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萍
“老師媽媽”堅守苗鄉代課17年
敬業奉獻
海南省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2018年9月1日,坐在學校辦公室里的李少萍,等來了當天最后一位報名入學的孩子。一共3個孩子,這是瓊海市會山鎮加略小學當年的新生入學人數。李少萍有些失落,學生越來越少了,可是也隱約有著一絲欣慰,“以前的孩子們,有人走出去了,他們走出了大山,帶著他們的孩子?!?/p>

  在這座距離瓊海市區60公里的苗村,群山包裹之下,“走出去”意味著新的人生。這里的每個人,都擁有走出去的機會,只有李少萍,甘愿失去這種機會,而是選擇了一段18年的代課老師生涯。

  她當一群孩子的老師和“家長”

  開學第三天,加略小學的校園改造工程正在收尾,校門外堆了一些建筑材料。建筑工人汪小云剛來這里一個月,不得不和工友們住在學校一角的房間里,加快施工的進度。

  “學校有免費午餐,每天中午,她都幫孩子們洗手、打飯,中午照顧孩子們睡覺,平時還要上課,看她挺忙的?!边@是保姆還是老師?汪小云一邊扒著飯,一邊問早來幾個月的工友們。

  “她是校長?!惫び鸦卮鹜?,汪小云“啊”了一聲,放下了筷子,“從沒見過這樣的校長?!?/p>

  遠處的李少萍,并不知道工友們的對話。幫孩子們打完飯后,3歲的鐘季元哭著找到了她,嘴里嘟囔著“老師奶奶”。

  這所苗村里的學校,只有3個年級,外加學前班。5位老師,教著30位學生,全是村里的孩子。

  3歲的鐘季元還不太會自己吃飯,他只知道媽媽送他來讀學前班時,讓他跟著眼前這個和藹的“老師奶奶”。他不知道,媽媽也曾是這位“老師奶奶”的學生,那時管她叫“老師媽媽”。

  李少萍把鐘季元抱到懷里,拌好稀飯和肉菜,一口一口喂著?!昂貌缓贸?”李少萍用苗語問道。鐘季元點了點頭,停止了哭泣。

  李少萍的微信名字叫作“勿忘初心”。她在2008年入了黨,她愿意做“媽媽”,照顧關于這所學校的一切。

  這座位于大山深處的村子,距離瓊海市區將近60公里,要翻過幾座大山,爬過幾乎30度的山路,才能到達。萬泉河上游從這里流過,村里人常開玩笑,站在村尾的山頭,向北踏一步是瓊海,向南踏一步,就到了瓊中。這里的環境閉塞,教學管理,卻并不落后。

  中午12點整,就寢鈴響起,李少萍把孩子們一個個“趕”進宿舍,安排好床位,抱著幾個學前班的孩子,直到把他們全都哄睡著,才悄悄從宿舍里走出來。下午兩點半,她還有課要上,趁著中午的間隙,她要把教室打掃一下。

  “孩子們睡醒就來不及了?!辈怀鏊?,下午兩點,學前班的孩子們醒了,哭聲在宿舍里此起彼伏。李少萍趕緊進去安撫,拜托下午沒課的老師照顧,又匆忙踏上了一年級教室的講臺。

  在方寸之間的講臺上,李少萍能夠感覺到親切,這里是她向往的地方,也是她最大的理想。

  高考前夕放棄參考  毅然選擇回村當老師

  8月8日,村里一位孩子考上了一本院校,邀請李少萍參加升學宴。學校正在進行基建改造,她走不開,只能由丈夫代替。丈夫韋學義著急地說:“很多孩子都在,都想見見你?!崩钌倨歼€是笑著搖搖頭。

  她知道,孩子們想看看“老師媽媽”。她也明白,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孩子們已經擁有了她當初未能觸及的未來,即將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李少萍的人生,始終留在這里,即使被學前班孩子叫作“奶奶”,李少萍也不過36歲。在加略村委會,她這個年紀的女人幾乎都難以小學畢業。

  那時,李少萍的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老校長蔣明深看在眼里,告訴李少萍的父母,一定要堅持下去,能夠考出大山,就別再回來。

  “以前讀書太苦,出村只有土路,上中學只能走到15公里外的路口坐車?!泵總€清晨和傍晚,李少萍背著書包,默默走在鄉間小路上。為了送她上學,父親借錢買了全村第二臺摩托車,風光的背后,是對女兒的期盼。

  村里人都說,李少萍的命好,早早出去讀書,以后一定不會回來了。

  命運卻在悄然發生改變。那一天,為了接她回家,父親冒著大雨趕去學校,在濕滑的土路上,車子重重地摔在路邊??粗聿羵母赣H,李少萍流著淚,咬牙做了一個決定。

  放假回村,李少萍回到加略小學,找老校長聊天。她說,她想當老師。老校長笑著,連連說“好”??粗吲d的神情,李少萍把沒說的話咽了回去——她想回村里當老師。

  在老師和家人的支持下,李少萍接連就讀龍江中學和東太農場中學,2000年夏天,她坐在高三的教室里,準備沖刺高考。不出意外,成績優異的李少萍,即將考上大學,即將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加略小學,卻在風雨中飄搖。位置偏僻,條件落后,代課老師的身份,始終留不住人。村里的孩子,眼看就要沒有老師。

  高考前夕,李少萍的父母告訴她,老校長來過家里,樣子很為難,“托我們問你,如果發揮失常,沒有考上大學,愿不愿意回村當老師?”聽完這句話,李少萍的眼前一亮:“我愿意!”這是她的理想,她不愿再等,甚至是眼前的高考。

  回到學校,老師和同學都在勸她,她卻執意辦理了畢業手續。在老師和同學的嘆息聲中,在村里人驚訝的目光里,早早考出去的李少萍,早早回到了村里。18歲的她,拿起了教鞭,成為一名大山里的代課教師。

  工資很低生活艱苦  為了孩子她不舍離開

  如今中學同學聚會,李少萍迷茫地聽著大家聊起出國旅游,聊起手機支付,她全都不懂,覺得自卑。只有回到講臺上,一股自信不知從何而來,她才覺得找到了自己。

  韋學義還記得,剛結婚時,李少萍每月的工資只有500多元,那時,割膠一天就能掙到兩三百元。韋學義的父母和他攤牌,兒媳婦只是沒有編制的代課老師,應該放棄老師的工作,回到家里務農。

  “可是她不愿意?!焙屠钌倨颊勥^之后,韋學義得到的只是一句“想想村里的孩子”。加略小學最窘迫的時候,只有兩三名老師,他們就是全村教育的希望。如果沒有老師,這所學校也將不復存在,出村的路口都在15公里以外,這群山里的孩子將去哪里上學?李少萍不敢想象。

  和老人的溝通,最終不歡而散,夫妻倆帶著孩子搬了出來,住在娘家一間破舊的小瓦房里。

  那些日子里,李少萍常常想起姐姐?!敖憬阒蛔x到一年級,家里條件不好,只能讀一個?!崩钌倨加X得虧欠,似乎是自己剝奪了姐姐讀書的權利。她不想虧欠任何人,尤其是眼前這群可愛的苗村孩子。

  李少萍找到老校長蔣明深,主動要求增加工作量,“我年輕身體好,除了語文數學,體育課和勞動課也可以交給我?!?/p>

  李少萍始終覺得,她一直在教孩子們一件事:知識改變命運。而她的命運,卻似乎總在低谷中徘徊。

  為了補貼家用,韋學義買了一臺二手小卡車幫人拉貨。2012年8月的一天,韋學義帶著兒子外出送貨,李少萍在家里看書,直到接到同村村民的電話。

  車翻了,韋學義的肋骨斷了,插到肺里。兒子也被甩飛出去,摔傷了胸腔?!凹依锶齻€人,兩個躺在床上,當時真的動搖了?!蔽⒈〉墓べY,在醫藥費和營養費面前,只是杯水車薪。

  為了省錢,韋學義沒有做手術,簽了責任書,稍微休養,第三天就出院了,回到村里找赤腳醫生敷草藥。如今,遇上陰雨天氣,韋學義的肋骨還會隱隱作痛。

  那個夏天,李少萍十分掙扎。她放不下學校,而看著一家三口擠在唯一一張床上,李少萍覺得挺慘,也挺暖的,“鎮里也提供了很多幫助,家長們知道家里出事了,全都過來慰問,自發捐款?!?/p>

  家長們叫她“李老師”,孩子們叫她“老師媽媽”,都希望她不要離開學校。盡管知道自己并不是正式教師,甚至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但在這座小小的苗寨里,她早已是家長孩子們眼中真正的“老師”。

  扎根深山留在深山  這是鄉村教師的人生

  開學第一周,無論有沒有值班安排,李少萍幾乎每晚都到學校值班。她坐在辦公室里,有時出門巡查校園,目光始終關切地盯著對面小樓中的一個房間。

  那里是英語老師符玉的宿舍,今年初,市里安排了兩位正式教師來到加略小學,其中一位就是符玉。從此,加略小學第一次擁有了英語課,從小說著苗語的孩子們,在學校學習了普通話之后,終于可以見識摩登的外國語言。

  擔心符玉來到村里不習慣,李少萍一直守到符玉的房間關了燈,才放心地離開?;氐郊依?,韋學義笑著打趣:“當保安回來啦?”李少萍的心里卻有一絲難過。去年夏天,她從老校長蔣明深手里接過了管理學校的重擔,從學生時代開始,遇到問題,她總是習慣請教老校長,如今再想請教,卻再也沒有機會。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老校長就在加略小學教書,他是本村人,當過十多年的代課教師,李少萍曾是他的學生。前幾年,他被診斷患有肝病,仍然帶病教學。去年夏天,50多歲的蔣明深,最終因病離開了一生摯愛的講臺。老校長病重離開學校前,把學校的公章拿了出來,對李少萍說:“阿萍,公章代表著學校,我把學校托付給你了?!?/p>

  2017年7月初的一天,聽到老校長失去意識的消息,李少萍趕到家里,見最后一面,“老校長,你放心,我一定守下去?!?/p>

  下葬那天,關于老校長的記憶在眼前一閃而過,他的人生,也像她的人生。李少萍想明白了,她離不開的不是某個人,而是那群山里的孩子。

  2018年兒童節,加略小學第一次舉辦游園活動,反響很熱烈,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李少萍設計了許多小游戲,孩子們笑得很開心。游園結束之后,李少萍來到老校長家,對著老校長的照片說:“今年辦了游園,很熱鬧,或許在大學校里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我們終于也辦成了,您在天上,一定能夠看得到?!?/p>

  學校一棟兩層的教學樓,左下角是學生宿舍。前幾年,李少萍發現,臨近上午放學時,教室里的孩子總是突然少了一大半。后來才知道,放學之后,中午的太陽太曬,很多孩子提前逃課回家。

  “從一隊到學校,要走半個小時,最遠是四隊,要走更長時間?!泵看渭以L,李少萍算著時間,如果孩子們中午能在學校休息,逃課就不會發生了。在志愿者和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幫助下,2015年冬天,加略小學有了免費午餐??墒巧礁呗愤h,沒有菜農愿意送菜。

  從那時起,每天清晨5點,李少萍騎著摩托車駛過將近20公里的山路,趕去東太農場買菜。山路陡峭,幾段接近30度的大坡,讓李少萍在這里摔過幾次車。每次摔車,疼得在地上打滾時,她還得惦記著車上的肉菜有沒有打翻。

  18年里,無數代課老師來了又走,不下十位前同事勸過她:“別干了,多傻啊?!彼麄冝o職之后,回村種檳榔、割橡膠,哪樣都比李少萍掙得多,“我們只是代課教師,沒有編制,其實就是普通人?!?/p>

  可是李少萍還是沒有離開。2017年開學時,有領導問李少萍,工作或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李少萍笑著說,生活上,她沒有考取教師資格證,1600多元的代課工資,已經習慣;工作上,孩子們午休沒有床鋪,“解決一下床位吧?!?/p>

  2018年開學前,李少萍送走了曾經的學生墳丁歡,他考取了海南大學藥學專業。臨走時,墳丁歡想起了李少萍說過的話:“你們要好好讀書,爭取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蹦菚r,墳丁歡忍不住問她:“老師,我們走出去了,你怎么辦?”

  李少萍只是微笑著,看向窗外的大山,“你們就是山下的河,流到大海,流到更廣闊的世界。老師是大山,永遠護著你們?!?/p>

  2019年1月,李少萍獲“感動海南”2018十大年度榮譽稱號。

來源:海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