寧,北京中國畫創作院院長劉克寧,深圳八一畫院院長劉華龍等,歷時三年時間、投資600萬元,創作了淮北市重大歷史題材油畫《渠溝大屠殺》《淮北騎兵團》《血戰小朱莊》《雙堆戰役》《人橋》《劉開渠》等作品,收藏于鐘源閣紅色文化博物館內,供民眾免費欣賞。

  10多年來,鐘鑫踏遍了淮北市所有革命遺址,尋訪了淮北黨組織從1924年成立、發展、壯大的足跡,搶救性挖掘出革命歷史文物上千件。他還先后到宿州、商丘、渦陽、亳州等地黨史辦、檔案室以及和淮北有關的周邊地市博物館,獲得上千幅的老照片和十幾萬字的文史資料,整理出一整套的共產黨淮北發展史和黨組織沿革表以及“抗戰在淮北”“淮海大決戰在淮北”等系列重要文字圖片和資料。

  25萬余人次慕名前來  他將紅色情懷做到極致

  目前,鐘鑫正在搜尋整理“淮海戰役支前紀念館”的相關藏品及資料,并準備在明年投建“淮海戰役支前紀念館”。

  “忠于人民忠于黨,終身宣傳正能量”是鐘鑫的座右銘。為了買下淮南老畫家陳玉先的一幅《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他賣掉了兒子在合肥的住房;為了收購一位收藏家的淮海戰役戰場遺物,他一口氣賣掉了六套房產。為了收集、購買紅色藏品,有段時間他甚至成了居無定所的“負翁”,搬到博物館里居住。

  鐘鑫認為,紅色博物館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國人情感,培養民族情懷的重要陣地。而私人建立一系列宏大的博物館,是一件空前絕后的事,除了要有足夠的金錢,還要有完美的理想主義,要無私無畏不怕孤獨奮戰、舍私利成大義。

  為此,鐘鑫一直在默默付出、砥礪前行:截至目前,他創辦的博物館已接待游客25萬余人次,其中黨員2萬余人次,大專院校、中小學師生約10萬人次,在引導青少年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對祖國的高度責任感和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獻身精神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