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國
農技員不忘初心扎根農村30載 推廣農技知識真情服務三農
敬業奉獻
安徽省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個人簡介:陳先國,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襄安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

  事跡簡介:30年前,陳先國剛從大學畢業,正屬春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年紀,但他卻一頭扎根基層、扎根農村,孜孜不倦地推廣農業技術,用知識和汗水為農民鋪就致富路;如今,他依舊沒有離開這方熱土,而是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用自己的所作所為踐行著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宗旨,始終保持一名基層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本色,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汪洋副總理親切接見。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學的又是農業。我將用我的畢生所學,為這片土地,以及那勤勞善良的鄉親們奉獻我的一切,哪怕是一生?!笔前?,人的一生有幾個30年。30年前,陳先國剛從大學畢業,正屬春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年紀,但他卻一頭扎根基層、扎根農村,孜孜不倦地推廣農業技術,用知識和汗水為農民鋪就致富路;如今,他依舊沒有離開這方熱土,而是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用自己的所作所為踐行著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宗旨,始終保持一名基層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本色。他就是無為縣襄安鎮農業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高級農藝師陳先國同志。

  服務三農,做農民朋友的貼心人

  剛剛幫助種糧大戶胡先文解決好水稻苗床爛秧問題,這邊程才大戶又來電話,“陳主任,我家水稻田雜草太多,不知怎么化除,有空來看看”。記得他家去年就是錯過化除最佳時期,損失不少,這事馬虎不得,陳先國立馬騎車,到田查草齡、草相,制定好化除方案?!坝欣щy,找陳主任”,這是在無為縣襄安鎮的種糧戶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們知道,在農業生產關鍵季節,陳先國從不關手機,只要有困難,不管上班期間,還是周末節假日,只要一個電話,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都會第一時間趕來。

  只要為了農業,陳先國都傾心相助。2016年7月,無為縣遭遇嚴重洪災,種糧大戶沙開龍,受洪水影響,家中水稻絕收面積達200多畝。為了幫助他搞好生產自救,陳先國一方面冒著高溫天氣,泡在田里,對補植的200多畝水稻進行一對一指導管理。一方面用自己的工資擔保,幫他快速申請了貸款,解決了災后重建部分資金問題。沙開龍感激地說:“今年災情這么嚴重,多虧了陳主任及時指導和幫助,絕收田塊全部補種上了晚稻秧苗,挽回損失20多萬元,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30年來,像沙開龍這樣接受過陳先國幫助的種糧大戶,在當地還有很多很多。陳先國也為此付出了難以估算的時間和精力。

  從事農技工作以來,陳先國的足跡遍布全鎮11個村1個社區,接受咨詢、田間指導上萬次,培育各類種植專業戶500余戶。田間地頭,處處留下了他的汗水和印記。春耕忙于推薦農作物優良品種,監督農資質量;夏季奔波于田間地頭,觀察莊家長勢,指導病蟲防治;秋天做好測產記錄,開好現場會;冬天又要為農民開展科技培訓,一年四季都能見到他忙碌疲憊的身影。農戶都說:“陳先國真是我們的貼心人呀?!比缃?,為了幫助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扎實做好“精準扶貧”,陳先國比過去到戶指導得更勤,付出的心血更多。

  踐行宗旨,做愛崗敬業的好表率

  時光倒回到1988年7月,陳先國剛從南京農業大學畢業,年輕的他意氣風發,一心想用自己所學大展身手,做出一番大事業。但接到組織上分配去襄安區農技站工作,讓他的滿懷豪情涼了半截。當時社會上有句順口溜:“遠看像要飯的,近看像掏碳的,到面前才知是農技站的”。作為好不容易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陳先國對這個選擇有些猶豫、彷徨,甚至動搖。

  記得他剛參加工作不久,這天他正在值班,一名村民滿臉大汗地跑來找他,說他家5畝多田水稻,莖稈普遍發枯,而且還向稻葉擴展,這可是我家全年的收入呀??此麧M臉焦急的神情,陳先國二話沒說,立即隨該村民徒步幾公里,到田診斷,通過他指導防治,控制住了病情,減少了損失,全家感激涕零?!斑@里太需要農業技術人員了”,他們多么渴盼農業致富呀,也就是從那時起,陳先國便默默地定位了人生目標:扎根農村,為廣大農民服務一生,奉獻一生。

  決心雖然有了,但做起來并不容易。面對當地農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學習能力較差的實際困難,陳先國深深地思索,如何提高他們農業技術水平。經過不斷地實踐、積累和探索。他終于找到了一套農戶易于接受的教學指導模式。在他看來,作為培訓農民的教師和農業科技入戶指導員,不但會講,還要會做。為此他平時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學深學透。對尚需推廣的新技術、新理論、新知識、新概念,自己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特別是對新技術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然后再去傳授。給農民學員上課或指導時,陳先國從來不單靠書本理論,而是首先詢問了解大家的生產情況,幫他們總結在生產實踐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再上升到理論進行分析,加深大家的記憶。每次上課,他只講三分之二的時間,三分之一時間留給農民學員,有不懂難懂的地方,讓農戶有序的提問,自己則百問不厭??紤]到不少農民相對年齡較大,記憶力較差,文化較低,記錄較困難,每次陳先國都會提前印發科技宣傳資料,防止他們學后忘記。農戶們都夸:“這樣的教學,效果好,我們也記得牢” 。

  種田大戶沙開龍,從2011年回鄉承包100多畝農田,農技知識一片空白,在陳先國耐心幫助指導下,如今發展成為有800多畝農田、1座現代化育秧工廠的省級示范家庭農場。指導的科技示范戶,不僅自己增產增收,而且帶動了周邊戶學科學,用科學。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陳先國更是對他幫扶的3戶貧困戶做到“保姆式”服務,如他幫扶的百子村貧困戶胡長征,針對他有勞動能力,便鼓勵他承包了58畝農田種植優質水稻。從茬口安排、選種、施肥、病蟲草害防治逐一精心指導,2016年該戶人均收入達2萬元,當年脫貧。單位同事都說“陳主任真是我們的好表率呀”。

  勤勉務實,做強鎮富民的好參謀

  襄安是個有5萬多畝耕地的農業大鎮,要實現富民強鎮的目標,必須要發展現代農業。為體現自己人生的價值,發揮自己的專長,2001年,陳先國主動向鎮政府要求分工到最貧困的孫咀行政村,入村后,他一面完成分工干部的工作任務,一面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查研究,尋找解決農業效益偏低,農民增收緩慢的突破口。在了解到本地農民有種植席草的習慣,針對該村土地“圩崗互存”的現狀,陳先國向村委提出了圩田發展特色經濟作物-席草,崗地發展地膜早馬鈴薯的發展思路,并組織實施。

  2000年,陳先國開始主持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就襄安鎮現代農業的發展,他積極為鎮黨委、政府獻計獻策,制規劃、引項目。2002年他主持完成了的安徽省星火計劃“藺草引種、推廣與開發”項目{科計(2002)296號}、2014年的蕪湖市地方特色農作物--席草高產栽培集成技術試驗示范項目,這對襄安乃至無為發展特色農業和增加農民收入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陳先國的帶領和主持下,當地先后創建了水稻千畝高產示范片、部級水稻綠色增產模式萬畝示范片,小麥千畝高產示范片,油菜機直播示范片,并實施了土壤有機質提升行動示范,通過示范帶動來提升全鎮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主持單位工作以來,僅全鎮每年3萬畝水稻一項,17年共計增產2.2萬噸,增效0.44億元左右。面對佳績,陳先國并不滿足?,F如今,他又引導全鎮積極實施綠色增效、品牌建設、科技推廣、主體培育、改革創新“五大示范行動”,爭取打造一批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的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主體、示范園區和“一村一品”示范村,走“質量興農、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道路。

  扎根基層30載,披星戴月在農村。陳先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廣闊的農村大地上抒寫出一首壯麗的農業發展詩篇。他用自己的青春汗水澆灌出美麗的農業之花,在贏得廣大農民的衷心愛戴和尊敬的同時,更得到了上級業務部門的肯定。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術、勤奮的工作作風,以及無私的奉獻精神,陳先國連續多年獲得了縣農委、鎮黨委、政府表彰,如縣委“優秀共產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服務標兵、“ 蕪湖市農民滿意農技員” 、“安徽省農民滿意農技員”、“全國農業先進工作者”等諸多榮譽稱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汪洋副總理親切接見?!敖鸨y杯,不如老百姓的口杯”,雖然這是一句經常說起的話,但用在陳先國的身上,我們覺得恰如其分。在面對榮譽和贊譽時,陳先國始終認為這是自己應做的本職工作。其實,讓從事特色種養業貧困戶早日脫貧、讓農民滿意既是新時代賦予的基層農技人員歷史使命,更是他最高的人生價值。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